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残杀兄弟逼迫父亲的有为之君

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残杀兄弟逼迫父亲的有为之君

天可汗——李世民(二)

不讲历史只说故事,大家好!我是讲故事的吕秀才。今天我们继续讲述“天可汗——李世民”。上期我们讲到,李世民为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历下了大功,他的知名度和地位也在不断飙升。相比较而言之,另外两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就暗淡了许多。此时他们三兄弟的内心都是不平衡的,大哥李建成贵为太子,但是风头全被二弟给抢走了,甚至到了天下只知有秦王而不知有太子的地步了。这储君当的太憋屈,未来的风险也太大了!李世民其实内心也不平衡,大哥凭什么就能当太子呀?除了年纪比我大以外,他没有任何优势呀!太子难道不应该是凭本事才能当的么?看似局外人的老四李元吉心理也不平衡,为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都给二哥呀?我也是有勇有谋武艺高强的,当然这是他自己的想法。如果把机会给我,我也可以打胜仗,当上天下兵马大元帅。

讲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内心矛盾的根源都是李世民,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联合起来与李世民作斗争的原因。这样的暗流涌动皇帝李渊自然是有明显感受的,但是他也很为难。李建成身为嫡长子,立他为太子是为了国家的稳定,更何况李建成并没有失德的举动,没犯大错误,也没有理由废太子。天下未定,率军出征的事交给李世民自己放心,老四李元吉当初连个太原都受不住的货,还能指望他平定天下么?李世民的风头盖过了李建成,但自己也不能不封赏李世民呀,如果赏罚不明的话,那自己又如何治理国家呀?

怀着无比纠结心情的李渊像很多父亲一样,尽力的在平衡三兄弟,特别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他给了李世民除了太子之位以外的所有他能给的东西,其实这就是在告诉李世民,我不能让你当皇帝。但这种水来土掩式的平衡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三兄弟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当时的朝堂就像是今天的联合国总部,只要太子提出一个想法,那秦王一定反对,然后再冒出一个齐王来反对秦王,满朝文武开始站队,两派互相撕咬,彼此泼脏水,小部分保持中立的人选择静静的看戏。李渊就像联合国秘书长一样,要求大家保持冷静、克制,但即便他自己也清楚,他的话已经没人听了。

有一种说法是,太原起兵之时,李渊曾经答应过李世民将来让他做太子的,但后来李渊言而无信,这才导致了宣武门之变的发生,不过我们客观的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原因就是李渊没有理由对李世民做出这样的承诺。但无论有还是没有,此时一件事情的发生已经证明三兄弟的矛盾是相当严峻了。这里要说明一下,宣武门之变的故事我们引子《资治通鉴》的记载,至于是否客观,大家别问我,晚上关了灯问司马光他老人家去吧!

话说李世民预感到来自太子和齐王的巨大挑战,他率先想到的不是杀了大哥和四弟,而是给自己找一条后路,李世民给自己找的后路就是去洛阳,因为当时洛阳是东都,而且远离都城长安,完全可以自保。于是李世民暗中命人去洛阳打点、结交当地豪强,为自己东进洛阳做准备。但是李世民的做法被李元吉发现了,于是李元吉开始利用这件事来向李渊打小报告,兄弟两个人闹的还挺不愉快。此时大哥李建成出马了,他宴请李世民和李元吉来东宫喝酒,什么名义呢?调解矛盾,缓和兄弟关系。这个宴请的理由是皇帝李渊希望看到的,当然,这个理由也是李世民无法拒绝的。来到东宫的李世民和李元吉在太子李建成的调解下握手言和,兄弟三人又一同回忆了一下童年的美好时光,宴席上气氛融洽,兄弟和好如初。但就当李世民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腹中剧痛,没错,这一切的美好场景都是假的,这是一个阴谋,他中毒了。

李世民开始吐血,然后抽搐,这一幕吓坏了身边的所有人,当然不包括李建成和李元吉。眼看李世民奄奄一息了,李建成才命人报告皇帝同时传宫里最好的御医来给我二弟看病,快!一定要快!真的很快,李渊和太医都赶来了,望着奄奄一息的李世民,李渊明白了一切,但他只对太子说了一句话:“秦王酒量不好,以后别找他喝酒了。”随后就把李世民安置到了西宫。李世民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历经大小战斗无数,所以他拥有非常好的身体素质,这也使得他在中毒吐血之后侥幸活了下来。看来这身体素质好是很重要的!在李世民养病期间,李渊和他有过一次交流,李渊说:“你的功劳父亲都清楚,我本想立你为太子的,但是建成他年纪大,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李家的天下,如果你觉得委屈那就这样,等你病好了,就带着你的人马去洛阳,以后咱们大唐就有两个都城。朕百年以后,你和你大哥一个在洛阳,一个在长安,你们愿意在一起就在一起,不愿意就分家吧。”

