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仨宰相,前倆救了皇帝,另一個為讓皇帝與太后和好操碎了心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士大夫的權利非常大,甚至對皇帝所作所為都可以橫加指責,但同時正是因為外朝的力量非常大,所以對遏制宦官、外戚都非常大,所以宋朝基本沒有出現宦官專權和外戚干政的情況。

宋朝有仨宰相,前倆救了皇帝,另一個為讓皇帝與太后和好操碎了心

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執來說,對內外朝的影響更不可小覷了。

巧妙施計,成功擁立宋真宗繼位

宋朝創立者趙匡胤,在公元976年突然駕崩,給後人留下了千年迷案--"斧聲燭影",本來宋皇后是讓內侍宦官王繼恩去找趙匡胤二兒子趙德芳的,但他直接去了宋太祖的弟弟趙光義了,於是宋太宗登基繼位皇位,王繼恩也因此享受榮華富貴。

宋朝有仨宰相,前倆救了皇帝,另一個為讓皇帝與太后和好操碎了心

王繼恩

公元997年,趙光義也去世了,這次王繼恩又受皇后之命,準備去找大兒子趙元佐繼位,而不是太子趙元侃,歷史馬上就要重演了,但這次王繼恩沒有得逞,因為有"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宰相呂端在,呂端當時因為趙光義病危,但留在身邊的只有皇后與宦官王繼恩,呂端覺得會與事情發生,於是馬上就去趙元侃讓他有所準備,呂端才回去,王繼恩就回來找呂端,呂端馬上知道宋太宗已經駕崩了,於是呂端誘騙王繼恩去他的畫室密談,然後突然將其鎖在了畫室,並派人看守,呂端馬上找到太子去內殿,最後成功擁立趙元侃繼位。

宋朝有仨宰相,前倆救了皇帝,另一個為讓皇帝與太后和好操碎了心

呂端

當時宋太宗任命呂端為宰相的時候,很多人反對,說呂端做事太糊塗,但宋太宗說:"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正式宋太宗的慧眼,保證了歷史沒有重複上演。毛主席曾評價到:"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攻心成功,保證宋仁宗得到劉太后支持

宋真宗在"澶淵之盟"後,受到以王欽諾為首的"五鬼"蠱惑,大搞泰山封禪、汾陰祭祀等活動,勞民傷財,政治汙濁不堪,忠臣紛紛被貶,如澶淵之盟的功臣寇準就被誣陷被貶,宰相李迪等人也因敢於批評"五鬼"錯誤,紛紛被貶出中央,甚至已經威脅到了皇權。

宋朝有仨宰相,前倆救了皇帝,另一個為讓皇帝與太后和好操碎了心

丁謂

公元1022年,宋真宗終於因為常年的疾病折磨而死,在此之前因為宋真宗長期無法正常打理朝政,基本都是有劉皇后來代理,外朝由"五鬼"之一的丁謂與宦官雷允恭相互勾結準備架空劉皇后,而此時太子趙受益又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劉皇后一直在位自己到底站在那一邊左右搖擺。

宋朝有仨宰相,前倆救了皇帝,另一個為讓皇帝與太后和好操碎了心

王曾

而此時任一直周旋在五鬼之間的宰相王曾,通過劉皇后的親戚錢惟演告知劉皇后:"太子幼,非中宮不能立,中宮非倚太子則人心亦不附,後若加恩太子則太子安,太子安則劉氏安。"此話的意思就是劉皇后與太子是唇齒相依關係,只有皇后站在太子這邊才能保證劉氏富足安康,此話立馬打消了劉皇后的顧慮,開始一心一意輔佐太子,最後扳倒丁謂。

陳邦瞻評價王曾比忠臣寇準、李迪、范仲淹來說,更加智慧。

為了太后與皇帝和好,操碎了心

公元1063年,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宋仁宗去世,但沒有留下一個龍種,在宋仁宗舉棋不定的時候,范仲淹、呂夷簡等人屢屢上諫,要宋仁宗立太子,以定國之根本,但宋仁宗一直將希望寄託在後宮,直到最後也沒有剩下兒子,才不得不立自己的兄弟時任江寧節度使趙允讓之子趙宗實為太子。

宋朝有仨宰相,前倆救了皇帝,另一個為讓皇帝與太后和好操碎了心

韓琦

宋仁宗駕崩後,曹皇后垂簾聽政,與宋英宗共治天下,但因為宋英宗體弱多病,繼任初期就大病一場,因為生病,心情不好,常常對周邊的服侍的人要求苛刻,打罵他們,內宮之人就常常在曹太后哪裡訴苦,而宋英宗在生病期間,一切國家大事都由曹太后主持,日理萬機,而沒有時間關係英宗,所以兩人之間產生了間隙,曹太后向宰相韓琦哭訴英宗對其不好,韓琦連忙安慰說:"這是因為聖上生病心情不好,哪有兒子生病母親不寬容對待呢?"又說:"臣等皆在外朝,如果英宗有照顧不到的話,那太后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了。"太后馬上變態不會發生此事;英宗見到宰相韓琦埋怨太后少恩於他,韓琦又勸諫到:"母慈子孝,人之常情,不足稱道。只有母不慈而子仍孝,才被稱道。現在聖上認為母不慈,那說明兒子還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吧"。英宗聽了深有感悟。至此兩者關係逐漸改善,公元1064年,宋英宗痊癒,曹皇后撤簾還政於宋英宗。

歷史評價韓琦忠厚猶如漢朝周勃,才智過人,與呂端、王曾都是宋朝的社稷之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