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一看這個題目


很多人腦海中可能會出現“慈禧”兩個字


不錯,慈禧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太后之一


但她並不是中華帝國最後一名太后



【今日由頭】

1913年2月22日

隆裕太后逝世


1


1868年2月3日,滿洲鑲黃旗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女兒。

桂祥把這個女兒取名為“靜芬”,希望她嫻靜芬馥。事實上,靜芬也是按照父母的期待慢慢長大的:學女紅,守女德,讀詩書,懂禮儀。從很小的時候,靜芬的文靜、厚道和守禮就已經遠近聞名。

只是,一轉眼靜芬已經20歲了,卻還沒有嫁人。

按當時的傳統眼光,一個姑娘家如果20歲還沒有嫁人,那肯定是有什麼問題了。但靜芬有什麼問題呢?一點問題都沒有。儘管她在同齡人中長得肯定不算好看,但也算是官宦人家的女兒,肯定是不愁嫁的。

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問題出在她的姑姑,也就是父親桂祥的胞姐。

這位姑姑早就關照了靜芬的父親桂祥:

“喜子(靜芬的小名)不要嫁給別人!”

哪個姑姑說話那麼管用?敢讓堂堂鑲黃旗副都統連自己的女兒都不敢嫁?

還真就這個姑姑說話管用——因為她是慈禧太后。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2


1887年年末,一場“選妃”在紫禁城裡的體和殿秘密舉行。

那個場面感極強的故事,被後來在現場的太監傳出宮來:

站在16歲的光緒皇帝面前的,是五名選送上來的女子。其中有兩位是江西巡撫德馨的女兒,另兩位是吏部左侍郎長敘的女兒,還有一位,就是鑲黃旗副都統桂祥的女兒靜芬。

光緒面前是一張小長桌,上面放著一把如意和一對繡花荷包——皇帝把如意贈給誰,誰就是皇后,把荷包贈給誰,誰就是妃嬪。

坐在光緒身後的慈禧聲音慈祥:

“皇上,誰當皇后,你自己定,你合意的話,就把如意送給她。”

光緒猶豫了一下,在確認真的可以自己選擇之後,便拿著如意走到了巡撫德馨的二女兒面前——這位女子最漂亮,光緒第一眼就喜歡上了。

但正當光緒要把如意遞出的時候,身後的慈祥聲音再次響起:

“皇上,再想一想!”

光緒有些不知所措,轉身看向慈禧,老佛爺的嘴角向靜芬那裡努了一努。

光緒再度猶豫了一下,最終決定放棄抵抗,將如意送到了靜芬手裡。

幾日後,兩道懿旨同時發下:

“茲選得副都統桂祥之女葉赫那拉氏,端莊賢淑,著立為皇后。 特諭。

“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五歲女他他拉氏,著封為瑾嬪;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三歲女他他拉氏,著封為珍嬪。 ”

1889年2月26日,大清國的新皇后靜芬和她200抬大轎的嫁妝,經午門、太和門被抬入皇宮。那是葉赫那拉家的女人第一次享受這樣的待遇,連慈禧之前都無法做到。

那一年,光緒18歲,靜芬21歲。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光緒皇帝大婚圖


3


皇帝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皇后。

從年齡上說,靜芬比光緒大3歲,光緒從小就對這個看上去木訥的表姐(慈禧也算是光緒的姨媽)沒什麼好印象。從相貌上說,靜芬確實貌不出眾,甚至可以說長得有些難看,這也是光緒所不喜歡的。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靜芬


最重要的是,光緒一直覺得這個皇后是慈禧派來的“臥底”,是來監視他的,所以相敬如賓可以,舉案齊眉就免了,更別說同床共枕了。

那麼光緒愛誰呢?自然是愛當時被一起選入宮的長敘之女珍嬪,也就是珍妃(參看延伸閱讀【一】)。在那一個個被津津樂道的光緒和珍妃悽婉愛情故事背後,是獨守空房的皇后靜芬。