其实讲到这,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李渊作为一个父亲的为难之处,这跟我们老百姓两兄弟分家是多么的相似呀!听到父亲这么说,李世民连忙表示不愿意离开父亲,自己不去洛阳,也不争太子之位。但李渊接着说:“你不要推辞了,我知道你也有这样的打算,你就遵循自己的内心吧。”于是李世民决定病好后去洛阳。但是这件事很快被李建成和李元吉知道了,他们立刻紧张了起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呀!于是二人开始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而且他们还派出和李建成有奸情的尹德妃和张婕妤给李渊吹枕头风,李渊思前想后最终取消了决定。

至此之后,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的两个阵营之间开始了互挖墙脚的工程,当然《资治通鉴》中只记载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如何挖李世民墙角的。被挖的人有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程咬金、秦叔宝等等,基本是亲王府拿得出手的人都被挖了,但是,可但是,这些一个也没有跳槽,挖墙脚的工程宣告失败。在挖墙脚的同时,枕头风继续吹,小报告继续打,他们想着万一那句话就说到李渊心里去了,李渊降罪于李世民甚至杀了他的可能也是存在的,但是他们依然没有成功。

苦于找不到机会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等到了一个天赐良机,突厥人来了!为了抵御突厥进攻,那一定要派人统兵御敌呀,派谁呢?这次太子李建成极力举荐齐王李元吉为统帅,李世民没有争过他们,于是李渊命李元吉为统帅,领兵抵抗突厥。那李元吉的兵马从何而来呀?李世民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然是要从李世民的手里拿过来的。不仅如此,李元吉还提出,要带走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等一大批猛将,很明显这是要剪除李世民的兵权。李世民可以反对吗?答案是不可以,因为这些人是大唐王朝的将领,不是你李世民的家奴,更可怕的是皇帝李渊竟然准备同意李元吉的请求。也就是说秦王李世民分分钟就有沦为光杆司令、任人宰割的境地。

在此非常之时双方其实都在谋划着,李建成集团的计划是,等李元吉出征之日,按照礼仪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会去昆明池给他践行,昆明池就是今天西安郊区的一个湖泊,当年是军队集结出征的地方。李建成计划在昆明池直接干掉光杆司令李世民,而且特别向李元吉交代,一旦自己登基了,就封李元吉为皇太弟。计划很周密,也很恶毒,这个计划的制定者就是后来太宗朝大名鼎鼎的魏徵,不过此时魏徵可是太子的首席大谋士。

魏徵的计划很周密,但是东宫的保密工作可不怎么样。和快消息走漏,李世民得知了全部计划。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他们是互挖墙脚的原因。那至此还在犹豫不决的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干掉自己的大哥和四弟了。公元626农历六月初三,李渊突然召见李世民,告诉他在你秦王的封地上空出现了太白星,这可是预示着你要得到天下了,这件事你怎么看?李世民立刻就明白了,这是太子和齐王的阴谋,于是决定反击,他首先向皇帝李渊报告了太子和齐王与后宫嫔妃们的奸情,然后表示太子和齐王多次谋害自己,现在他们正密谋在昆明池杀死我,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他们这样对我,实在是让人寒心呀!我来就是想对父皇说,我不在乎生死,但请父皇记住,我是冤死了,是被他们害死的,他们这么做对得起谁呀?我就算死了也为他们感到耻辱。

看到李世民的表态,李渊说:“明天你们都来上早朝,朕要你们当面对质。”时间来到了公元626农历六月初四的早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率先进入了玄武门,在进门的一瞬间李世民向左右瞥了一眼,这左右是早已埋伏好的八百死士。其实李建成和李元吉前一天已经接到宫里的密报,但他们得到的只是李渊和李世民谈话的只言片语,李元吉打算称病不去,但李建成说我们手里有军队,咱们两个人一起去还怕李世民一个人么?于是两人骑马奔向了玄武门,两人来到临湖殿,望着前面的玄武门就得有些不对劲,守门的官兵怎么都这么陌生呢?预感到有请款的他们立刻调转马头准备逃跑,但此时李世民已经纵马飞奔出了玄武门。李世民在后面招呼着:“大哥、四弟,等等我”。估计这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也觉得好笑,等等你,你以为我俩傻呀!李建成只顾逃命,李元吉却搭弓向李世民射箭,但是李元吉的功夫实在是一般,射了三箭也没射中李世民,李世民也搭弓射箭,但他的目标不是李元吉,而是李建成,逃跑中的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中要害,当场死亡。李元吉见大势已去,立即向城外飞奔逃命。李世民那肯放过他,在后面紧追不舍,很快兄弟二人你死我活的追逐进入到了长安郊外的丛林之中,在他们身后的是尉迟敬德率领的数十起兵。

在长安郊外的丛林中,李元吉中箭落马,但李世民的马也被树枝绊倒,看到李世民落马,李元吉立刻扑了过来,准备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尉迟敬德及时赶到,尉迟恭一声大呵,李元吉撒腿就跑,李元吉跑路的方向很有意思,他不是往外跑,而是往回跑,他天真的认为有此大乱,父皇应该已经知道了,往回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的是他太幼稚了,尉迟敬德没有让他跑多远,李元吉被乱箭射死。至此李世民终于除掉了太子和齐王,那么接下来李世民是如何善后,又是面对他父亲的呢?请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