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大將嚴尤為什麼說在對付匈奴的問題上,“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你覺得有道理嗎?

為你而悅


評價周、漢、秦政策沒有道理,勸諫王莽有道理。

嚴尤是西漢晚期道家學者、思想家莊君平的遠房玄孫,是王莽在長安讀書時的同學,嚴尤自比樂毅、白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得到王莽的看重,官拜大司馬,一生戰績勝多負少。

嚴尤的這番話出自對王莽的上書勸諫,並在勸諫中首先評價了三朝對匈奴的政策,然後訴說了討伐匈奴的困難,最後只是自已對王莽的勸諫。



嚴尤說周宣王:匈奴入侵時,周宣王命令大將出擊,像趕蚊蠅一樣,只是將匈奴驅逐出境,所以天下稱之為高明,這是中策。

嚴尤說漢武帝:漢武帝挑選精銳將士,命令精兵負糧深入匈奴境內,勞師遠征,雖有獲得大勝,但漢武帝用兵近30年,國力損耗巨大,匈奴也深受重創,天下稱之為武力,這是下策。

嚴尤說秦始皇:秦始皇不能忍受匈奴的小恥辱,而輕視民力,修建萬里長城,運輸的物資的出行,讓天下的負擔加重,把資源全部耗費在長城上,讓國力衰竭,結果讓秦朝失去江山,這是無策。



嚴尤接著說出征討匈奴有五大難處:

1、徵兵調兵難。全國太大,偏遠地方的兵徵集全部集中要一年時間,而靠近匈奴境的軍隊很快就能集中,時間上難以統一。

2、徵調軍糧難。從全國其它地方運糧草太慢,路程、運輸都不方便。

3、戰場運糧難。缺少馬匹,及運輸工具,而匈奴之地又多是沙漠,缺草少水。

4、征討匈奴天氣多變、疾病高發。匈奴地區氣候多變,漢地人均不適應,且疾病早發。

5、我方打擊匈奴難,匈奴伏擊我方易。打匈奴有大量的運輸部隊,就缺少打仗的精兵,而匈奴的生活習慣與我們不同,都是隨身帶糧,匈奴又熟悉地形,伏擊我方較為容易。



說了這麼多,嚴尤的真實意思就是勸諫王莽,不要像秦朝那樣以無策而將國力全部耗費在對匈奴的作戰上,導致亡國,也不要像漢武漢帝那樣以中策深入匈奴境內打擊匈奴,而大大損耗國力,導致民生凋零,可以像周宣王那樣,驅逐匈奴出境,或者讓自已統率前期集訓好的大軍,對匈奴發動突然襲擊,給匈奴以教訓,讓匈奴知難而退就行。

簡單的說,嚴尤的意思就是:千萬不要對匈奴大舉用兵,而導致國力衰弱,只需輕兵教訓一下就行。

嚴尤批判了周宣王、漢武帝、秦始皇三朝對待匈奴的政策,卻又無法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只是迫於當時的形勢,對王莽進行的勸諫,嚴尤批判周宣王、漢武漢、秦始皇對匈奴的政策是沒有道理的,但嚴尤勸諫王莽的話,還有道理的。



要知道當時的王莽,內憂外患,而且王莽對匈奴的政策出現在錯誤,導致匈奴及當時大部分臣服於漢族的外族心生不滿,繼而起兵反叛。

王莽將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又收回並損毀“匈奴單于璽”,改授予“新匈奴單于璽”;甚至將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王莽乾的這些事,全是重虛名,而輕實際,一點實際意義也沒有,卻激起了外族的叛亂,導致王莽政權的覆沒。

在這個節骨眼上,嚴尤的勸諫是正確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王莽是歷史上一個備受爭議的皇帝,因為他通過“禪讓”的方式代漢,許多古代史學家認為他是篡位的鉅奸;因為“均產”“土地國有”“廢奴”三大政策,近代史學家認為他是富有遠見而且無私的“改革者”;又因為“遊標卡尺”、“貸款制度”等超前思維,在普通人心中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穿越者”。

王莽在位十五年,動作頻頻,但他的皇位畢竟是“篡奪”而來,根基薄弱,無論改制還是用人,無論是安撫百姓還是少數民族政策上都倉促而輕率、漏洞百出,幾乎所有政策、計劃都以失敗告終。

新莽末年,王莽興師動眾的討伐匈奴和周邊少數民族,嚴尤上諫:“臣聞匈奴為害。。。後世三家周、秦、漢徵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其主旨是勸諫王莽改變戰略戰術,聯合各路人馬,以快速出擊、速戰速決,避免戰線和時間過長,造成過渡內耗,致使國力衰竭進一步加劇。當然,以王莽的剛愎自用和率性而為,那是肯定不聽的。結果就是百姓的稅賦、徭役進一步加重,造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死於非命;軍隊也是軍糧前後不及,士卒飢疫,三歲餘死者數萬人。這無疑也加快了新莽王朝覆滅的腳步。

