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工智能基礎產品的發展現狀

人工智能產品豐富多樣,從產品層來定義分為基礎產品和複合產品。其中基礎產品又包括了基礎語言處理產品、知識圖譜產品、計算機視覺產品、人機交互產品四類,是人工智能底層的技術產品,也是人工智能終端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的基礎。

自然語言處理產品呈現實用化發展趨勢

自然語言處理(NLP)是指機器理解並解釋人類寫作、說話方式的能力,是人工智能和語言學的一部分,它致力於使用計算機理解或產生人類語言中的詞語或句子。

自然語言處理主要涉及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機器翻譯,自然語言類產品呈現實用化的發展趨勢,但是產品成熟度上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目前市場較為成熟的產品主要有智能音響、智能家居、智能手錶等,還有一款產品“智能語音電話機器人”其核心技術也是運用了自然語言處理。

2018人工智能基礎產品的發展現狀

自然語言處理

知識圖譜從實際問題出發呈現多維度應用

目前,大多數知識圖譜都是採用自底向上的方式進行構建,包括知識獲取、知識融合和知識加工三個階段。

當前, 知識圖譜的應用可以歸納為語義搜索、知識問答以及基於知識的大數據分析與決策這三個方面。

目前,國內外形式多樣的問答平臺都引入了知識圖譜,例如蘋果的智能語音助手Siri能夠為 用戶提供回答、介紹以及搜索服務;亞馬遜收購的自然語言助手Evi,採用True Knowledge引擎進行開發,也可提供類似Siri 的服務。

國內的同花順小花機器人、百度小度機器人、小米智能音響、阿里巴巴天貓精靈等都引入知識圖譜技術,開始提供交互式問答服務。

2018人工智能基礎產品的發展現狀

知識圖譜

技術產業協同發展推動計算機視覺實現商業價值

計算機視覺指通過電子化的方式來感知和認知影像,以達到甚至 超越人類視覺智能的效果,是人工智能領域最受關注的方向之一。產品已經廣泛應用於安防、金融、零售等產業,助力相關產業向智能化方向升級。

計算機視覺產品已在安防、金融、互聯網、零售、醫療、移動及 娛樂等產業逐步輸出商業價值。在金融、移動、安防等產業,人臉識別是當前商業成熟度較高的計算機視覺產品,廣泛應用於賬號身份認證、手機刷臉解鎖、人流自動統計和特定人物甄別等諸多場景。在互聯網、零售、移動產業,圖像搜索產品可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視覺搜索能力。

2018人工智能基礎產品的發展現狀

計算機視覺

人機交互產品已在多個領域實現落地

人機交互主要是研究人和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按照交互方式 分為語音交互、情感交互、體感交互、腦機交互。目前,人機交互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依賴不同的人機交互技術,不少產品已經問世並覆蓋多個領域。

語音助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已相對完善。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17年,GoogleAssistant在智能手機語音助手市場中佔主導,為46%,蘋果Siri排名第二,佔40.1%,百度DuerOS和三星Bixby分別佔13%。2019 年全球超過一半的智能手機將擁有語音助手,甚至到2023 年,這一份額將增長至90%。

國內市場上還有一款產品“智能電話機器人”,也應該屬於人機交互產品,和語音助手的不同之處在於,智能電話機器人是營銷型銷售工具,幫助銷售員撥打電話並篩選意向客戶。

2018人工智能基礎產品的發展現狀

人機交互

未來,人工智能產品將在不斷的迭代中實現較大突破,在生產生活中得到更廣泛應用。

雖然近幾年內,科幻電影中那種具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能不會出現,但通過機器學習算法簡化軟件的複雜性、增強機器的“智能”方面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