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甩掉四宗罪的帽子,科大讯飞想找网民要支持,BAT会同意么?

与滴滴裁员竞相寻求被裁不一样,传说中被科大讯飞裁员的员工很有情绪。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很有情绪,“市场不相信眼泪!”可能既是对员工的告诫,也是对科大讯飞发展的警醒。在AI光环之下,科大讯飞靠智能语音技术冲进了资本圈,但这三年来,科大讯飞步步走低,自身更是陷入了一轮又一轮的风波之中。未来,科大讯飞还想飞起来,他的对手会同意,普通用户会买单?

想甩掉四宗罪的帽子,科大讯飞想找网民要支持,BAT会同意么?

欲甩掉四宗罪的帽子,C端蛋糕能否吃上?

一路走来,科大讯飞的头上有三顶帽子,似乎还要戴上第四顶,分别是同声翻译造假,借科研名义发展房地产,公司业绩严重依赖政府补助,现在可能还有“暴力裁员”之嫌。这一切,构成了科大讯飞的“四宗罪”。

每一顶帽子都很严重,分别讲述了科大讯飞没有科技实力,靠房地产圈钱、骗政府补贴,没有人情味四大故事。仔细看来,其实挺佩服科大讯飞的,一般企业在这种连番的打击之下只会一蹶不振,现在充其量也就是股价掉了一半,科大讯飞还依旧在智能语音领域拼杀。唯一不同的是,科大讯飞在改变航道,欲加速从B端到C端转型。

想甩掉四宗罪的帽子,科大讯飞想找网民要支持,BAT会同意么?

那么,这种转型会成功么?

前几年,

科大讯飞的年报将营收分为三大部分:语音支撑软件,

语音行业应用产品/系统,

信息工程与运维服务。

2017年,科大讯飞的年报发生了一些改变,公司的主要经营分四大板块: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智慧城市、教育和政法。消费类业务已经从业务构架中被凸显出来,并且多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2018年前三季度,科大讯飞C端市场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1/3,而2017全年,其C端市场占营收比例约为1/4。在贡献C端市场的营收中,讯飞翻译机表现抢眼,可能是支撑其主要营收的关键业务之一。

想甩掉四宗罪的帽子,科大讯飞想找网民要支持,BAT会同意么?

但是,翻译机的单枪匹马就能让科大讯飞在消费C端驰骋么,别忘记了,BAT在智能语音领域并没有落后科大讯飞太多,甚至说某些方向还有所超越。那么,问题就来了!

欲逃出BAT的包围,又该从哪里发力?

如果没有记错,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经在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一次谈话中评价科大讯飞:你们自然语音技术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不会用,百度必须自己做。

李彦宏说很直接,马云和马化腾虽然没说,却同样是这样做了。

实际上,得益于近几年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各方对AI的支持。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领域的优势正在被拉平。有专家称,世界范围内,国内外各家的引擎识别率都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差不多达到了当前语音识别技术的极限,彼此之间差距不是那么明显。

想甩掉四宗罪的帽子,科大讯飞想找网民要支持,BAT会同意么?

而对于BAT来说,在大数据的支持下,BAT的人工智能发展可谓过于快捷。

早在2013年1月,百度就成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后来又陆陆续续建成了五大实验室,2018年6月,百度语音开发平台和百度AI平台合并,全面免费向开发者开放。

想甩掉四宗罪的帽子,科大讯飞想找网民要支持,BAT会同意么?

阿里巴巴在2017年推出了“NASA计划”和建立了承载这一计划的组织:达摩院。

腾讯成立了AI Lab、优图实验室和微信AI实验室三大机构。

最让科大讯飞担心的是,BAT们并没有把语音识别当成单独的一项主营业务,而是作为全面业务的一个底层支持,这种支持没有收入的压力,却能带来广义的营收。

想甩掉四宗罪的帽子,科大讯飞想找网民要支持,BAT会同意么?

在这种情况下,留给科大讯飞的赛道又在哪里?投身竞争更为激烈的C端,思维转变了么,战法改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