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朝那麼多天子卻沒挖掘出周天子墓?

王-_-子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王朝,周朝又分為東周和西周,一共傳了三十二代三十七個天子,其都城主要在河南洛陽和陝西西安。那麼有人會說周朝近八百年的歷史,出了這麼多的周天子,為什麼沒有發現他們的陵墓呢?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那就是目前西周的王陵確實還沒有被發現,而東周的王陵已經被發現了一些。之所以周朝的王陵不容易被發現是因為其墓葬方式採用的是不封不樹。即地面上沒有明顯痕跡,也沒有栽種樹木,這樣確實就不容易被發現。

後來等到秦朝後,大多數皇陵採用的是封土墓。並且由過去的中字型變成了亞字型,所謂封土墓就是會留下一個高而突出的土堆。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沉澱,也不容易被發現。最容易被發現的是第三種類型:就是“以山為陵”,唐代以後的陵墓基本都是這樣,而且大多數在墓地前面都有明顯的建築,就像明清的皇陵在哪裡可以說是一目瞭然。


雖然周朝的墓不容易被發現,但是隨著後來人口增多,打井開渠再加上水土的流失,雨水衝擊,都有可能使那些古墓從現人間。東周的一些王陵就是因為村民打井被發現的,可惜的是當時處於民國時期,根本沒人去保護這些文物,所以大多數文物都被外國人偷去了。

事情發生在1928年,在洛陽白馬寺東北不遠處有一個村子叫金村,這個地方地處平原,水源豐富,所以村子裡的人好打井。但是有一個地方打了井水就會慢慢的耗幹,所有人都很奇怪,後來下了一場大雨,土地坍塌,才發現原來地下有很多古墓。裡面有一些值錢的東西,比如編鐘,青銅器,玉器都是寶貝。一時間很多人都拿著洛陽鏟去金村挖寶貝去了。


後來這一消息傳到了省城,省城都有一些傳教士,他們知道後就開始僱傭當地的農民挖掘我國的文物,後來很多周朝的文物都流失海外了。其中有一個叫懷履光的加拿大人就是代表,他明面上辦慈善,辦學校,辦醫院,開展救濟工作。實際上就是個盜墓者,數據顯1928年在洛陽金村發現東周王陵和貴族墓地,加拿大人懷履光、美國人華爾納等所謂學者和傳教士盜掘東周王陵大墓8座,出土文物數千件。

這些珍貴的文物被盜賊們用馬車運到洛陽,然後轉運出國。其中華爾納盜走的玉器精品最多,其他文物被運往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存留國內的文物微乎其微。不得不讓人心疼啊,但是心疼也沒辦法,誰讓當時我們國家不強大啊!現在好了,國家強大了,再也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出現了。


綜上所述,周天子的王陵之所以不容易被發現,主要還是因為它採用了不封不樹的墓葬方式。就和元朝的皇陵一樣,誰也不知道埋在哪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周朝王陵被髮掘,到時候為我們研究周朝的歷史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楚風說歷史


對考古有興趣的朋友可能注意到考古專家經常會發現商朝大墓、春秋大墓、戰國大墓,甚至東周天子墓,可是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或者說確定一座西周天子墓,連西周普通古墓都極少發現。這裡就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西周前和西周後的墓葬都很容易發現,而西周的墓極少發現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1、西周時期,人們嚴格恪守周禮。《禮記·王制》規定:“庶人縣封,葬不為雨止,不封不樹,喪不貳事,自天子達於庶人。”

就是說從天子到庶民,墓葬極為簡單,不樹不封,不起墳,不作標記,只需將棺槨葬於穴內即可。


這種情況下,開始還有人記得墓葬準確地點,時間長了之後,任是子孫後代也找不到先祖的墓地了。

參考成吉思汗墓,時間不長就沒人能夠找到了。

2、西周陵墓多采用土坑豎穴墓,佔地面積相對於後期時代面積要小很多。大型的豎穴墓,墓長多在4~5米以上,葬具多為一槨重棺,隨葬有成組的青銅禮樂器等。墓主人一般為仰身直肢,隨葬器物主要放在頭端的棺槨之間。

