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风云:反攻北平?占云南四县却逃回金三角——孟萨时代(2)

李弥的到来,意味着这支游击队残军有希望转正了,相对于李国辉,李弥不仅仅是军人,也深谙为政之道,所以他要开始表演了!

大李代小李 残军转正

1950年8月中,密会李国辉、谭忠之后的李弥有了底气,对于李弥来讲,桃子摘到了。

李弥在逃离大陆之前国民党政府给他的官职是云南省主席,替代起义的卢汉。作为云南盈江人,在云南官兵中素有威望,黄埔四期背景,又是李国辉的老上司,确实是摘桃子的不二人选。

边境风云:反攻北平?占云南四县却逃回金三角——孟萨时代(2)

本来已经成了光杆司令的李弥突然又有了一支军队

1951年2月,李弥正式以长官的身份巡视了孟萨,并在次年3月,在孟萨正式改编了李国辉的“复兴部队”,更名为“云南反共救国军”,直属“台湾国防部”,成立总指挥部,李弥任总指挥。709团改编为第193师,李国辉任师长,278团改编为第93师,任命原26军军长彭佐熙在香港经商的侄子彭程为师长,任命在曼谷经商的原93师师长吕国铨为第26军军长、叶植南为副军长。

看李弥的任命名单,这次摘桃子摘得很彻底,新成立的军队中,李国辉是老下属且是台柱,升任,其他的几乎都是自己带来的嫡系。最为憋屈的恐怕是谭忠,作为残军第二把手,被任命了个杂牌司令,手下百来号老弱残兵,心灰意冷之际,谭忠第二年选择回到了台湾,开了个小馆子养老。小李将军部从从此退出了残军权力中心。

改编之后的李弥开始收拢旧部,广纳溃退残兵残将,一时间大有四方来投的意味。而其中来投的一个人也带来了他落在昆明的妻子龙慧娱,他就是原第八军副军长柳元麟。卢汉起义前夕,李弥被卢汉软禁在昆明,为了脱身,柳元麟和龙慧娱留在了昆明做人质,结果前脚刚走,卢汉就起义了,李弥也因此被同僚嘲笑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弥这一来,带来了台湾的拨款和军需,有了正式的番号和编制,这一支残军便正式转正了,依靠着这些从泰国和空军转运的物资,残军扩展到了6000人左右。

李弥还带来了美国人的二百五十驮武器装备和陆续的军需空投,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美国联合军节节败退,美国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牵扯新中国的机会,于是这只残军理所当然得到了美国的军援。条件很简单,反攻云南,牵制解放军。

残军袭占云南四县 李弥成红人

1951年3月,整军完成的李弥,开始履行上峰指令,兑现对美国人的承诺了。

李弥的作战计划大致上是这样,兵分两路南北梯队进攻云南,北梯队由李国辉部为主攻部队,也是此次计划的主攻部队;南部梯队由吕国铭带队,佯攻景洪一线,吸引解放军注意力,牵制解放军主力,让北梯队攻占耿马、沧源,在解放军来不及增援之前,迅速东进拿下昆明,再南下与南梯队对解放军主力形成合围之势,击败解放军主力,夺回云南,甚至还提出了拿下云南之后北上北平的大计。

李弥这个自比蔡锷的计划,事实上大家都不太会相信,靠这支六千多人的孤军能拿下云南,李弥自己也不会相信他能办到,然而,钱也拿了,军队也改编了,总得打出点声响来。

3月下旬,北梯队的李国辉出发了,李弥也跟随北梯队向北进发。一周后,吕国铭的南梯队也开拔。李弥此次的“北伐”兵力大概3000人左右。

边境风云:反攻北平?占云南四县却逃回金三角——孟萨时代(2)

残军哨所

北梯队行军四天后,到达了靠近中国边境线的帮桑,离进入云南境内还有三天的路程,边境那边便是沧源县的雍和乡。按照原计划,李弥命令部队在此休整等待南梯队的消息。这一等就等到了四月份,等来的却不是好消息,南梯队在南线被解放军打得丢盔弃甲,而且李弥接到的消息是,南梯队总指挥吕国铭根本没有进入云南境内,而是在缅甸境内和一名华商谈生意去了,吕国铭本来撤退到缅甸后打算经商为生,是李弥把他重新召回部队,不过从这次表现看他是经商的志向不减。

南梯队确实起到了牵制解放军注意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南梯队被击溃,北梯队的隐秘行动恐怕也办不到了,所以4月底,李弥下令北梯队发动进攻,李国辉也没有让李弥失望,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攻入了沧源县城。

边境风云:反攻北平?占云南四县却逃回金三角——孟萨时代(2)

