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經貿深度合作的“推進器”

2月28日,中國—以色列商務理事會中方委員會年會暨以色列貿易投資機遇推介會在京舉辦。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陳洲,國資委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朱凱,哈爾濱副市長黃偉,以色列駐華使館商務公使高飛(Ophir Gore)及中以工商界代表400餘人出席會議。

中以经贸深度合作的“推进器”

中國港灣、中國土木、中國中鐵、哈藥集團、眾信旅遊、中以常州創新園等當選理事會副主席單位。

創新夥伴 優勢互補

高飛(Ophir Gore)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中以在科技和創新領域的合作不斷拓展。2017年,中國和以色列建立了創新全面夥伴關係。中國經濟發展和以色列創新科技存在互補。他希望理事會平臺繼續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兩國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

“猶太人與哈爾濱擁有超過百年的不解情緣。”黃偉談到,哈爾濱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厚重、營商環境優良。中以兩國經濟優勢互補,以色列是中國在中東主要的經貿合作伙伴之一。他強調,哈爾濱將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以友城合作為切入點,擴大多領域務實交流。

中以经贸深度合作的“推进器”

“中以常州創新園是中以兩國政府共建的首個創新合作示範園區。通過十年多的合作,共同打造了專業的技術合作服務平臺—‘中以技術轉移與投資中心’”。園區主任趙東良介紹,中心匯聚了8000多條以色列高科技領域企業合作信息。線上平臺搭載了專為技術轉移開發的智能撮合系統,通過對國內企業的投資邏輯進行分析,將以色列創新技術精準對接到國內的產業需求方;線下平臺由專業技術團隊為中以企業提供項目評估、商務對接、投融資、財務、法律等配套服務。

“2018年,中國投資以色列20個項目,成為第二大投資來源國。”中國以色列商會總經理金瑞安(Ariel Briskin)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2018年,以色列位居全球投資熱度前10名國家之列,投資的領域包括軟件、科學工程、硬件、數據分析、醫療、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網絡服務等。

他強調,以色列是世界領先的高科技和創新中心, 創新能力排名世界第一,研發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居世界第一。

中以经贸深度合作的“推进器”

理事會中方委員會主席單位、哈爾濱創業投資集團總經理孔慶濱表示,將不斷摸索對以合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做好促進中以經貿合作的有力“推進器”,推動中國企業融入以色列經濟舞臺,將理事會中方委員會打造成中國企業對以資源整合、深度溝通、優勢共享、竭誠合作的平臺。

合作共贏 惠及各方

“2月26日,中國土木集團獲得了以色列住建部頒發的C5建築資質,這是以色列房建領域最高資質。”中國土木副總經理張文錦介紹,作為中國最早開拓以色列工程承包市場的企業,他們成功實施了卡邁爾公路隧道、吉隆鐵路隧道等項目。目前在建的有特拉維夫紅線輕軌卡利巴車站項目、東標段項目以及特拉維夫紅線輕軌運營維護項目,涉及各類當地分包商和材料供應商計300多家,惠及當地員工500餘人。

中國港灣副總經理貟亮談到,2014年6月,公司中標的以色列阿什杜德新港項目,合同額約9.5億美元。該項目是中以基建領域合作的標誌性項目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項目,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成果,標誌著中國基建企業在發達市場的重大突破。以色列交通部長在當地主流媒體上稱讚阿什杜德新港是以色列“七大奇蹟”之一。

中以经贸深度合作的“推进器”

哈藥集團董事長徐志越介紹,2017 年 7 月,哈藥爭取到以色列梯瓦公司在中國上市產品獨家代理銷售權。2018 年10 月,又取得了6 個產品的 20 年獨家代理銷售權。作為合作共贏的結果,梯瓦也成功地將自己的產品及技術挺進中國市場。徐志越表示,哈藥將藉助梯瓦的人力和經驗,建設符合歐盟標準的生產線,將生產製造能力提升到國際先進水平。他透露,雙方正在就第二階段的合作進行深入商談。

中國中鐵總經理助理葉娟介紹,以色列是其重點經營的國別之一,目前有兩個在建項目,一是2015年中標的特拉維夫輕軌紅線TBM項目西標段,合同額約50億人民幣,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二是2018年中標的特拉維夫輕軌紅線系統及軌道設計施工維護項目,合同額約45億人民幣,正進行初步設計。

“中國中鐵把成熟的施工技術、優良的施工裝備和優秀的管理團隊帶到了以色列。四年的項目建設,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同時,多年的市場深耕,中國中鐵與當地各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得到極大提升。”(國際商報 秦庚 攝影 孔令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