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強大的周王朝,是如何失去天下諸侯的控制權?

twinsing


土地人口一直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不論是在什麼歷史條件下的國家,只要有這三者都可以稱雄稱霸。 而歷史的發展也是由各個國家吸取之前王朝的經濟政策失敗,以及成功之處而建立起來的,其中對於土地制度的效仿,繼承以及改革是歷代王朝能否強盛的關鍵。西周初年,統治者們根據商朝未進行改革的土地制度,設計出了當時的經濟統治基礎,建立了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禮樂制度。這一套經濟政治制度使周天子可以在王畿之內,號令諸侯,周王朝長治久安。



然而這種制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產生積弊,而周天子對於各諸侯管控能力的下降最明顯,在西周王朝早期軍隊的編制為西六師東八師。並通過嚴格的軍事制度限制諸侯王軍事實力的做大,由此周王室具有絕對的優勢。對於西周早期的分封,也都是將諸侯王分封到邊遠地區,這裡相對而言,土地貧瘠,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口的增多,生產力的進步,這些地區的諸侯王更容易進行擴張。而周天子所佔有的土地雖然在分封之初,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但是也限制了周王畿的擴張。



一旦周王朝的控制能力減弱。周王與諸侯國經濟實力的對比差異將會越來越大。這種情況在西周中後期已經十分凸顯,王室已經無法供養如此多的軍隊,軍事實力下降,而此時的諸侯其實早已經自立疆土。只不過西周的周王還有一定的控制力,也因此王室的改革開始了。周厲王和周宣王都進行了改革,但效果不佳,周厲王直接被趕出王畿,周宣王雖然在前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取得了成效,但是並沒有真正解決周王朝衰落的根源,尤其在周宣王晚年的幾次戰爭連遭失敗,甚至征伐南國志軍全軍覆沒。



這也使西周軍事實力大為削減,等到周幽王遇上叛亂,國家很難拿出精銳部隊進行鎮壓和抵抗。 周平王雖然重建周王朝,但事實上這並非周王室一己之力。周平王為周王,實際上就是諸侯實力擴張的結果。如此受制於人,整個東周王朝,都沒有一箇中興之主,因為當時周王的領地,更為削減。在加上週平王得位不正,殺父自立。這種逾越周禮的行為使得禮樂崩壞。諸侯很難再將周平王之後的周王看作天下共主。



更多的僅僅承認名分而已。周平王自知自己的合法性不足,為此拉攏諸侯大加封賞。 這使本就受限的周王室在經濟和土地人口方面再遭削弱。而被分封出去的地方和部族,在歷史的發展當中逐漸壯大。晉國齊國秦國分封到當時的邊陲之地,但隨後的發展卻逐步成為地區霸主,直至爭霸中原。而在整個爭霸年代到來之際,周王室卻毫無半點波瀾。


世界史圖鑑


周朝成立後,要分封功臣良將,在古代因交通不便,生產水平落後,給功臣獎勵的只能是分封土地和人口。這便是古代產生諸候國的原因,而各諸候國都擁有在法令許可內的自治軍隊。所以周朝的皇帝只是天下共主,可以向天下也就包概向各諸候國發號施令。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諸候國強盛了,有些衰落了,相鄰國家就會產生小戰爭,這時周王朝便起到當裁判的責任。經歷幾百年後,由於有些諸候擁有了人才和積累了很多財務,自己國家都比周朝皇帝強勢了,也就不聽周天子的法令。這時天下名義還是周朝的,但強國之間會去侵佔相鄰小國土地,強國之間相互爭當天下霸主。

所以自秦國成立後採用了郡縣制,取消了分封制,採用了科舉制度,中央集權。

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財政,省市的劃分也一直是從秦國的制度中演變而來的。

所以說秦國成立時間不長,但秦始皇在歷史上被稱為千古一帝。

因本人文化有限,如我回答有不足及失誤之處,望網友們批評指正,並在留言下方討論。


武夷山獨行俠


天子是貓,如果貓的爪牙掉了,制不住老鼠,老鼠就會戲貓。

一談到西周,春秋戰國,就會扯到什麼“禮崩樂壞”、周禮什麼的,其實扯淡,規矩、制度如果沒有強力工具怎麼能約束人?歸根結底還是軍隊的實力。

天子怎麼管住不聽話的諸侯的?拳頭,也就是軍隊,

“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這句話很明顯了,你不聽話了,削你爵位,再不聽話,削你封地,還不聽話,那就教你做人了。

問題是,如果你教他做人,被他反殺了,你還哪有臉混啊?

《春秋左傳》桓公五年,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

。。。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

周桓王(東周周平王孫子)看到鄭莊公不聽話了,想教他做人,結果被“射中王肩”,灰頭土臉的回去了,

你說,堂堂天子,打一個小諸侯鄭伯,一個小伯爵,都打不贏,其他公爵、侯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你怎麼辦?晉國、秦國、齊國、楚國,誰把他當人?

最早為什麼周天子可以制住諸侯王?

很簡單,最初分封,天子領地比較大,又是富庶膏腴之地,而其他諸侯地盤都相對較小,多荒涼之地,而且,天子有常備軍,天子六師(宗周六師、成周八師),大國三師,這樣天子就有足夠的實力打擊不聽話的諸侯,諸侯也不敢放肆,

《周禮-夏官》稱“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子繼續分封,越分越小,實力也就弱小了,而諸侯呢?不斷的相互攻打兼併,實力增加了,這一增一減,天子的優勢就縮小了。

天子再想制衡諸侯王,恐怕沒那麼容易了,只是挑戰天子並不能直接得利或者取代他,所以也沒誰去挑戰他。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一,怕自己人造反,分封的姬姓諸侯實力太小。二,朝中的大臣損公肥私,像鄭伯,侵佔皇室土地,削弱王室實力,還和皇帝打架。三,蠻族騷擾,首都不得安寧。後來遷都後更是要仰仗諸侯。四,地方諸侯不斷兼併,如楚國,不聽王命。五,周王處理諸侯事物的時候不得體,很多諸侯不想給周王出力。一點點的,就沒了權力,難以翻盤了。


勃艮第FAW


諸侯王的勢力範圍擴大,東周王朝的地盤減小。其禮崩樂壞。


劉心羽


說那麼複雜幹什麼?一句話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就拉倒!在加上你中央對地方沒有控制權,誰鳥你? 所以從秦始皇開始就堅持統一的思想!


尼瑪曬


不知道歷史不清晰,不能根據一個說不清的歷史,去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