3、西周施行薄葬,隨葬品稀少,即使哪天發現了西周陵墓,也不能確定是否是王陵。

目前,考古人員已經發現了西周墓葬總數已近2000座,廣泛分佈在陝西省西安、扶風、岐山、寶雞,河南省洛陽、浚縣,北京市昌平、房山以及長江下游地區。但是這麼多墓葬仍不能確定是否有王陵,因為陪葬品皆等級不高。





其實發不發現西周王陵不重要,重要的是西周這種薄葬的形式十分值得後代借鑑。後來平王東遷之後,公卿方國實力大漲,周王室衰落,人們不再以周禮約束自己,包括墓葬規制,等級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麼孔子哀嘆春秋時期是禮崩樂壞的時代。


別酒流年


準確來說是從來沒有挖到過西周的天子墓東周的天子墓是發現有幾座的,西周歷經200餘年一共12位天子,可是至今仍然未發現一座西周的天子墓。如果說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才沒有找到,那麼為何可以找得到商朝的墓地呢?西周的天子墓和其他朝代的陵墓有什麼不同呢?這是一個千古謎題,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史料記載來推測,同樣屬於周朝為何西周的陵墓從未發現?而東周陵墓卻發現了不少呢?

話說在周朝建立之後周朝天子,分封天下諸侯200多個諸侯國就此誕生。這一些諸侯國不管國土多麼的大,都對周天子保持著絕對的忠誠從未有人想過逾越。

西周就這麼平平淡淡的度過了200餘年,直到周幽王這一代發生了改變。周幽王昏庸無道沉迷於美色不理國事,為了博妃子一笑做出了留名史書的事烽火戲諸侯。

禮崩樂壞

褒姒是一個冷美人,很少展露笑顏。周幽王又非常的喜歡這個妃子,為了博她一笑周幽王聽取了奸臣虢石父的計謀。點燃保衛京城的烽火,各路諸侯以為京都受到了侵犯紛紛前來京都護駕。來到京都之後卻發現被周幽王戲耍了,每個諸侯都非常的生氣。褒姒看到這一幕果然笑了,這一笑讓周幽王失去了整個天下。這或許就是一笑傾國吧!


在烽火戲諸侯之後周幽王破壞禮制,改立褒姒為王后褒姒之子為儲 。在西周各個諸侯國的人們都遵循著周禮的制度生存著,周幽王主動破壞這一禮制。讓原本經歷了烽火戲諸侯的申國國君姜誠更加的不滿,他聯合犬戎進攻周王室。最終周幽王虢石父被殺褒姒擄,周王室由盛而衰禮崩樂壞諸侯互相殺戮的序幕緩緩揭開。

一件事情一旦有了先例就無法阻止了,姜誠挑戰了王室的權威之後就不斷的有人學習。西周的墓葬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劃分,西周時期規定天子陪葬用九鼎諸侯用七鼎,然而到了東周天子和諸侯都可以用九鼎。從這可以看得出來到了東周時期天子在諸侯面前已經沒有了權威。

由於東周時期諸侯已經不遵守禮制,諸侯的墓葬制度也與天子齊平,就導致了“天子”級別的墓葬相對的多,這或許就是東周陵墓比較多的原因。


數量過少

相比於其他朝代的陵墓西周的陵墓算是相當的簡約了,沒有龐大的地宮也沒有多少的陪葬品。甚至連防盜墓的機關都沒有,因為在那個時代盜墓這種事情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在禮制未崩之前人人遵守周禮,認為盜墓這種事情是要遭到天譴的。那個時代的人們非常的相信鬼神之說,而西周的陪葬中還擁有無數的人殉葬。想想那陰森恐怖的畫面,僅此一項沒有什麼膽子的人都不敢去盜掘別人的墳墓。


在禮制的約束下和對鬼神的畏懼中,盜墓這種事情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所以也就沒有做防盜措施的必要。

之後大家也都知道了,在戰爭之中為了戰勝對手什麼手段都用得出來。西周的陵墓一旦被發現就免不了被盜,而且西周的天子只有12位。

12這個數字在3000多年中顯得太過渺小了,3000多年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西周的天子墓至今未被發現的原因可能是在時間的長河中被破壞,又或許是深埋在中華大地的某處地方長眠。


李青蒿


西周的天子墓不知道在哪,東周的天子墓有被髮掘,至少被挖掘了八座。


中國的上古三代(夏商周),由於都是不樹不封的葬俗,即地面上沒有封土,也不樹碑標記位置。所以只有當時的人才知道墓地的具體位置在哪,往後的人就不知道了。

比如,夏朝的王墓找了幾十年,除了一個二里頭遺址,什麼都找不著。(並且也不能確定是夏朝的遺址)