现临沧市沧源县

在中共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网站上对这一段是这么描述的:1951 年5 月开始,来势汹汹的敌人大举进犯。北梯队李国辉部约1400 多敌人进占沧源勐董、上允、岩帅;左路罗绍文部1000 余人进至南伞、彭木山一线;中路李文焕、李四部以800 余人进占孟定;右路罕裕卿、张国柱部800 余人进至耿马南掌、洛阳一带;另有彭季谦、李希哲部进犯双江。同时裹挟耿马土司罕裕卿、云县匪首张国柱和沧源佤族首领田兴武、田兴文等地方武装2000 余人助战,气焰嚣张。

攻占沧源县城的李弥部队,一时间成为了英雄部队,加上各种随军记者的报道,毕竟败退大陆之后,第一次有国军打回了云南。

李国辉在攻占沧源后,却没那么乐观,本来他想抓几个解放军的俘虏,可是与解放军激战四小时之后,解放军无声无息地撤退了,别说活的解放军,连死的都没有见到,这让李国辉再次意识到,缅军和解放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差不多同时,朝鲜战场上的解放军精锐已经开始和多国部队激战,打得联军节节败退。

解放军铁壁合围 残军再退缅甸

残军在沧源开始了扩编,一路上收编了不少土匪和散落的原国军士兵,部队规模有所扩大。

开始进攻耿马,解放军守耿马的一个营未经与残军大战即奉命退出耿马,残军又占耿马县城,紧接着又攻占沧源东北80公里的双江县城和双江南面的澜沧县城莫乃。守卫这些县城的解放军小部队都奉命退出,残军没有遇到大的抵抗。除了沧源县以外,其他几座县城都是由收编的土匪武装占领的,李国辉的残军一九三师的主力部队并没有直接前往。对澜沧县城更是象征性的进去了一下就退了回来。

在这期间,李弥修整了一座临沧境内的军用机场,一架没有显著标志的美制运输机,一批批军用物资通过这个机场空投下来,这些物资大部分并没有用来用于前线,而是被李弥慢慢运回了国境线缅甸一侧。

边境风云:反攻北平?占云南四县却逃回金三角——孟萨时代(2)

驼峰航线上的c53运输机

这里还发生了一个搞笑的事情。美国飞机空投的物资中有一批由台湾印制的崭新的“人民币”。这些假币仿真度极高,只是其中图案上有一根桅杆与真正的人民币稍稍偏离了半毫米。乍看很难分辨,但只要用一张真正的人民币重叠起来一比就会真相大白,据说这是大陆特工在其中做了手脚。残军后勤部长陆云光却不知到,他带了一批假币跑到昆明去购买残军最需要的物品,没想到刚一出手就被抓住了,这批假币也变成废纸了。

李弥在攻占四座县城之后便将指挥部撤到了缅甸境内,而李国辉部主力也在沧源县内未进一步。

6月26日,解放军云南军区两个师共二万余人在保山集结完成,兵分三路以泰山压顶之势向残军所占领的四个县迅猛反击。一路经昌宁、风庆、云县很快越过临沧到达双江附近,第二路直插耿马,第三路自潞西秘密出发,沿边界直取沧源,目的是截断残军退路,来一个包圆一次解决问题。

残军北梯队主力只有一千多人,包括收编的土匪武装共两千多,解放军可不是缅军,李国辉命令各部迅速撤退,不敢与解放军作正面对抗。7月5日,解放军三路大军汇合沧源,交火之后,残军败退境外。

7月10日,朝鲜战场停战,中美开始了停战谈判。而这也刚好成为了李弥败退的合理理由。

边境风云:反攻北平?占云南四县却逃回金三角——孟萨时代(2)

朝鲜战争停战后志愿军战士与联军军人

在这支残军的历史上,这一次是对云南边境造成的最大规模的侵扰,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规模的袭扰了。美国人确实也利用残军达到了他们的战略目的,当时解放军为了应对云南可能出现的袭扰,只抽调了云南的一个军入朝作战,而留下了两个军防备边境。

这一战解放军事实上是有遗憾的,首先是没有实现包圆的意图;其次,没有对这支残军的打法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在之后的勘界作战中是吃了不少亏的。

此一战后,李弥倒是风生水起,去的时候也就是3000多人,逃回来反倒比去的时候人更多了,路上裹挟的土司武装、地主恶霸跟着跑回来不少,打了败仗,队伍却扩大了。

李弥封了一位“双枪女侠”为“独立第34支队司令”,她就是果敢无人不知的“杨二小姐”——杨金秀,杨二小姐在请残军在果敢开办的军训班里有一个他后来的自卫队队长罗星汉,还有一个学员叫彭家声,还有一个叫刘国玺。而这个时候一名叫坤沙的少年,为了躲避部族仇杀,也开始混迹到这支残军中。

边境风云:反攻北平?占云南四县却逃回金三角——孟萨时代(2)

“果敢女皇帝”杨二小姐

李弥还从云南带回了一个地主武装头子——李文焕。

李弥败了,缅甸慌了,因为李弥开始在缅甸圈地盘了,于是便引出了“残军大战多国部队,血战萨尔温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