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居住香山时都见过哪些民主人士......

毛泽东从西柏坡来到北平后先在香山居住半年。期间,他广泛同各界代表人物接触,频频会见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每次客人到时,他总是走出房间,到院里迎接,有时还走到大门口去迎接,总会面带笑容、平易近人地同他们亲切握手问候。对于年迈的老人特别是李济深、张澜、沈钧儒、陈叔通、何香凝和马叙伦等,毛泽东还亲自到车前搀扶他们下车和上台阶。毛泽东对他们尊重备至、坦诚相见、肝胆相照的博大胸怀与大家风范使他们深受感动,终生难忘。

1、北平师范大学的老师或同学

1949年春的一天下午,毛泽东由香山乘车来到北平城内,拜访北平师范大学代校长汤璪真、文学院院长黎锦熙、地理系主任黄国璋。他们有的是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的老师或同学,有的是北平九三学社的成员。

在毛泽东和他们畅叙旧情后,黎锦熙对毛泽东说:“新政协会议就要召开,新中国将要诞生,北平九三学社的人数不多,这个团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正准备宣布解散。”

毛泽东听后,诚恳地对他们说:“九三学社不要解散,应该认真团结科学、文教界的知名人士,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

毛泽东要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这是新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2、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

身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的李济深来到香山双清别墅时,毛泽东亲自到门口迎接他。

李济深紧紧地拉住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毛主席,您太客气了。我这个人您是知道的。我过去是反对共产党的,犯有很大错误。以后我觉悟了,看到蒋介石反动派丧权辱国,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长期陷于贫穷落后、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之中,才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我的认识终于实现了。现在,大半个中国已经获得了解放,全国即将解放,我真心诚意地拥护共产党,我们的全体同志都拥护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都很谦虚,毛主席、周恩来先生都这么谦虚。我们这次来北平的同志,都是这么认为的,这并不是我个人吹嘘。”

毛泽东拉他走进会客室,让卫士给他上茶。

俩人坐下后,毛泽东对李济深说:“李先生,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互相都了解,不要多夸奖了,应该对我们多提意见,多提出批评。这样,才能使咱们今后相处得更好啊。”

李济深说:“我说的话,都是实实在在的。我相信,以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咱们会相处得更好。”

劫难恩仇俱往矣!建立新中国的壮丽事业,使无数爱国民主人士与共产党人走到了一起。这次见面后不久,李济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身份亮相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

3、民盟主席张澜

毛泽东在香山筹划建国,当然忘不了曾被他赞为“老成谋国”的德高望重的民盟主席张澜。

1949年5月29日,张澜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统治区胜利进军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发出电报。毛泽东接阅电报非常高兴。

在重庆谈判时相见,一别数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毛泽东与“张表老”(张澜字表方)不是要在延安再次晤谈,而是要在北平共谋开国大计了。双清别墅里吹拂着和煦的风。

6月1日,毛泽东欣然命笔,电邀张澜北上,共商建国大计:

表方先生:艳电敬悉。革命战争迅速发展,残敌就歼为期不远。今后工作重心在于建设,亟盼各方友好共同致力。先生及罗先生准备来平,极表欢迎。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

六月一日

电报中提到的罗先生,是指时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的罗隆基。

张澜接到电报,立即由上海乘车到北平,下榻北京饭店。

毛泽东得知张澜来到北平的消息后,第二天就动身亲自前去拜访。事前,他觉得去见“张表老”应该穿件像样的衣服以示尊重,便嘱咐卫士长李银桥:“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

毛泽东素来生活俭朴,身上穿的衣服都补着补丁。李银桥从毛泽东几件屈指可数的衣服里挑选了一番,竟没能找到一件无补丁的衣服。

李银桥向毛泽东诉苦说:“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毛泽东笑着安慰李银桥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李银桥建议:“现在找人做衣服也来不及了,要不先借一件穿?”

毛泽东不同意:“不要借了,有补丁不要紧,整齐干净就行,张老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我们的。”

张澜对毛泽东亲自来看望他十分感动,要求到香山回拜。张澜已77岁的高龄,毛泽东派车去接他的时候,特意交待工作人员,说张澜先生年事已高,行走不便,要好好照顾他。并嘱咐司机,开车爬坡时,要慢一些,稳一些。

张澜乘坐的汽车回到香山后,毛泽东亲自在双清别墅的门口迎接。张澜一下车,毛泽东就马上伸出手去搀扶他。张澜虽然走路不那么稳健了,但精神很好,他边走边高兴地说:“盼望多年的胜利终于来到了。毛主席这么健康,这真是全国人民的幸福啊!”