再比如,商代早中期的歷代王陵也是一個都找不著。商代晚期的殷墟還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才被人發現的。

西周的葬俗和夏商一樣,所以西周的王陵也都沒有被發現。現在唯一能確定的是,陝西岐山縣周公廟遺址可能是一座西周王墓,具體是不是,還要看後續的考古發現。

相比於西周王墓的發掘進展,東周王墓的情況就要明瞭的多了。

迄今為止,東周王墓一共被發現了八座,而且全部被盜。

1928年8月,洛陽東郊的平樂鎮金村因為一場暴雨,土地出現大面積坍塌。由於洛陽曆史上多古墓,所以當時就有人懷疑那裡是古墓,帶著洛陽鏟就前去試探。



結果一挖還真的發現了一座積石積炭墓,而後來在盜挖過程中,盜墓者們居然又在附近相繼發現了七座東周古墓。於是一時間,轟動全國的“金村大墓”就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大墓群被發現後,盜墓賊們蜂擁而至,幾近瘋狂地掠奪墓葬。此後,外國傳教士也加入盜墓行列,推波助瀾。

最後,金村大墓被盜掘了六年之久。幾乎所有的珍貴文物都被以加拿大人懷履光、美國人華爾納等為首的所謂西方學者和傳教士販賣到了國外。

↓金村周王墓部分流出國外的珍貴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夏朝、商朝中前期、西周的王陵沒被發現,商朝晚期的殷墟是1928年10月13日才進行的第一次發掘,所以在金村大墓發現的王陵,是中國上古三代第一個被發現的王陵。

金村大墓被發現後,在位於洛陽西南近五公里處的周山又發現了一片東周王陵區。這個陵區有大冢陵四個,處於高山之上,東西排列。其南為洛水,北畔為平坦園地,三山村即坐落在這塊園地的東邊。另三面是青巒疊嶂,環繞周山,風景秀麗,確為建陵的理想之地。

據專家考證,這一帶應該是春秋中晚期,周靈王、周景王、周悼王、周敬王四位天子的埋葬之處。(因為不確定王陵的主人具體是誰,所以景王、悼王、敬王的陵墓被合稱為“週三王陵”)

除了金村陵區和周山陵區外,2002年因為修建廣場而發現的“王城陵區”,也是一個東周天子的陵區。

所謂王城陵區,也就是葬在東周洛陽城地下的陵區。這裡是西周時期興建的,供周天子東巡時居住。

當年洛陽政府在這裡修廣場,修著修著就挖出了一個只有周天子才有資格享用的“六馬拉一車”。因此考古學者便認為此地應該有王陵。

“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王度記》

不過具體是哪幾位天子,暫時還不知道。



另外除了以上提到的三處王陵區外,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洛陽附近還有幾座王陵。

一是西周第四代國君昭王,他因為親自統帥六師軍隊伐楚,全軍覆沒,死於漢水。所以死後沒葬在陝西,而是葬在了洛邑東南的少室山。

二是東周第二代國君桓王,據說他死後葬在了澠池縣。

三是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他的陵位於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鎮寺上村附近的天子墳,墓冢位於虎頭山下。(秦滅周後,周赧王被秦昭襄王降為公,死後葬於汝州市)



總的來說,西周的王陵找不著,東周的王陵沒找齊。就目前的考古成果,可以確認洛陽市區附近的王城陵區、周山陵區、金村陵區是三片周天子陵。

而這三片陵區的先後關係,是王城陵區的時間最早,根據史料記載,周靈王之前的周天子大部分都葬於此地。

後來,由於王城之北的谷水暴漲,王城被洪水沖壞,不宜再造陵墓了,所以周靈王才重新踏勘,在王城陵區的西南方向選定了周山陵區。

再後來到了周敬王時期,由於敬王的哥哥王子朝在王城的勢力很大,周敬王惹不起,就被迫東遷到成周城,也就是現在的金村陵區附近。


Mer86


自周武王滅商到秦國滅周,周朝共傳國君37位,享國791年,而這其中又以周平王東遷洛邑為節點,分為西周和東周。


關於古代君王的墓葬形式,這裡需要做一個小小的介紹。我國古代君王的陵墓按照年代的遠近大體分三種,第一種是不封不樹的陵墓,這種陵墓盛行於先秦時代,第二種是封土墓,盛行於唐朝之前,第三種就是以山為陵,唐代以後的君王修建的陵墓多是這種形式。

