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在全民健身器械區或公園裡,鍛鍊得最風生水起的多是老年人。各種器材、各種姿勢、各種軌跡……相信大家多少都見識過老年人健身狂野的一面。雖然健身益壽延年,但練得太野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那些在老年人中流行的鍛鍊方法

懸吊大法

把頭部固定後身體彷彿重獲了自由,或隨風輕舞,或霸氣行進,或前後左右擺得歡脫……這種鍛鍊方法的靈感可能來自頸椎病治療中的頭頸牽引。

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對於頸椎病患者,頭頸牽引確實可以減輕症狀。但這種治療方式強調小重量及緩慢的原則,一般牽引重量為患者體重的1/14至1/12,並且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牽引角度,而不是垂直拉越用力越好。對於已經患頸椎病的人,更是不建議進行使頸椎過度活動的高強度運動。上面的“懸吊大法”可能造成頸椎、脊髓、神經及血管的嚴重損傷。

軟骨功

無論是樹、健身器械還是電線杆,有些大爺大媽一言不合就把腳放上去拉伸,甚至公交車上都能拉著吊環拉伸肩膀。

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雖然柔韌性隨年齡增長明顯降低,老年人應常規進行牽拉以避免關節損傷,但牽拉使柔韌性保持在適當範圍就好,不應使被牽拉部位有明顯疼痛。

牽拉的適宜強度是肌肉有輕微不適感,動作宜緩慢。過度牽拉可能造成肌肉、韌帶及神經的即時損傷,甚至曾有人因過度牽拉手臂導致神經受損,造成上肢癱瘓。長期過度牽拉會使關節活動範圍過大,如果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再不足的話,反而可能導致損傷。

雞鳴而起,風雨無阻

這種強悍的意志力很值得尊敬,但其中潛藏著一些風險。

首先是早晨剛起床時交感神經興奮,較其他時間更易出現心血管意外,糖尿病患者晨起空腹運動時發生低血糖的風險也更高。

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其次是寒冷的影響,血壓會隨溫度降低而升高,在氣溫很低的時候外出鍛鍊更容易誘發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並且寒冷還可能誘發支氣管哮喘。

最後是空氣質量方面,霧霾天不嚴重時,可以外出鍛鍊,但時間不宜過長,如果空氣汙染指數爆表了,那最好就不要出門了。

飛昇速降

清晨公園爬山的多是老年人,其中很多人的速度讓年輕人都望塵莫及,不僅上山輕快,下山還一路飛奔。

老年人健身的常見誤區,快告訴爸媽可別這樣了

適量運動對關節有保護作用,經常鍛鍊的人患關節炎的風險要低於久坐不動的人。已經患骨關節炎的老年人,應進行相關訓練以改善關節功能並減輕疼痛。但過量的運動反而會損傷關節,因此已經出現骨關節炎的人要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及爬山。

暴走一族

很多老年人對於鍛鍊的概念還單純停留在步行上,認為走夠一定步數就可以達到鍛鍊的效果。雖然步行是很好的鍛鍊方式之一,但心肺耐力僅僅是鍛鍊內容的一小部分。老年人需要鍛鍊的方面還包括平衡能力、肌肉力量、柔韌性及關節靈活性。任何單一運動都無法很好地同時提高以上各方面能力,綜合訓練才能實現改善生活質量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