毛泽东说:“张表老,您也要多保重身体,咱们要共同合作努力,建设伟大的新中国。”

张澜说:“当然,当然。我年纪大了,但是我很高兴能看到今天的胜利。看到了今天的胜利,我也能多活10年。”

在会客室里,毛泽东与张澜亲切晤谈了很长时间。

4、民盟中央常委、救国会主席沈钧儒

民盟中央常委、救国会主席沈钧儒,也是双清别墅的座上客。

毛泽东以前听说沈钧儒先生年迈体弱,但这次见面时却看到74岁高龄的沈钧儒身板硬朗,精力充沛,斗志旺盛,感到非常高兴,就说:“沈老先生,我们向你这个法律专家请教。咱们打败了蒋介石,要建立人民共和国,要建立人民的法律,在这方面,还需要沈老先生多出力呀。”

沈钧儒耳聪目明,脑子反应敏捷,他欣然应允。他说:“蒋介石政府践踏法律,草菅人命,进行独裁统治,人民活不下去了,必须起来反对他。这是蒋介石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要建立人民政府,也要建立人民的法律。我年纪大了,但一定要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由于这次毛泽东与沈老先生的谈话时间很长,吃了晚饭以后,沈老先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双清别墅。

不久,沈钧儒当选为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民主建国会主席黄炎培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黄炎培到达北平的当天下午,就和沈钧儒等民主人士一起赴西苑机场迎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入北平。两位政治家从重庆握别,虽然只有三年半时间,但中华大地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他们在解放后的北平机场重相见,其欢乐是无可言喻的。

当天晚上,毛泽东征衣未解,就设宴与沈钧儒、黄炎培等20多位民主人士会面欢叙。

第二天晚上,毛泽东又在百忙中设宴单独邀请黄炎培畅叙别情,纵谈时局,直至午夜。一旦脱离黑暗的樊笼,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下,黄炎培心潮澎湃。当第三天叶剑英(当时的北平市市长)和徐冰在国民大戏院为他开欢迎会时,他情不自禁地奋臂高呼:“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随后,毛泽东又几次邀集黄炎培等民主建国会的领导人,商谈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民建会的前途和革命分工问题,希望黄炎培多在民族工商业者中做工作,并为解放上海出力。黄炎培随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上海人民广播,要求上海人民起来,迎接上海解放。

建国以后,黄炎培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

6、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

陈嘉庚是南洋华侨领袖,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参加开国大典前,周恩来亲自接陈嘉庚到香山双清别墅与毛泽东会晤。

陈嘉庚向毛泽东介绍了南洋华侨的情况,对人民解放军取得横渡长江胜利,并相继占领南京、上海等一系列辉煌战果表示祝贺,同时对自己家乡福建的前途十分关心。

于是,陈嘉庚问毛泽东:“我的故乡福建何时能够解放?希望你能派得力的文才武将去治理福建。”

当毛泽东告诉陈嘉庚福建解放“指日可待”,中央决定派张鼎丞、叶飞到福建工作,并征询他的意见时,他高兴地表示:“那真是太好了!”

7、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和邓宝珊

1949年初,傅作义响应毛泽东和平解放北平的号召,通过谈判实现了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在给傅作义的亲笔信中说:“北平问题的和平解决,贵将军与有劳绩。”以后傅作义又促成了绥远起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党和毛泽东的奖勉。

1949年3月,党中央迁到北平,毛泽东在香山又一次接见了傅作义,关切颇多。3月15日下午,毛泽东在西苑检阅人民解放军,邀请傅作义参加了仪式。绥远和平协定商妥后,8月初的一天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东屋接见傅作义,进一步商妥绥远问题的解决。毛泽东对傅作义极为信任,嘱托他亲赴绥远解决问题。当傅作义到绥远后,蒋介石还梦想拉他到南方去。在此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傅作义在重庆及兰州的家属还是几经转折回到人民首都北京。

1949年3月,有一次,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请傅作义和邓宝珊谈话,问他们开国后打算干点什么。

邓宝珊将军先打开话匣子说:“宜生从小就立志为民众做事,他主政绥远时,在河套地区大兴水利,大办农垦,老百姓很欢迎。”

傅作义深感此言正中下怀,便补充说:“搞水利可以直接为人民办事。”

毛泽东深表理解,微笑着说:“那你的意思是想到水利部啦!”

果然,建国后不久,毛泽东任命傅作义为政务院水利部部长,共当了23年。毛泽东曾嘉许他对水利这一行钻进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