不管是封土墓還是以山為陵,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明顯標誌,容易讓人辨別發現,當然了也非常容易被盜墓賊“光顧”。而“不封不樹”這種墓葬形式,就很難讓人發現了,為何呢?根據《周易》記載: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於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

對於《周易》的記載,唐代孔穎達的解釋是:

不封不樹者,不積土為墳,是不封也;不種樹以標其處,是不樹也。喪期無數者,哀除則止,無日月限數也

用我們的理解就是,以前的陵墓沒有墳丘,也不會種樹以標明陵墓的位置,古人去世被埋葬後,埋葬之地完全被土填平,與原先無異,若無人指示,後人根本找不到,這種“不封不樹”的墓最大的好處就是防盜。

而周天子的墓葬也正是因為採用了這種“不封不樹”的形式,所以後世很難發現。

雖然很難被發現,但也不是沒有,目前在洛陽,就已經發現了東周八位天子的墓,那麼這八座陵墓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其實這也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而且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也是一段非常侮辱的歷史。

1928年,位於河南洛陽漢魏故城附近的金村村東的一塊田野在遭到了一夜大雨的侵襲後突然坍塌,並露出了一個洞,隨後有幾個膽大的村民冒險進入洞中查探,發現了很多寶物。

金村出現古墓的消息不脛而走,沒多久就引來了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和美國人華爾納,他們很快就帶著荷槍實彈的士兵來到了金村,並強迫村民為他們挖掘寶物,由於當時的我國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金村古墓的文物無法得到任何保護,就這樣,懷履光(事實上,懷履光是被加拿大派到我國來蒐羅文物的)和華爾納在金村挖了整整6年!在這期間,他們挖掘了八座古墓,出土了千件文物,這些文物後來幾乎全被運到了國外並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拍賣會和古玩市場上,據不完全統計,被盜走的金村古墓文物流散於十多個國家,這些珍貴文物的流失,絕對是我國的巨大損失!

一開始,這些古墓的年代並沒有被確定,直到1946年才被確定是東周的周天子墓。而目前,從東周天子墓中出土的文物,除了金村大鼎,錯金銅尺和命瓜壺之外,其餘全部流失,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從東周天子墓裡出土的文物製作非常的精美細緻,尤其是玉器,只看照片就足以令人歎為觀止了,但可惜的是它們永遠回不來了。


那麼除了金村東周天子墓之外,在洛陽西工區還有一個天子駕六博物館,天子駕六博物館是以2002年發現的“天子駕六”車馬坑的遺址為依託修建的,車馬坑是天子陵墓的陪葬坑,車馬坑的發現也間接證明了天子墓的存在。

不過,遺憾的是,我們目前發現的周天子墓都是東周天子的陵墓,至於西周天子的陵墓還尚未發現。


鹹魚閒聊


怎麼沒有?平樂金村被外國人盜掘的周天子墓不是?墓裡的文物都藏在國外博物館裡呢。







一抹雲28


神禾原歷來被認為是塊風水寶地。(資料圖片)

周公夢蝶 範曾 作

近幾年來,很多人都關注周天子墓葬到底在什麼地方。

2004年開始挖掘岐山周公廟遺址時,大家都期望那裡是周天子的墓地。

2008年,當神禾原發現“天子駕六”時,開始認為是東周末代天子周赧王,甚至推測過那裡會不會是所有西周天子的墓地。

如果發現了周天子王陵,就等於發現了周公等人的葬身之處,其意義非同小可。然而,現代盜墓賊猖獗,如果不提前對可能出現周天子墓地的區域進行保護,那麼,不但不能保護周公、姜太公這些文化巨人的遺骨,還可能連重要文物也被盜走。到那時,陝西人就可能成為歷史的罪人。

於是,我想,漢武帝時代曾封周公三十六代孫姬嘉為周子南君,以奉先祀。不過,傳到現在都把大家搞糊塗了,何不乾脆把漢以後的書暫時忘掉,從頭去想呢?不過,還是要記住一句《史記》裡的話:“武王葬畢。”畢是一個地名。

