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解釋型綜合分析題作答思路梳理

很多考生對申論綜合分析題存在諸多疑惑,並且,鑑於近年來公考申論中出現的綜合分析題越來越抽象複雜,內涵越來越豐富,也進一步加大了考生們備考綜合分析題目的難度。在這裡,中公教育專家就對常考的一類綜合分析題目——解釋分析的做題思路和方法給大家進行小小的梳理和透析。

綜合分析一般常考題型為解釋分析、評論分析、啟示分析等,偶有一些考試中會出現比較分析、本質分析等,但歸根結底其本質未變,都是注重分析注重邏輯思維呈現的一類題目。其中的解釋分析尤為重要,也屬於難度較高的一類。而其難點隨著近幾年題型的創新變化也呈現為以下幾點:第一,題型判斷難;第二,句意理解難;第三,邏輯梳理難;第四,總結對策難。那解開四大難題的靈丹妙藥在哪裡?

第一、題型判定。很多同學在複習中會將多個題目進行比較,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在題乾的問法上就會出現諸多類似之處。更有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有些解釋分析題目的問法和評論分析相似,甚至難以區分,這時做題就陷入了糾結,到底該不該表觀點進行判斷呢?其實,我們常規的問法一般為“請談談你對......(一句話/一個詞)的理解/認識/進行解釋/分析”,那麼這種問法出現,即為解釋分析,答題時解釋句意,點明本質即可。但是如果需要我們解釋的句子本身即表示一個觀點,並且題幹下面的要求部分還有“觀點明確”的要求,那麼我們需要在解釋完句子之後做出相應的判斷,表達觀點。

第二、句意理解。在我們解釋題幹所給的句子含義時,整句話帶回材料解釋往往難度較大,不便於我們理解,此時我們可以將題幹所給出的句子進行拆分,畫出關鍵詞、找到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係,再到材料中分別尋找到跟關鍵詞有關的解釋描述,帶回原有邏輯關係中,解釋就出來了。例如:2016年副省第二題,讓我們指出“中國的教育技術層面走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將句子中關鍵詞找到,為“技術層面太快”“靈魂跟不上”,邏輯關係為因果關係,因為技術層面走太快,所以靈魂跟不上,接下來在材料中尋找到關於“技術層面走太快”是說“教育在技術層面不斷地改,改得太過”,而“靈魂跟不上”的解釋是“缺乏靈魂的東西、缺乏內在的東西”,所以帶回原來的邏輯關係,解釋為“中國的教育在技術層面不停地改,改得太過,以致缺乏靈魂、缺乏內在的東西。”

第三、邏輯把握。在解釋分析題目作答中,整體的總分總邏輯結構一定不能亂,中間的分析環節的分析邏輯也一定不要出現混亂。整體邏輯的把握,除了解釋、對策這些之外東西,其他全部放在中間;中間部分的邏輯把握,一定是將幾個要素分開寫的,如果在分析過程中找到了相應的影響、原因或者重要性、特點等,那麼我們在寫原因時就要把原因寫完再去寫影響,不要來回穿插寫。

第四、對策確定。最後一步的總結,一般會呈現對策。但是偶有一些題目沒有呈現對策。此時同學們就會有疑問:那到底寫不寫對策呢?寫的話寫多少呢?其實,我們在做最後的總結時,一般情況是要寫對策的,尤其是當材料呈現出明顯的對策時,那麼需要抄下來;如果材料中沒有呈現對策,但是卻呈現了許多嚴重問題,那麼需要我們根據問題反推對策寫在最後的總結部分,但是注意此時所寫的對策宏觀反推即可,無需十分詳細;如果分析過程中沒有找到問題,材料也沒有提出對策,那麼我們可以不必寫對策,作出結論即可。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專家對綜合分析解釋分析類題目的梳理。雖然這種題型是我們考試複習的重點,但卻只是冰山一角,繁重的複習工作需要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就投入其中,抓緊分分秒秒為自己的考試積攢實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各位同學,就讓我們從做好手中的每一個小題目開始吧!

關注中公教育微信wwwoffcn,政策問題實時答,考試信息不漏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