單從“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的說法而論,嚴尤說的有些過於片面。周朝和秦朝不論,在新朝建立的130年前,西漢武帝時期霍去病封狼居胥,一路追擊匈奴遠到貝加爾湖畔,打得匈奴兩百年沒有回過神;在新莽覆滅後的70年後的東漢永元三年,匈奴被竇憲徹底擊敗,更是導致這個曾經的北方最強民族從歷史上逐漸消失。

把對手徹底剷除從歷史上抹去,這在當今的眼光看來哪裡是下策,那簡直就是永絕後患的神策。


翠微劍使


我覺得嚴尤說的話沒道理,目光太過短淺。除惡不盡,必受其害。

周宣王對侵略者驅而不剿,只是博得了一個虛名。獫狁徹底降服了嗎?沒有。後來的西周就是亡於犬戎。相反,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政策雖然短期內消耗了國力,但卻在長遠的意義上守護了中華文明,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穩定的環境。正因為有他們的“窮兵黷武”,才有後世輝煌的漢文化和漢文明。

世界歷史上每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都是靠打出來的,一味的妥協退讓,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要知道,“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內”。

漢滅匈奴,奠定了中國人自信的風範,奠定了漢文化豪邁的氣度。

唐滅突闕,開啟了盛唐的大門。

宋示弱周邊諸國,卻略遭侵犯羞辱。

要和敵人談仁義,前提是對方放下刀劍。


文史小貼士


題主所說對待匈奴問題的策略上,“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出自於《漢書·匈奴傳》。在王莽準備篡位之時,曾經通過賄賂匈奴、烏桓等周邊政權,以得到他們的支持。但是王莽太過於重視“名分”了,非得把匈奴改成“降奴”,把漢朝賜的玉璽改成“玉章”,這些小事讓匈奴很生氣,覺得受到了侮辱。於是,他們開始常年入寇,甚至將雁門和朔方的太守都殺了(是後,單于歷告左右部都尉、諸邊王,入塞寇盜,大輩萬餘,中輩數千,少者數百,殺雁門、朔方太守、都尉,略吏民畜產不可勝數,緣邊虛耗)。

而此時的王莽剛剛即位不久,手中還有前朝皇帝留下了的大筆財富,他便決定要給匈奴點顏色看看——他選了十二位將軍,三十萬士兵,想讓他們攜帶三百日的糧草分十道出擊匈奴。這場戰役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匈奴驅逐到“丁令國”境內,將匈奴的土地併入新莽王朝。

將軍嚴尤因此上諫:“匈奴千百年來都是中國最主要的邊患之一,但是出征匈奴的帝王卻只有三位,分別是周宣王、秦始皇、漢武帝。周宣王之時,獫狁入寇制涇陽,周宣王派人前去征討,收復了被侵佔的周朝國境就班師回朝。周宣王將獫狁的入寇看做是牛虻蜇人,把它們驅趕走了姓了,所以後世都稱頌周宣王的聖明,他對待獫狁的策略可以算是中策。

漢武帝選將練兵,任命衛青、霍去病等名將長驅直入討伐匈奴,雖然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一連三十多年用兵,中國和匈奴兩敗俱傷,漢朝也是從此時開始走下坡路。所以漢武帝對待匈奴的策略只能說是下策。

秦始皇為了防禦匈奴而動用數十萬民力修築長城,弄得民不聊生,長城修完之後秦朝也滅亡了,所以秦始皇對待匈奴完全沒有使用任何計策。”

以上就是嚴尤說出“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的歷史背景和他的論點。其實,若要對嚴尤的言論做出評價,我們不能脫離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雖然王莽剛剛篡位,手中有一定的經濟和軍事基礎,但是發動三十萬大軍在整整一年的時間中出征萬里之外,即便是在現在看起來也是有點欠考慮的。再說了,當時匈奴本來就是臣服於漢朝的,是王莽非得沽名釣譽,惹得人家不高興了才逐漸入寇的。

所以,嚴尤這三句話的重點不是在評價周宣王、漢武帝和秦始皇,而是在勸王莽,對於匈奴的入寇,稍微用兵驅逐一下就行了,重點還是在於好好安撫他們,別讓他們整天來中國惹是生非。大舉發兵的話對中國實在是弊大於利,幹嘛非得弄得百姓不得聊生呢?王莽沒聽,還是發兵出擊匈奴了,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個“天下騷動”的結果。


國史通論


毛主席說過,這一仗可換五十年和平!


若水


現在提到漢文明,首先想到的是秦漢,誰說周了,為啥?還不是打出來的


起個名字雜這麼費勁


寇可往……我亦可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