從天上找天子

所謂“天子”是西周的發明,找天子豈能光在地上看?畢,除了是地名,還是二十八宿之一。古人喜歡天地人合一,莫非從地上找到畢宿符號,就能找到周天子大墓了?認識畢宿很簡單,只要記住字母Y就可以。這是我們找到西周天子墓地的鑰匙。首先,我們認識一下西周天子葬在畢地的動機。畢宿除了是二十八宿之一,也被稱為雨師。古詩中說:“月離於畢,彼滂沱矣。”老一輩人都記得一句毛主席語錄:“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業面臨的災害主要有六種:旱災、澇災、雹災、風災、霜凍和病蟲害。這裡面前三項都是關於降雨的,而病蟲害也往往是旱災或澇災所引起的。在西周水利不發達的情況下,雨水才是農業的命脈。恰好西周是靠農業立國的,所以他們把祖先葬在地上的畢地,其實相當於把先人送到了天上的畢宿,讓先祖與雨師搞好關係,年年風調雨順。這,也許就是周人選擇墓地的動機所在吧。

一下找到兩個“Y”

周朝有本著作叫《周易》,其中有句話叫“太極生兩儀。”兩儀也被稱為陰陽,用現代的話說叫矛盾。當我們害怕找不到畢宿的時候,卻一下子找出了兩個,而且不在同一個地方,讓人實在左右為難。在2003年扶風縣法門鎮莊白村李家組一處西周早期貴族墓葬中,畢宿是由蚌殼擺成的,畢宿旁邊是昴宿,它們在天上是相鄰的星宿。而2008年神禾原發現“天子駕六”的照片,看起來是石子擺成的,遍查所有星宿,應該最像畢宿。再仔細觀察昴宿星團照片,與周原大墓中畢宿圖案的神似,也進一步證明了墓葬中蚌殼擺出的是畢宿。

周天子埋在岐山?

自2004年2月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組成考古隊,在周公廟遺址共探出墓葬22座,其中具有四條墓道的10座,3條、2條、1條墓道的墓葬各4座,還有陪葬車馬坑14座。在西周時期,四墓道是天子級的,三墓道是高於諸侯低於天子的,二墓道是公侯的,一墓道級別稍低。

根據考古隊勘探出四墓道天子級墓葬有10座的數字,對西周天子進行了排列,發現符合條件的正好是十個(曾任天子並在關中去世的,恰好是10個人),這與考古發掘出四墓道大墓共為10座的數量完全吻合。由於周文王臨終時是西伯侯,王號是後來追認的,因此,他不會採用天子之禮埋葬;周幽王雖然被犬戎殺死在驪山,但是周平王即位後,為他舉行了葬禮。

很多人認為周公應該享受天子待遇,可能更多是緣於現代人的個人感情吧。而事實是,在周朝,禮制是統治者自己制定的,因此只有自己嚴格遵守,才能讓諸侯信服。周公本人是遵守周禮的典範,所以,絕對不會越周禮半步。比如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年幼,周公與召公輔佐多年,最後又歸政於天子。在西周禮制健全的情況下,應該不會出現非天子而採用天子墓葬形制的情況。

另外,在鳳翔東北方向10公里處,有一處風伯廟。在古代,雨師與風伯往往是成對出現的。例如蚩尤與黃帝大戰中就提到了蚩尤請風伯和雨師相助的故事。由於兩地距離不遠,倘若周公廟代表畢宿,應該是祭祀雨師之處。於是,印證了周公廟遺址象徵畢宿,象天法地的判斷。

司馬遷的話也要聽

《史記》說:“周公葬畢,畢在鎬東南杜中。”這一下子又指到西安南面來了。司馬遷的話我們最好不要輕易去懷疑,可是,如果相信了,那麼,岐山就不成為天子墓地了。的確是一個兩難的命題。

神禾原的天子級大墓正好在司馬遷講的範圍內,而且,裡面還出土了寫有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臨死那一年年號的馬具。

別小看這馬具上“五十九年”幾個字,要知道周赧王五十九年死,而漢高祖劉邦卻在這一年生了。這可是歷史上十分重要的年份。周赧王雖然並不被多數世人所知,但是他卻留給後世一個成語叫“債臺高築”。他向本國貴族借貸,派軍隊與楚國等聯合起來,想與秦國最後一搏,結果沒成功,債卻還不上了,於是躲到高臺上了。

