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唐王朝的危局 李元吉弃守太原刘武周横扫河东-读唐史

武德二年九月,齐王李元吉弃守太原,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就这样丢了。

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南下的时候,任命年仅十六岁的四子李元吉为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后又进封齐国公,授镇北大将军,掌管太原及周围十五郡的军政大权“许以便宜行事”。大唐开国后,李元吉晋爵齐王,改太原郡为并州,授并州总管。李渊还派遣了右卫将军宇文歆辅助李元吉守并州。

新生大唐王朝的危局 李元吉弃守太原刘武周横扫河东-读唐史

混世魔王李元吉玩乐守太原

李元吉的父兄们在为大唐王朝开疆拓土的时候,这位“皇二代”在太原只做了一件事——玩。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一个十几岁的小伙,玩也是天性。

李元吉最喜欢的就是打猎“宁可三天不吃饭,也不能一天不打猎。”光是狩猎工具都装满三十车。打猎就打猎吧,李元吉还放纵部下劫夺百姓财物,践踏农民庄稼。他自己还喜欢在闹市中射人,看人群惊慌失措、抱头鼠窜逃避的样子寻乐。

李元吉还喜欢玩角斗游戏,发给部下、奴仆、宾客等人兵器和铠甲,然后让他们对攻死战“至相击刺毁伤至死”。

尽管齐王府中妻妾成群,李元吉还喜欢半夜大开府门,领着一帮人出去强奸民女。

看到齐王如此无法无天的玩乐,宇文歆“频谏不纳”。打不得,教不听,宇文歆上疏李渊,指出齐王的劣行。李渊接到奏疏,当天就解除了李元吉的官职。而李元吉竟安排一群并州的士绅父老到长安请愿,李渊恢复了李元吉的官职。

新生大唐王朝的危局 李元吉弃守太原刘武周横扫河东-读唐史

李元吉弃守太原 刘武周占并州

刘武周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后依附突厥,被册封为“定杨可汗”。后称帝自称定杨天子,改元天兴。刘武周素闻宋金刚善于用兵,得之甚喜,分一半家产给他。宋金刚休去原妻,聘刘武周的妹妹为妻。

定杨天子刘武周开始对并州有想法了。四月,刘武周亲率五千突厥骑兵进抵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市北)来势汹汹。李元吉命强令车骑将军张达率部对刘武周发动试探性攻击,结果全军覆没。张达愤而投降刘武周,并亲自充当向导,于四月初二引刘武周攻陷了榆次,进逼并州。

新生大唐王朝的危局 李元吉弃守太原刘武周横扫河东-读唐史

随后刘武周势如破竹,攻陷了并州南面的平遥;旗下猛将宋金刚攻陷介休(今山西介休市);部将黄子英在雀鼠谷大败唐朝援军。九月,李渊任命的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率军进攻宋金刚占据的介休,被杀得全军覆没。裴寂仓皇逃奔晋州(今山西临汾市)。至此,唐朝在并州以南、晋州以北的城池几乎全部沦陷,仅余西河(浩州州府,即今山西汾阳市)一座孤城。

九月,刘武周再次进围并州。李元吉对司马刘德威说:“你和老弱残兵留下来守城,我率领精锐部队出战。”是夜,李元吉率兵出城,还有他的一大群妻妾。要用美人计?刘德威还没回过神来,李元吉已经马不停蹄地向南疾驰,直奔长安而去了。刘德威只好领着剩下的老弱残兵缴械投降,并州就此陷落,大唐龙兴之地就这样不战而丢了。

刘武周占领太原后,即命悍将宋金刚乘胜南下,迅速攻克了晋州,又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攻陷了龙门(今山西河津市)。 河东丢了大半,宋金刚只要一步跨过黄河,兵锋就可直指长安了。

新生大唐王朝的危局 李元吉弃守太原刘武周横扫河东-读唐史

丢龙兴之地 无人领责

龙兴之地太原丢失,高祖大怒。太原守将主要有三个人,那谁来为这次惨败承担罪责?

李元吉吗?不行,他毕竟是齐王,堂堂大唐王朝的四皇子,治他的罪就是在扇李渊自己的耳光,也无异于是在承认自己用人不当。

窦诞呢?也不行,他是外戚兼驸马,拿他治罪势必引发许多皇室成员的反抗情绪,而且政治影响也不好,副作用太大。

既然他们都不行,那就只剩下宇文歆了。李渊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幼弱(这一年虚岁十七),缺乏治理政事的经验,所以才派窦诞和宇文歆去辅佐他。没想到晋阳这个强兵数万、食支十年的龙兴之地竟然被他们一朝舍弃!听说是宇文歆出的主意,我准备把他斩了!”

李纲知道皇帝是想抓宇文歆当替罪羊,可这么做必将寒了满朝文武和天下人的心,实在不是高明的做法。于是说:"赖歆令陛下不失爱子,臣以为有功。"接着又说:“齐王年少骄逸,可窦诞不但从未规劝,而且替他遮盖掩饰,导致士民怨愤,今日之败,罪在窦诞。宇文歆屡屡劝谏,齐王概不接受,这些事都有奏疏在案,宇文歆是一个忠臣,岂能杀他?”

李渊很无奈,看来这三个人谁也动不得。那就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第二天的朝会上,李渊亲切地把李纲叫到身边来坐,说:“多亏有你,我才不至于滥用刑罚。元吉自己不学好,不是两个辅臣所能管教的。”随即赦免了宇文歆和窦诞的罪责。

这次事件竟无人需要担责,而且不久后李元吉被任命为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这跟后面裴寂兵败河东差不多,错了还有赏。

读者新语:

李渊任命16岁的儿子为一把手镇守后方太原,就注定了太原的失守,按照未成年保护来说李渊应该是这次失守事件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太原起兵之时李唐人才济济,难道就没合适的人选镇守后方吗?证明李渊还是缺少一点大度的,后面李世民平定河东留李仲文代理并州总管后班师回朝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从武德二年开始,大唐内部外部的因素叠加多次处于危急时刻,李世民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当之无愧地成了李唐王朝的中流砥柱。这也就为之后的“玄武门之变”埋下深远的伏笔。

备注,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