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四.特例检验

即特殊值检验法,是指应用极限思维的方法检验题解对错的方法。

【例题8】如图8—1—4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 M 的平盘,盘中有物体质量为 m ,当盘静止时,弹簧伸长了 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ΔL 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解析】按照常规的解题方法。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以平盘和物体为研究对象,可得

静止时: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松开手的瞬间: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设松开手的瞬间平盘对物体的支持力为F

可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所以A答案正确

【检验】若用“极限法” 去思考“理想的物理状态”,让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此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应等于mg,于是,将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代入四个选项加以验证,得知A正确。

【例题9】升降机中有一物体,当升降机以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物体对底板的压力是多少?

【解析】一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mg,底板对物体的支持力

N,物体向上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依牛二定律可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因此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即物体对底板的压力为物种的1/4倍。

【检验】应用极限思维法,假定上升时升降机向下的加速度达到临界值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此时机中物体完全失重,物体对底板的压力恰好为零。而现在已知升降机中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方向竖直向下),显然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由此可知,物体对底板的压力当然为零,因此上述解法是错误的。

【点拨】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表明,底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并不存在。在实际情况下,当升降机以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运动时物体将“飞离”底板。

【例题10】如图8—1—5所示,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车,在小车的平台上(小车的一部分)有一质量可忽略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平台上,另一端用一小球将弹簧压缩一定距离后用细线系住,用手将小车固定在桌面上,然后烧断细线,小球瞬间被弹出,落在车上的 A 点,且OA=l 。如果小车不固定静止而烧断细线,球将落在车上何处?(设车足够长,球不致落在车外,不计所有摩擦)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解析】首先,当小车固定不动时,设平台高度为h,小球弹出时的对地速度大小为v0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其次,当小车不固定时,设小球弹出时的对地为速度的大小为v,车速的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显然,分析前、后两次弹射过程,系统获取的动能是相同的(都由系统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因而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然后,设小球相对小车的速度为v',依相对速度的定义可知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再设小球此时可落于车上的A'点,OA'=L',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又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最后,把以上五式联立成方程组,即可求出以下结果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检验】我们可应用极限思维法,考察在理想的极限状态下这一结果的正确性。当小球与小车的质量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时,由上式可推出l'=l,恰好表示出小车固定时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由此证明,此题的解答是完全正确的。

若解题的结果是文字(字母)表达式,则可代入符合题意的某些特殊值,通过计算求得具体值,据此判断结果是否正确的思维方法。极限思维的方法,就是常用的一种特例检验法。

【例题11】输电线的电阻共计1.0Ω,输送的电功率为100KW,用400v的电压输送与用

1×104v的高压输送,输电线上发热损失的功率各为多少?

【解析】由电功率公式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可得低压送电时,输电线上因发热损失的功率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高压送电时,输电线上因发热损失的功率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检验】比较发现,高压输电时损失的功率似乎太大了。用极限思维法检验,容易迅速发现上述解法是错误的。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假定输送的电压趋近于无穷大,则输送电流趋近于零;反之,当输送的电压趋近于零时,则输送电流趋近于无穷大。显然,在输电线电阻相同的条件下,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可知,电压越高输电线上发热损失的功率则越小。

分析上述产生错误的原因,是由于计算发热损失的功率时,不仅严重混淆功率P、功率损失ΔP

,并且不恰当地使用输送电压U,而不是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ΔU等物理概念。

【例题12】铀238的半衰期为4.5×109,假设一块矿石中含有1kg铀238,求

⑴经过45亿年后还剩多少铀238?

⑵假设发生衰变的铀238都变成了铅206,矿石中会有多少铅这时铀铅的比例是多少?⑶如果测出铀铅的比例为k,怎样计算矿石的年龄?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比较发现,恰好与⑵情况下的衰变的时间相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计算矿石年龄的公式应是正确的。

五、估算检验

【例题13】如图8—1—6所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用长度为L=1m的绝缘细线系于顶角θ=120°的圆锥的顶端,此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1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试问:小球绕圆锥旋转的角速度ω取何值时,它可刚好离开锥面?取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解析】我们知道,角速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遵守右手关系。显然,由于题目没有明确角速度的方向如何,而其方向却有顺时针、逆时针等两种情况。因此,题目的解决必定针对两种不同情况进行讨论。

设小球俯视作逆时针转动,则刚好离开锥面时的受力情况如图8—1—7所示。由牛二定律可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再设小球俯视作顺时针转动,则刚好离开锥面时的受力情况如图8—1—8所示。同理,可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点拨】如果对上述结果中的负值,弄不清角速度的方向性,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律舍去,则大错特错了。

六.转换思维

解题时,通常按原来使用的思维方法、思路和物理规律等检验结果的正确性,错误往往不能被发现。由此,我们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思考问题,采用思维转换的方法,另辟蹊径,求出结果,再相互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题14】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于一点,其合力是25N,已知一个力比另一个力大5N,求此二力的大小。

【解析】设此二力分别为x、y,依题意可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此结果的正确性,可用函数图象的方法检验一下。上述二元二次方程组可表示为直角坐标系xoy内的截距为x=5,y=-5的直线和半径为r=25的圆,如图8—1—9所示。

【点拨】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分别为方程组的两组解,说明结果是完全正确的。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七.综合检验

【例题15】如图5—1—10所示,长为2L的轻质硬棒,左端可绕过O点的光滑水平轴转动,两者的中点及右端均分别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现把系统均拉到水平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试讨论当A球转至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各为多少?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错解】若稍不留神,初学者常会犯一个典型错误。即均用单个小球机械能守恒求解。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然而,根据“同轴转动的物体的各点角速度相等”,硬棒转动的速度之比应该等于转动半径之比v1:v2=1:2,两相对比,可知上述答案一定是错了。

【探究】为了彻底弄清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我们可以设计下面的所谓“对比试验”。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如图8—1—11所示,左边的实验装置不变,右边再增设与左类似的细绳——双球实验设置,只是用长度相等的刚性细绳替换了轻质硬棒,而两球与右完全相同。然后,分别把两系统拉直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实验事实可以证明,在细绳——双球系统转动过程中,显然小球B落后于小球A,亦即B球落后,A球超前,这是由于两者的角速度大小不同。当小球A到达其圆弧最低点时,小球B还不能到达。

产生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其一,在分析A、B两球的受力情况时,认为棒对球的弹力始终沿轴线与速度垂直;其二,由此误导,认为在系统转动全过程中弹力对两球均不做功。因此,错误地判断出单个小球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实际上,在上述两个系统中,无论轻质硬棒还是刚性细绳所施加的弹力,对每个小球都是做功的。请看以下的分析。

如图5—1—11所示,分别表示两系统运动的对应状态,不难发现:⑴左图中 A、B两球角速度一致,棒的弹力不沿轴线方向,F1对A球做负功,F2对B球做了正功。⑵右图中两球角速度、线速度均不相同,A超前而B落后;细线的拉力沿线的方向,弹力F2对球B做正功,弹力F1

对球A做负功,因此使得球A的机械能减少,球B的机械能增加。

综上所述,无论对硬棒——双球、还是细绳——双球系统而言,由于弹力做功的原因,单个小球的机械能都是不守恒的。

特别强调,这里所谓弹力,属于刚体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它所做的功与弹簧类物体产生的弹性势能无关。

正确的解答如下:

【解析】对硬棒——双球系统,虽然由于弹力做功的原因,存在A球的机械能减少, B球的机械能增加的现象,但整体看来,机械能守恒。以B球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从而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又由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可得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联立以上两式,即可求出

高中物理习题解决的“检验法”(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