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包餃子,吃湯圓

冬至到,包餃子,吃湯圓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或22日,沒有固定的日期,也被稱作“活節”。相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為二十四節氣之首。

節氣簡介

冬至三候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到,包餃子,吃湯圓

冬至到,包餃子,吃湯圓

節氣簡介

冬至習俗

冬至大如年,所以好吃的很多。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這是人們熟知的。

前者,以河南為例。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還鄉時適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他看見鄉親們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非常難過,就叫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施捨給百姓。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

冬至到,包餃子,吃湯圓

後者以浙江為例。冬至時,浙江人好吃“冬至圓”。在臺州,擂圓是重頭戲,“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擂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溫水揉成麵糰,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圓子揉圓,煮熟後放在豆黃粉裡滾拌,因為這個過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圓起名叫“擂圓”,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味道香甜濃郁,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令人食慾大增。

冬至到,包餃子,吃湯圓

節氣簡介

楓糖+湯圓

楓糖是加拿大“國寶級”特產,純天然,無添加,含糖量低,味美清香,甜而不膩,營養價值高;富含錳、鎂、鋅、鉀、鐵等礦物質,鈣含量是蜂蜜的11倍,維生素B2是蜂蜜的近20倍,且卡路里值比蜂蜜還低近20%,抗衰老、抗氧化,提高人體免疫力。吃湯圓的時候,可以放一勺楓糖粉,一份楓糖風味的湯圓,感受不一樣的節日甜蜜。

冬至到,包餃子,吃湯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