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我們在看小說或者欣賞戲劇時,經常會看到某位失意落魄的士子,發奮圖強,一朝得志,“連中三元”,從而飛黃騰達、平步青雲。什麼叫做“連中三元”?“連中三元”究竟有多難?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連中三元”?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歷經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科舉制度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規定不盡相同。以明、清兩代為例:讀書人須先參加當地的“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參加者無論年齡大小都被稱作“童生”,考試合格錄取“入學”後稱作“生員”,又叫“庫生”,俗稱“秀市”,統稱“秀才”。秀才分為三個等級,成績最好的稱“懍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相當於現在的享受政府津貼;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不過與“懍生”一樣,是有一定名額的;第三等級稱“附生”,意思是新入學的附學生員。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取得秀才資格的人,才能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個等級。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地點在當地的省城。鄉試又稱“大比”。考中者稱為“舉人”,鄉試成績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為“亞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舉行,地點在京城的禮部。考中者稱為“貢士”,會試成績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由唐高宗創制,在會試之後舉行,時間一般為四月下旬(舊曆)。明清時考試地點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殿試又稱“御試”、“廷試”、“廷對”。殿試是科舉考試中的最高等級,目的是對會試合格者進行區別等第。殿試成績第一名稱為“狀元”。。殿試由皇帝或皇帝欽定的代理人主持,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考試成績分“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上述提到的“解元”、“會元”和“狀元”,即所謂的“三元”。

據有史可查的資料,自科舉制度創立至其消亡,連中三元的僅有13人。他們分別是:

唐朝的張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若叟、馮京;金代的孟宗獻;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輅;清朝的錢檠、陳繼昌。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專注文化課題,探究傳統文化,斧正更多拙作,歡迎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中究竟有多少人“連中三元”?

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