有人說那是秦始皇奶奶夏太后的墓,難道秦國真的連周天子的馬具也要奪走配給高貴的太后嗎?假設神禾原“天子駕六”是秦人為了表示自己沒有虐待周天子,而做給諸侯看的,所以,才搞出這麼一座周秦風格結合的墓葬出來。假設“天子駕六”大墓中的石子圖案是“畢”,也是天上的雨師,於是恰好與神禾原又配對了。因為雨師正好是為禾苗服務的,這也是一幅天地相合的圖畫。

而墓葬中的後宮之物,正是周赧王及其隨從從洛陽帶過來的物品,他已經債臺高築,只有後宮那些物件了。然而,秦人把戲演完之後,又可能為了斷了周人之脈,指派宜春苑的一批人對這座墓葬進行了瘋狂盜掘與焚燒。遺留在盜墓孔裡寫有“宜春禁苑”字樣的物品,顯然是官家人留下的。

墓室裡出土的繭形壺應該是周赧王從洛陽到關中長途跋涉的蓄水用具。離開洛陽時,他年事已高,也知道活不了多久。也許,他決心不喝秦國的水,於是,從後宮帶了一車裝滿水的繭形壺,載在車上。最終,他可能喝光了帶來的水,卻不願意補充水源,便渴死在祖先創業的關中,保持了自己王者的氣節。

也許,司馬遷的話是對的,因為每年收天子祭祀先祖祭肉的秦人知道畢地在哪裡,所以神禾原需要考古者特別關注。

周天子在哪裡?

無論我們說周天子埋在哪裡,似乎都沒有用,因為想象不是證據。可是,這個世界永遠存在矛盾,正如我們無法在兩個畢宿中選擇其一,想挖古墓的既有考古隊,也有盜墓賊。所以,在考古方面不妨多一些想象,才能主動防禦,多一些嘗試和發現。


烏拉雜談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奴隸制王朝,同時也是最後一個,周朝自公元前1123年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建立周朝開始算起,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去世秦國滅周為止,周朝享國867年。

周朝按照首都不同分為西周和東周,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為分界線,西周的都城是鎬京,位置在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西南,東周的都城是洛邑,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朝的國君也被稱為周天子,意思是天的兒子,周朝867年的歷史上,一共存在了37位周天子。

周天子也是人,當然也會有陵墓,一般來說,按照慣例,周天子的陵墓一般在都城附近,由於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因此周天子的陵墓有兩個地方,就是今西安附近和今洛陽附近。



據史書《周易》、《漢書》的記載,周朝的王陵實行的是不封不樹,所謂不封不樹,意思就是:王陵既不封土成堆,也不種植樹木。

這種王陵如果建成之後,沒有標記的話,看上去與普通的地面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比較難發現,另外周朝尚處奴隸制社會,本身社會資源並不豐富,也沒有太多的殉葬品,另外周朝也遺傳了夏商時期的活人陪葬制度,因此周朝的王陵實際上是有一些規律的。



據考古研究,西周的王陵應該是在周原,也就是今天的周公廟地區,位置在今天的陝西省岐山縣城西北7.5公里處的鳳凰山南麓,這裡既是一塊風水寶地,又是周人發跡的地方,並且在周公廟地區還發掘出一系列的周朝陵墓。

這些陵墓主要分佈在岐山縣與扶風縣交界的位置,由於是不封不樹,很多陵墓不知道主人是誰,但是目前的考古研究來看,西周王陵很大可能就在這裡。



在此處發現的陵墓大多是4米長,3米寬,5米深的中小型陵墓,但也發現了一些較大的陵墓,這些較大的陵墓從其規模和殯葬品來看,應該是屬於王級,也就是周天子王陵,比如在當在發現一個大型殉葬車馬坑,坑深12米6,陪葬馬40餘匹,戰車20餘輛,這個規模又豈是其他貴族可比的。

另外,考古還發現擁有四條墓道的陵墓給有十座,以及周邊無數的陪葬坑,如此規模的陵墓,應該就是西周王陵,但由於沒有進行挖掘,以及法律對陵墓的保護,因此沒有準確的斷定跑是王陵,但應該是八九不離十。




