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重金立木建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中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同朋友交往時說話要講誠信。說話算數便成了我們交友的基本準則,那種出爾反爾自食其言者常會令人厭惡,而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之人總是讓人敬重,歷史上言出必行的最佳例證當屬商鞅立木建信了。

商鞅重金立木建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戰國時期商鞅要在秦國推行新法令,可他擔心民眾不信服,就在城牆南門放了一根木頭,貼出告示說:如有人將它搬到北門去即賞十金。開始時所有圍觀的人都不信,直到賞金提升到五十金時,才有一壯士把木頭搬走,商鞅如約給了他獎賞。此舉取得了民眾對商鞅的信心,使其得以革除積弊實行改革。

從商鞅立信的故事裡,我們不難看出老百姓起初對官府並不信任,是“巨利”促使有人大膽地進行了嘗試,成為第一個吃螃蟹並獲利的人,其他人才蜂擁跟進,可見“信”的根基在利益的引導,如果商鞅只是苦口婆心地宣揚新法的好處,想必眾人也頂多是揮臂喊喊口號以示支持吧。

商鞅重金立木建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商鞅重金取信不過是為自己的變法玩的小把戲,而現實生活中言必信是很難完全做到的,原因大致有兩種,或者是由於個人對實際困難估計不足,或者是因為客觀條件發生了變化,其實說出去的話不能兌現,人們還是可以諒解的,但不能原諒的則是明知爽約而不做出解釋,甚至用謊話遮掩過失。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有人向朋友借錢,信誓旦旦地保證半年後歸還,可一年過去了也沒說法,逼著朋友低聲下氣地來催要,結果被罵成是“心裡只有錢,不講情面的小人”。去年底,有人爆料說某部門的案卷丟失,該單位立即聲稱此係謠言,可在確鑿線索麵前又改口為要積極開展調查,叫人不寒而慄。

商鞅重金立木建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可見,失信後要做出解釋,並且得說實話。信守諾言好像人的外衣,或光鮮亮麗或邋遢不整,但影響的只是觀瞻,實話實說更似是人的底褲,穿或者不穿,關係到的則是羞恥感了。結交朋友或許應該在古人所說“言而有信”的基礎上,再增加一條要“言且實” 吧。

2019.2.10

作者

石巖磊:河北滿城人,年齡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滿眼的童趣,滿懷的憧憬,無怨無悔不知傻,無憂無慮不懂悔,在微信裡覓到一處清靜之所,在文字的組合中發現了一片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