靜芬難道沒有想法嗎?當然有想法。但她又能做些什麼呢?當然,在一個弱勢皇帝的後宮之中,不太可能出現讓看官大聲叫好的刺激“宮鬥戲”,僅有幾個說靜芬向慈禧太后告密珍妃不知天高地厚的故事,也都因為敘述者都是珍妃那裡的人,顯得多少有些傾向性——況且,珍妃在賣官這些事上確實做得過了火。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日本與中國合拍的電視劇《蒼穹之昴》,張檬飾演的珍妃


在美國人赫德蘭著的《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中,曾這樣描述過光緒的皇后:

“她十分和善,毫無傲慢之舉。我們覲見時向她問候致意,她總是以禮相待,卻從不多說一句話。 太后、皇上 接見外國使節夫人時,皇后總是在場,但她坐的位置 卻與太后、皇上有一點距離。

有時候她從外面走進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後面一個不顯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 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她就會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

每到夏天,我們會看見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宮中漫無目的地散步。 她臉上常常帶著和藹安詳的 表情,她總是怕打擾別人,也從不插手任何事情。 ”

當然,赫德蘭的這本書對晚清宮廷、對慈禧都有頗多讚譽,也有一定的傾向性,但從他的一些描述來看,光緒皇后都是一種謙恭禮讓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的,這符合她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符合所謂傳統美德對一個女子的要求,也符合作為大清國皇后的人設。

只是,可能沒有人想過,這符合皇后自己的人生需求嗎?

4


不管皇后自己怎麼想,作為婆婆(姑姑)的慈禧其實不太滿意。

慈禧原先對靜芬還是抱有不小希望的——當然,她如果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的話,那些希望又顯得有些脫離實際。

一方面,慈禧希望自己的這個侄女能夠溫良賢淑,三從四德,好好盡一個做妻子的本分,成為皇帝的賢內助。而另一方面,她又希望侄女能夠有一定的心機、手段乃至魄力,能夠將皇帝馴得服服帖帖,成為自己一個有力的幫手 。

但是,兩方面慈禧都失望了。

在為妻方面,光緒根本就不愛自己的皇后,平時連話都懶得說上幾句,更別說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了——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生理上。而在為政方面,靜芬根本就是一個生性懦弱的女子,手段不及慈禧之萬一。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靜芬皇后


作為一個例子的是,珍妃因為賣官觸怒慈禧,被罰“袒而杖之”,而在公開杖責珍妃的過程中,靜芬竟然嚇得當場暈倒(這也側面證明她對珍妃未必會有多大恨意)。這一幕被慈禧看在眼裡,大為不滿:你連責罰一個妃子的魄力都沒有,還當什麼皇后?

而另一個例子是, 1901年的皇后生日,靜芬出於好心,向光緒提出自己的生日停止一切慶祝活動,一切從簡。光緒倒是表示很好,但慈禧認為這個侄女自作主張,破壞了皇家的規矩,讓皇家失去了威嚴。之後慈禧找了個藉口,稱皇后主持自己的生日典禮疏忽,罰俸三個月——大清皇后的薪俸是一年1000兩,但除去自己開銷和下人打點,其實根本不夠用,甚至要拿自己的東西去典當行典當換錢。

就這樣,皇后不僅在與丈夫的溝通中屢屢碰壁,在婆媳關係的處理中更是戰戰兢兢,唯恐哪個細節處理不當,就引來意想不到的糟糕結果。

而這種兩難境地,從“戊戌變法”開始到“庚子事變”,更是越來越明顯。

一場維新的失敗,讓“帝”“後”兩黨徹底決裂,而八國聯軍進北京,更是把皇后推到了一個完全無法抉擇的兩難境地:

如果皇帝失敗,她這個皇后算是什麼?如何安置?

如果太后失敗,那她這個太后的侄女,皇帝眼中的“眼線”,又該如何生活下去?