相對於西周來說,東周的王陵則明顯多了。

由於東周定都洛陽,因此王陵多在洛陽附近,現在被發現的就是河南省孟津縣平樂鎮境內金村及翟泉一帶的金村陵區,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了一座長19米,寬14米,深12米的大型陵墓,甚至連墓道都有60米長。



陵墓的周圍還有20多座大小陵墓,以及車馬陪葬坑,據《水經注》記載,這座陵墓可能是周景王、周悼王、周敬王三位周天子的王陵。

另據史書記載,周威烈王的陵墓也在附近。

之所以確認此處就是周天子王陵,因為在陵墓周圍的車馬陪葬坑中發現了由六匹馬駕馭陪葬的車馬坑,我們知道,天子的車駕是六匹馬拉的,諸侯的車駕是4匹馬拉的,地位越低,馬的數量越少,最高的就是天子的馬匹數。



除此之外,陵墓還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準確的說,應該是被盜,在1928年到1932年的4年間,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美國人華爾納帶領荷槍實彈的人員開始盜墓,出土的文物全部被運到國外賣掉,據日本人梅原末治的統計,被盜文物238年被賣到海外。

所以確定的說,孟津縣金村陵區就是東周天子的王陵。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周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三個正統的大王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前後共有八百年的歷史,(嚴格是791年)從周朝開國皇帝(那時候還不叫皇帝)周文王姬昌開始,共傳了30代37王。

周朝也是我國延續時間最久的王朝,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256年,但是讓人感覺意外的是,至今沒有挖掘到任何西周天子墓地,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到目前為止,考古學家發現了多處東周天子的墓地,但是西周天子還是一無所獲,我們現在就來系統的,仔細的,認真的分析下西周的埋葬方式。



西周由於年代過於久遠,隨著風雲的變遷和歲月的摧殘,好多的墓地已經無證可考,再加上西周不像元明清的帝王,埋一個墓地,埋到哪裡就是哪裡,很容易被發現,而且還有帝王的墓地特別高調,氣勢恢宏,但是西周的卻不同,人們根本無從得知這個大王(秦朝以前都稱大王)埋在哪裡,沒有任何的規律可尋,再加上好幾千年的變遷,有可能丘陵變成了平原,平原變成了沼澤,周大王埋葬的地方正巧被山川河流所覆蓋,所以就無從查找。


總結: 西周的都城鎬京也就是現在的陝西西安一代,西安的考古學家把周邊該找的都找了,該挖的這都挖了,還是一無所獲,這還是和西周埋葬方式有關,西周天子的墓只是填埋而不做封土堆的,所以基本找不到,我想西周天子墓地,時至今日,都沒有人們所發現,那他恐怕只能稱為一個傳說,永遠的被歷史所封存了。


佳寧姐姐說歷史


趣談史間奇事,曉悟歷朝真理!

這個問題有點莫名其妙,事實上,周天子的墓葬已經被發現很多,並且考古學家已經介入。

周天子墓葬簡單介紹

洛陽西南方向有四座陵墓,分別是:周靈王陵和週三王陵(三個);在河南孟津縣發現東周王陵八座,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未曾發覺或者已經挖掘但是沒有透漏出來的墓葬。

沒錯,這就是事實

前段時間也有人探討過,為什麼周王朝的墓葬沒有被發現?


然後下面一群小學生爭相回答:因為周王朝的墓葬屬於天然堆積,早已經消失在風雨之中了。甚至,更過分的是不少的人開始質疑周王朝是否存在。

哪有那麼簡單?那又有那麼想當然?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技術的變革,東周的陵墓早已經被挖掘出來,並且提供了很多充足的史料依據。

可是,有一點是無法忽視的:從清朝末年一直到《辛丑條約》的簽訂,整個華夏數不清的文物寶貝流落西洋之地,這其中就包括東西周的珍藏。

周王朝的史學研究價值遠高於墓葬中寶貝的價值,因為周王朝是封建王朝的一個過渡,這個過度一旦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引發天大的麻煩。

也正因為如此,東西周的墓葬遺蹟往往更讓歷史學家瘋狂而不是考古學家。目前已經發現的諸多考古遺蹟已經能夠證明華夏文明的發展史,只不過對於周王朝怎樣崛起以及怎樣衰落,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習俗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差異性,而周王朝的遺蹟尤其是周天子的墓葬為此提供了極為有力的文物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