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主演的电影《宝贝儿》为何变成了电影院中的“弃婴”?

近期上映的电影《宝贝儿》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片子。它讲述了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女孩儿江萌,因为自己是弃婴出身,所以想竭力去拯救另一个弃婴的故事。江萌因自己的不幸遭遇倔强要强,在拯救和自己同病相怜的孩子上极其执着,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一根筋”。

杨幂主演的电影《宝贝儿》为何变成了电影院中的“弃婴”?


关注边缘人群,聚焦底层社会,是《宝贝儿》的核心,临终关怀医院,社会福利机构、政府执法部门。电影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一不是试图增强影片的现实感。杨幂在电影里也放下偶像包袱,造型上甚至不惜通过扮丑来进行角色塑造。

杨幂主演的电影《宝贝儿》为何变成了电影院中的“弃婴”?


从制作阵容上看《宝贝儿》来头也不小,侯孝贤监制,张叔平、廖本松剪辑,吴青峰作主题曲,杨幂、郭京飞、李鸿其等人担纲主演。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要努力排出精品的架势。阵容豪华、主题独特、演员也算转型卖力,但是《宝贝儿》既没有收获票房也没有拿下口碑,豆瓣评分5.6猫眼评分甚至才5.4。

杨幂主演的电影《宝贝儿》为何变成了电影院中的“弃婴”?


一部电影的失利首先是故事本身的失利,一个人物的行为动机缺乏说服力首先就是不成功的。命运的相似是女主角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但是用这个来解释一切实在过于牵强。由于故事缺乏必要的铺垫,结果情节就根本经不起推敲,当一部电影缺乏合理的情节推动力就要依靠演员来为影片增色,但是杨幂显然没有承担起“演技担当”的角色。在郭京飞和李鸿其演技的衬托下承受了影迷们的大部分吐槽和攻击。

杨幂主演的电影《宝贝儿》为何变成了电影院中的“弃婴”?


演员扮丑来寻求突破在以往电影中也屡见不鲜,《找到你》中的马伊俐,《动物世界》的李易峰,都是在造型扮相上跟自己之前的作品形成了巨大反差,最后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得到了观众的口碑认可。

杨幂主演的电影《宝贝儿》为何变成了电影院中的“弃婴”?


可以说扮丑是很多演员获得观众肯定和口碑翻身的一大法宝,可惜杨幂的扮丑并没有获得票房上的成功。两千多万的票房收入和这部电影的阵容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打着现实主义的噱头却无法提供真正触及心灵的内容,靠流量明星带来的眼球效应,吸引了大批观众,等他们走进电影院才发现宣传里的“冯京”变成了“马凉”,影片会获得怎样的评价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货不对版的尴尬,使得这部电影注定无法成为观众心中的“宝贝儿”,沦为电影院的排片“弃婴”当然也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