好在,太后沒被洋人拋棄,皇帝也沒被太后除去。庚子事變之後,慈禧繼續大權獨攬,皇帝繼續幽禁,對於皇后靜芬而言,生活倒也沒起太大變化。

只是,她看丈夫需要打申請報告了。

不過也沒什麼,反正丈夫也不太想看到她。

5


真正的變化,發生在1908年。

1908年11月14日,37歲的光緒在囚禁他的瀛臺駕崩。

僅僅22個小時之後,成為籠罩他一生陰影的慈禧太后也撒手西去。

大清帝國一瞬間就少了一個皇帝和一個垂簾聽政的太后。

而就在光緒去世而慈禧彌留之際,一系列的懿旨被髮布出來——這也是慈禧一定要死在光緒後面的最大好處,不然太后的懿旨將成為一堆廢紙。

在這一系列懿旨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指定光緒皇帝的接班人:

“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 ”

當然,這個結果是大家意料之中的,小溥儀早就抱到宮中撫養了。

而對靜芬皇后最重要、乃至決定人生的是另一道懿旨:

“溥儀承繼毅皇帝為嗣,併兼承大行皇帝祧。 ”

從光緒皇帝開始,慈禧變清朝“父死子繼”的傳統,改為“兄終弟及”。為了避免改變祖宗家法引來不滿,慈禧當初承諾光緒的兒子會繼承同治帝,兼祧光緒。但是,光緒一直沒有兒子,所以才會選中侄子溥儀繼承。如果慈禧不承認溥儀兼祧讓她最終大失所望的光緒,也就意味著光緒不是溥儀的父皇,這也就意味著作為皇后的靜芬,是沒有資格成為太后的。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慈禧太后和隆裕(右一)


在慈禧的臨終之際,終於還是鬆了口,同意溥儀“兼祧”,也等於坐實了靜芬“太后”的位子。當然,一生善於權術的慈禧,最終還是留下了一個相互制衡的伏筆:

“嗣皇帝尚在沖齡,正宜專心典學,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 所有軍國政事悉秉予之訓示,裁度施行。 ”

而在扶植攝政王的同時,又給了靜芬權力:

“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皇太后懿旨者,由攝政王隨時面請施行。”

自此之後,靜芬皇后有了自己的徽號“隆裕”,而“隆裕太后”這個名字,也將伴隨她接下來的一生。

6


如果用史家筆法描述的話,這句話可能應該是這樣的:

“1908年的這個冬天,40歲的隆裕太后在隱忍了19年之後,終於走上了歷史舞臺的正中央。”

但是,同樣“垂簾聽政”的隆裕,真的能站到歷史舞臺的正中央嗎?

很難。

一方面,是她自己的能力問題。從小生在閨中,嫁入皇室後又身處後宮,隆裕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接受任何鍛鍊和成長,是不可能憑空生出像她姑姑那樣翻手雲覆手雨的權術能力的。更何況,一直謹慎唯諾的她在朝中連朋友都沒幾個,如何培育自己的勢力?

但隆裕也不是沒做出過嘗試。

為了制衡比自己小15歲的小叔子攝政王載灃,隆裕扶植的是慶親王奕劻。奕劻在勸說慈禧讓溥儀兼祧光緒這一事上出力甚多,可以說是對隆裕太后有恩,所以隆裕也樂意投桃報李,順帶可以制衡攝政王載灃的勢力。

但是,關鍵就在於隆裕根基實在太淺,沒有一兵一卒,也沒有自己的親信死黨,所以在與載灃的較量過程中,基本沒有任何話語權。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攝政王載灃


有一次,載灃擬任命自己的親信那桐為軍機大臣,但隆裕卻提名和奕劻同一條線上的徐世昌。載灃答應兩人輪值軍機大臣,但也甩給了隆裕一句話:“老佛爺說過,朝中大事,才需要太后出面商議。”意思就是這麼“小”的事情,你就別管了。

