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王朝政治中心——以鬥象彰顯權力中心

(原作者Mr.ANGKOR 圖本號作者)鬥象臺,國王的閱兵臺,更是吳哥的政治中心,鄰巴揚寺約走路三到五分鐘的路程。這邊的象形雕飾,是吳哥少有立雕同時結合浮雕的作品,極具特殊性。鬥象臺附近有很多值得看的古蹟,像是巴芳寺、空中宮殿與癲王臺等。

吳哥王朝政治中心——以鬥象彰顯權力中心

吳哥的鬥象臺建於十二世紀末。平臺的長度約 330 公尺,在南部進入鬥象臺的階梯入口處有大象鼻子雕飾的柱子,象鼻卷著水面上的蓮花。平臺的牆壁則雕上一些打獵場面與大象等圖飾,栩栩如生。

吳哥王朝政治中心——以鬥象彰顯權力中心

旅客參觀完巴揚寺後,繼續往北走三、五分鐘,就會到鬥象臺。這裡曾是吳哥城的政治中心,所以緊鄰附近有很多值得看的古蹟,像是巴芳寺、空中宮殿與癲王臺等。

吳哥王朝政治中心——以鬥象彰顯權力中心

國王的閱兵臺,更是政治中心

據學者考據,鬥象臺為古代的閱兵臺,吳哥國王,站在鬥象臺上作檢閱,舉行各種公共儀式,馬隊、車隊、軍隊在廣場上走過。鬥象臺的後方就是皇宮,所以鬥象臺也扮演著大臣要覲見國王的朝覲處。由結合立雕與浮雕、氣勢非凡的鬥象雕刻看來,證明了這裡的重要性。

在過去,鬥象臺石頭底座的上方為木作建築,真臘風土中有記載 “其蒞事處有金窗,欞左右方柱,上有鏡約有四五十面,列放於窗之旁。其下為象形。聞內中多有奇處,防禁甚嚴,不可得而見也。”可以推測在當時鬥象臺上方建築是非常的金碧輝煌。建築的柱子、金箔包覆的窗邊有著許多的鏡子。而建築內部由於防備甚嚴,周達觀無法進入觀看。

國外學者根據真臘風土記的描述,模擬復原出當時鬥象臺可能的景象。

比對模擬復原圖,現在鬥象臺上方的木作結構早已腐朽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