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青讀」冬至

「山城·青读」冬至

2017.12.22

農曆:十一月 初五日

丁酋【雞】年

冬至

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便逐漸長起來。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這一天以後到立春的45天,陽氣漸生,陰氣漸降。

“數九寒天”

我國傳統有從冬至開始“數九”的習俗,即從冬至日算起,每九日為一段落,代表寒冷程度的加深。冬至這一日為“一九”的頭一天,直至“九九”數盡(共八十一日),寒冷算結束。這個寒冷季節叫做“數九”、“九九”,也稱為“數九寒天”。其中“三九”時最為寒冷。

冬至習俗

「山城·青读」冬至

北方有諺“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南方人則吃餛飩和湯圓。

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目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佈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山城·青读」冬至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 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山城·青读」冬至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進補的習俗。

起居:早臥晚起,防寒保暖

冬季防寒尤需重視,寒為冬令主氣。因此,在穿衣和居家等方面要有足夠的防寒保暖措施。但“暖”不等於“熱”,冬季室溫以20 -23 最為適宜。室內溫度太高,外出時容易感冒,反而不利於健康。

冬至外出時應特別注意頭和腳的保暖;入夜睡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嚴冬時節,還要注意老年人的低體溫。低體溫是以35 為界,低於35 者為體溫過低。由於老年人出現低體溫後,可能無任何不適感與痛苦,往往容易被忽視,所以要特別提高警惕。老年人體溫過低時可以用溫熱水給病人洗擦四肢,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體溫。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山城·青读」冬至

飲食:多食溫補,注意“三多三少”

冬季飲食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類、脂肪、鹽分含量高的食物。飲食忌辛辣燥熱,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冬至時節可多食些堅果。因為堅果性味偏溫熱,在其他季節吃容易上火,而冬至時天氣較冷,多數人吃後不存在這個問題。雖然堅果的油脂成分多,但都是以不飽和脂肪為主,因此有降低膽固醇、治療糖尿病及預防冠心病等作用;堅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礦物質、纖維素等,並含有大量具有抗皺紋功效的維生素E,因此對防老抗癌都有顯著幫助;堅果還有禦寒作用,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當然吃堅果也要適量,並且應因人而異。

「山城·青读」冬至

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冬季進補多選擇從冬至開始,可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消耗相對減少,進補後可發揮最大的藥效,且可保存封藏最長的時期。飲食進補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的潛藏,以斂陽護陰為根本,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具體的是應遵循增加熱量;少食鹹、多食苦;辨證施補等基本要領。

運動:不宜過,動中求靜

冬至時陰氣旺盛到了極點,陽氣開始生起,並逐漸旺盛。由於陽是從陰裡面生出來的,只有當陰足夠旺盛時,陽氣才能生得更好。因此,冬至後應注意運動不可過多,要在動中求靜。假如一個人平時運動較多,在冬至前後就應適當減少運動量,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大自然的變化,對身體也更好。冬至時可常做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以養生。

「山城·青读」冬至

主播 國 強

「山城·青读」冬至

閱讀是件最美的小事

可以匯成耀眼的星河

邀你一起

加入閱讀大廈

做廣大青年朋友閱讀的領讀者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2.為青春正能量,積極向上為題材

3.如有個人錄製完成的音頻可以直接發至我們的郵箱

驚喜等你呦!!!

監審:高鵬飛

監製:王曉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