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翻臉,就聊育兒吧!

想翻臉,就聊育兒吧!

有個朋友和父母鬧翻了,就差登報脫離關係。而他們之間的矛盾不是千萬家產,而是關於帶孩子。

大約很多人在老人帶孩子的問題上是糾結的。因為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確實能輕鬆很多,同時又因為老人們那些落後的觀念,遲暮的習慣,過時的價值觀而擔心孩子還沒長大就長歪了。

有回和朋友吃飯,他孩子全程高能,尖叫、暴走、摔東西……而朋友一直都在追著讓他多吃一口飯。

我們說:你怎麼把孩子帶成這樣啊?

朋友說:都是我媽在帶。

我們說:拿你得管管啊……

朋友說:管?我一管孩子,我媽就說我管得不對。

把你媽送走。

那她就說,不讓帶孫子,她覺得活著也沒什麼意思了……

如果沒有孩子的時候,我會同情他的說法。現在我不同情了,能理解更多後,我的想法是厭惡——還有什麼理由比這更冠冕堂皇的來粉飾自己作為父母的無能嗎?

曾經,我是極端反對隔代教育孩子的。在我沒有孩子的時候聽到有人吐槽老人在家帶孩子的時候,我都會嗤之以鼻:多簡單的事兒?跟老人們說好啊,他們來家裡可以和孩子做任何事,除了教育他。不答應,那就別來了。

那些有孩子的朋友們聽完更嗤之以鼻:那是你沒有孩子,站著說話不腰疼,等你有孩子,你就知道這事兒有多難了。

現在,我女兒已經四歲多了,這條一直都執行得很好。但現在,我們家反而不太在意這個事兒了,誰都可以對孩子教育一番,唯一孩子執行的紀律就是,當一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他人都閉嘴,不論你覺得他說的對還是不對。

這個轉變來自於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禁止老人教育孩子這件事當中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你的孩子永遠也不可能生活在一個單一價值觀的環境當中,他總會遇到不同的人,跟他說各種各樣的話,而他必須學會在紛繁複雜的信息當中自己去篩選和吸收,最終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文章一開始的那個幾乎要和家裡斷絕關係的朋友說過一句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話:他們那種安徽口音還特別喜歡給孩子講故事,弄得我孩子現在說話都有股子小保姆味兒。

說實話,別說孩子了,就說我們自己。當我們有個臺灣老闆的時候,說話也會像騙子的胡建口音,而如果同事裡東北人多,一開口便會有股子大碴子味兒。但,這又怎樣呢?

我跟朋友說,需要讓孩子在更復雜的價值觀環境中自己成長,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認同的:孩子都是三歲看老,小時候要是習慣不好,還指望他長大能好?

我說,需要讓他自己判斷和選擇。朋友則說:他只是孩子,還小,沒有判斷力,所以得我們大人替他養成習慣。

我說:他是個人。是人就會選擇自己的價值觀。你憑什麼認為他沒有判斷力?朋友就說:他當然沒有,就是有樣學樣,教啥學啥的年紀。

我說:你還讓他好好學習呢,現在還不是作業做得拖拖拉拉?朋友說:不和你說了。

我說:你還讓他好好吃飯呢,他還不是挑食厭食?

我說:你還讓他別玩Pad呢,他不還是愛玩?

我說:你還不讓他玩遊戲呢,他現在不是依然痴迷?……

哼!敢和處女座抬槓?!

如果一個孩子的教育就是你說什麼,他便學會並做到,那簡直應該翻著跟頭歡呼起來。可現實並不是這樣的,通常情況是你越想讓他怎樣,他反而偏不這樣,這才是讓所有父母最煩惱的事情吧。

朋友在我的一連串的追問之下有點氣急敗壞:你這樣教育,你的孩子太各色了,將來到了學校,會被老師放棄,被同學排擠的。

我說,如果真遇到這種事情,那是她需要學會去處理的啊。

可她是個孩子,沒有辦法處理這些事情的。

我說:不,如果她從小就生活在正常的社會環境當中,學習著與各種不同價值觀的人相處,那麼她就會有能力處理你說的情況。

你太理想化了。

我說:成長,不就是不斷的跌倒爬起,不斷地迂迴前進嗎?是你太理想化了,期待能替他擋風遮雨,讓他一帆風順……

寫這麼多,我想說明什麼道理呢?

不要和人討論育兒,不論多麼親近的朋友。因為討論這個話題太費錢。比如我,說好了他請客的,吃完飯我卻主動買了單,因為他那時的臉色,實在是不太適合去買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