如果換做慈禧,這種話簡直就是一針雞血,可以讓她鬥志昂揚地開始佈局怎樣挫敗輕視她的力量,但換做是隆裕,立刻選擇了退縮,此後基本不再反駁載灃的意見。

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更關鍵的是大環境變了。

慈禧掌權時,大清帝國雖然危機四伏,但好歹勉強還能維持一個王朝的框架。但輪到隆裕登臺,整個帝國已經千瘡百孔,搖搖欲墜,清朝皇室的威信和震懾力,早已一落千丈。

更何況,隆裕要面對的真正對手,還不是能力其實非常平庸的載灃,而是一個真正的亂世梟雄。

7


按照袁世凱自己的說法,他是不忍心欺負大清帝國最後這對“孤兒寡母”的。

雖然這話說得有點“得了便宜又賣乖”的味道,但按當時的情況,實力在後,運氣在前,整個時代的洪流都推著袁世凱往前拱,隆裕確實只是不巧正好擋在他前面而已。

武昌起義一聲炮響,整個大清帝國搖搖欲墜。朝廷欲派兵征討,但放眼全國,除了袁世凱訓練出來的北洋六鎮,居然沒有可用之兵。

到了這個境地,無論是攝政王載灃,還是太后隆裕,都只能選擇一個辦法:重新啟用之前已被趕出帝國權力中樞的袁世凱——為此,載灃付出了辭去攝政王的代價,哭哭啼啼回家抱孩子去了(這段歷史詳見 延伸閱讀 【二】)。

大清帝國最後的命脈,其實就捏在隆裕太后手裡了。

此時的隆裕太后,並非沒有意識到袁世凱的野心,她也開出了自己能開出的最高價碼:封袁世凱為一等公和內閣總理大臣,希望能換取他對清王朝的忠心。但這在手裡捏著王炸和四個“2”的袁世凱眼裡,簡直不值一哂——他的心思,已經放到了將來要成立的共和國總統寶座上了。

反攻武昌一役,袁世凱指令麾下的馮國璋打打停停,收復失地是假,討價還價是真。而所有的討價還價只有一個終極目的:逼清廷退位。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袁世凱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親自面見隆裕太后。

早在四天之前,袁世凱已經通過奕劻,向隆裕提出了清王室退位的優待條件。如今他更是親自向隆裕開出了最後通牒,甚至搬出了法國路易十六上斷頭臺的例子:

“自古無不亡之國。 亡國之君,身受殺戮,古今中外,班班可考。 ”

據後來溥儀的回憶,在袁世凱退朝之後,隆裕摟著自己,不斷啜泣。

十天之後,清廷最後一個強硬主戰派愛新覺羅·良弼被“同盟會”革命黨人彭家珍用炸彈進行自殺式襲擊身亡。

隆裕失去了最後一根支撐她信念的柱子。

8


1912年2月12日,乾清宮。

十位內閣大臣(其實已經都是袁世凱的親信或附庸)向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儀鞠躬行禮——此時的他們,已經不再行使磕頭跪拜的大禮。

隨後,隆裕就拿出了之前袁世凱早就已經幫他擬定好的《退位詔書》,才看幾句,就已經淚如雨下。

“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 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

待看到詔書末尾,更是嚎啕大哭:

“……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 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 欽此。”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清廷退位詔書


太后大哭,廷下的群臣也難免要陪幾滴眼淚。代表袁世凱出面的外交大臣胡惟德在乾嚎幾聲後,很快又把議程拉回了正題。他摸出一份電報向隆裕太后報告:

“南方革命黨人急電,說本朝若不在今日下午之前退位,將立刻取消所有皇室優待條件。”

這一套手法袁世凱已經駕輕就熟,他甚至偽造了一份報紙,每天向隆裕傳遞一些讓她心驚肉跳的消息:孫中山又從國外帶回來三艘軍艦,革命黨的艦隊已經陳兵威海衛……

隆裕太后隨即止住眼淚,下令在退位詔書上蓋印。

一代大清王朝,隨著印章落下,正式宣告壽終正寢。

9


自此,隆裕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儘管誰都知道大清國的滅亡,抓100個罪魁禍首都抓不到隆裕太后,但她自覺是自己最後蓋了章,一手葬送了祖宗留下的基業。

心中積怨難平,最終積勞成疾。退位才一年,隆裕就染上了重病,轉眼就到了彌留之際。

1913年2月21日,已經進入最後時刻的隆裕招來了小皇帝溥儀,對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國亡,而母故茫然不知也。奈何奈何?”

