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後長安為何會淪落為廢都呢?

李虹霖


長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周、漢、唐等十三朝均在此建都,唐朝以後,不再為都城。


從朱溫篡唐建立後梁(907年)開始,中國開始了的五代十國時期,王朝更替不要太頻繁,各方勢打來打去好不熱鬧。此時的皇帝好像不值錢一樣,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直到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960年),才結束幾十年的戰亂。同時,遼國,西夏也趁機崛起。1279年宋朝滅,國祚319年。隨後元朝建立,朱元璋滅元建明,傳十六帝,至清軍入關,明亡。清朝享國276年,封建王朝結束。


從960年後梁建立定都開封開始,至今天朝定都北京,1000餘年的時間,長安未被任何一朝(李自成建立的大順僅一年,不算)青睞作為都城,不像世界上其餘幾大文明古都一直作為本國都城至今,此事不可謂不蹊蹺。


朱溫建立後梁,定都開封。趙匡胤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北京。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後朱棣遷都北京。皇太極建立清朝,定都北京。長安好像被故意遺忘了。


朱溫,30歲任唐朝宣武軍節度使,以汴梁(開封)為中心,不斷兼併中原地區,實力強大後才以河南為中心建立後梁,定都汴梁。趙匡胤,21歲時投奔後周柴榮,歷任滑州副指揮使,開封府馬直軍使,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至稱帝前,一至在開封府周邊活動,建國後定都汴梁。忽必烈建元時由於蒙古沒有大型都市,只能建都在距草原最近的大型都市北京為都城。朱元璋在元末起義,28歲攻破應天府(南京),以應天為據點,至40歲稱帝建國後定都南京,南京可謂朱元璋的龍興之地,其下屬大部分也都為淮西人士。靖難之役後朱棣遷都北京,也是因為朱棣在北京經營多年,根深蒂固,且朱棣的皇位來的不正當,怕其他藩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清朝入關後,跟蒙古一樣,定都北京,方便管理根據地。


從這幾個朝代我們可以看出,各朝皇帝建國後,首都都是選的自己的起家之地或離起家之地不遠的大都市。原因有幾點,一是建國前期,地盤不是很大,目標城市不是很多,且沒什麼優勢,思來想去不如自己的老根據地,安全還熟悉,安逸。二是這幾個朝代建國當時長安均不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不可能定都長安。等到勢力穩定,吞併了周邊勢力後,自己的據點城市已經發展的不比長安差了,何苦再勞民傷財遷都呢。三是唐後中國人口活動中心向東向南移動,長安已經沒有往日的地位了。這幾個原因造成唐朝後長安未曾被作為首都。


其實在宋朝前期趙匡胤曾考慮建都長安,但是遭到了部下的一致反對,可能是因為部下大都是開封府附近人士,極少受到長安的影響,才定都開封。朱元璋晚年也曾考慮過遷都長安,還派太子朱標詳細對比了洛陽和長安的優勢,結果不就太子病逝,朱元璋也跟著崩了,遷都長安也就不了了之了。可見長安在歷代帝王心裡跟傳國玉璽一樣還是有某種地位的。


百曉昇


中國隋唐時期的政治經濟中心主要在關中平原,但隨著大運河的繁華,政治中心開始東移至運河沿岸,便捷的漕運便於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同時人口眾多的都城也需要通過大運河運送物資。相較於長年戰亂的北方,南方相對和平穩定,統治者為了發展勢力,更注重經濟的發展,這就導致北方大批農民遷徙到南方,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同時為南方補充了大量的勞動力,然後造成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的南移。而長安處於西北地區,從安史之亂開始,以及後面的五代十國 - 宋 - 元 - 明 - 清各個朝代,除了少數民族建立的元 - 清,西北一直受少數民族的侵擾,導致長安成為了廢都。


兠罷


第一,沒有永遠不變的唯一,潮起潮落總有時,這是必然。

第二,能榮耀上千年,已經不錯了,在歷史上有一席之位。

第三,時境變遷,物是人非。隋唐之時,關隴政治核心的解體、戰爭的摧殘、自然環境的變化及人口的增長,國家經濟重心的轉移……一系列的因素導致的。後朝雖有眷顧,但政治集體核心缺少了傳統的文化特點,所以不如以往重視了。唐以前的朝代,存在武力、文化強大的漢文化特點,到唐以後,遊牧民族的強大武力,使漢文化的生存空間被壓縮,沒了傳統一定要到西安建都的思維。從宋開始,就有了遼、金、西夏對漢文化的擠壓,接著就是元朝、清朝。雖然這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明朝,可惜時運不濟,結果大家都知了。

至於,說西安是廢都的,無非就是覺得西安一定要一直做首都才好。這可能嗎?還是大氣一點了,現在落後了,就努力幹吧,不要躺在歷史上做夢了,同時覺得別人說你“廢都”不舒服的時候,一句“我曾經當過大爺”就夠了!


囉囉嗦嗦大半天


主要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在工業文明以前,冰河期的影響,整個中國北方是在逐漸變冷的,隨之而來的是降雨的減少,導致漢代上有大象活動的黃河流域開始荒漠化。惡劣的自然條件導致糧食大量減產,

二,是勤勞的中國祖先對關中地區的過度開發,隨著秦漢兩朝大面積的開發關中平原,關中人口經過數百年的高速增長,已經遠遠超過了800裡秦川的承載能力,隋朝的都城大興城人口便超過了50萬,到了唐朝中期,長安城人口更是接近百萬,大量不從事生產的官員軍隊消耗大量的糧食,再加上古代道路條件極差,除了幾條小運河以外,缺乏大量轉運糧食的自然條件。在隋文帝時期,就出現過,隋文帝楊堅,在饑荒時,帶領近百萬官員百姓東去洛陽就食的記載。


暮色江山001


西安,有過建都史,不過也是中國版圖的中心,來這裡還是比較高明的選擇!











三秦曉露1


唐以後哪個都不廢呢?當然,現在的都好著呢!


松雋


黃巢和朱溫兩股勢力先後在長安城搞得血雨腥風,近乎三光政策把唐朝玩垮。唐朝國力日微,關壟集團被徹底摧毀,國家領土面積大縮水,北方出現了新興的民族。


落月天空112


其實主要是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問題,唐代以後黃河災害比之前多了幾倍,糧食產量已經大不如從前,加上戰爭對人口的消耗,整體生產力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