隨後,她又對身邊人說:

“孤兒寡母,千古傷心,睹宮宇之荒涼,不知魂歸何所。”

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望著溥儀,眼中含淚,停止了呼吸,終年46歲。

臨死前唸叨自己“不止魂歸何所”的隆裕,卻不知自己死後迎來了一生最大的榮光。

隆裕的死訊傳出後,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立刻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天,當時的外國使館也統統下半旗致哀。按規定,文武官員全部穿孝5天至2月27日。整個參議院除降半旗外,還休會一天。2月28日,袁世凱親自臂帶黑紗致哀,並奉上3萬元賻儀。財政本就不寬裕的民國政府宣佈負責支出隆裕太后葬禮的全部費用,據稱有百萬元之巨。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隆裕太后葬禮


不止是在京城。在東北滿清的“龍興之地”,長春、遼陽、鳳凰、鐵嶺、營口等各地都開會追悼隆裕太后,並各派代表入京參加追悼會。3月19日,太和殿正式舉行隆裕太后的葬禮,同時,在大和門前廣場隆重召開了全國國民哀悼會,到席者達五萬人之多。

4月3日,由民國政府的儀仗隊、軍樂隊引路,隆裕太后的棺木被隆重抬到前門火車站,用慈禧太后曾經使用的專列送到河北易州梁各莊行宮內暫安。同年11月,光緒的陵寢“崇陵”竣工,隆裕與光緒一起入陵。

這對“生不同裘”的夫婦,最終“死後同穴”。

而孫中山、黃興、黎元洪等不同派別的當時身處中國歷史舞臺中央的人,不約而同給了隆裕太后相同的四個字評價——這四字在隆裕生前簡直做夢都不敢想:

“女中堯舜。”


中國最後一個皇太后:生前被呼來喚去,死後被稱“女中堯舜”



【饅頭說】


現在回看隆裕太后當年去世後的一些社會評價,有些實在是誇張了:

“讓德高懷,召億兆人之謳恩“;“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賢明淑慎,洞達時機,垂憫蒼生”;“順天應人,超今邁古”……

隆裕之所以被這樣讚譽,無非一點:順應時代潮流,代表清廷做出了退位選擇。

但回過頭來仔細想想,隆裕固然是順勢,但她自己還有選擇嗎?

正如文中已經分析,以當時隆裕的實力,手裡最多還有一支由八旗子弟組成的、毫無鬥志的禁衛軍,根本無法和袁世凱抗衡。她在那個時候所能做的,無非也就是為皇室退位多要一些經濟上的條件。當然,她覺得首要訴求是要保得母子二人性命——這個本來就是袁世凱恐嚇她的,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所以,與其說是隆裕太后“識大體”,還不如說是她沒得選,或者說是拜袁世凱成全——若不是袁世凱不想背一個“逼宮”的千古罵名和希望展示胸懷,他可以有一百種手段讓隆裕連同清朝皇室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隆裕之所以被誇,其實大家誇得不是她,而是共和制度,而是中國能以一種不流血的方式走向共和。越是誇隆裕,就越是能顯出時代的潮流指向,共和的來之不易。

在這裡,隆裕只是以末代太后之尊,充當了一個道具而已。

而令人遺憾的是,隆裕從出生之後,恐怕就已經是一個道具了,因為她已經被標定了一生的方向,根本沒有什麼自主選擇的空間:丈夫是指定的,使命是指定的,生活是指定的,垂簾是指定的,最後,退位也是指定的。

在整個短短的46年人生裡,她知道愛情是什麼嗎?知道快樂是什麼嗎?知道自由是什麼嗎?還有,她知道共和是什麼嗎?

如果讓她來世重新選擇,是做一個生前的平凡女子,還是做一個死後的“女中堯舜”?

她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