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京樓市的供給驅動、需求驅動和政策驅動

如何看待未來房價走向

環京樓市的供給驅動、需求驅動和政策驅動

10月29日新華社發文“如何看待未來房價走向”中寫到:

“樓市前期調控較多采用應急性行政措施,短期對抑制房價、降低風險起到了作用,而從長期來看則需從以行政措施為主向綜合施策轉變,形成包括金融、土地、財稅、住房保障、市場管理等一攬子政策工具,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可以預見,只要在實踐中堅決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調控定力不變,加快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房價便失去了非理性上漲的根基。投機買房者、土地財政的依戀者乃至全社會都需認清大勢,丟掉調控會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放鬆的幻想,摒棄房價“復燃”的幻想,及時調整心態迴歸理性,沉下心來做一些有利於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的實事。”

這也正是老羅一直期望看到的,老羅堅持認為“房產市場只有在合理、密集的調控政策下才能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當前環京樓市的動力從何而來

1、供給

在老羅這兩天的走訪中發現,在政策限售的情況下,燕郊、大廠潮白區域、香河北部新城區域新房供給量極少。

2、需求

隨著北京市政府東遷,隨之而來的部分投資客、剛需已經開始佈局大廠潮白和香河北部區域,近來售樓處訪客量增量明顯,其中大廠潮白區域某樓盤每平米逆勢上漲約1000元。

3、政策

環京樓市永遠繞不開“京津冀一體化”和“首都副中心”兩個概念,其中地鐵軌道交通已經有相關圖紙在流傳(無法確定真偽),公交車方面武清對接香河、通州,京津冀公交已經實現無縫拼接。通州副中心15日開始遷移部分部門,預計全部遷移完城將直接帶來20萬人口湧入通州,間接帶動不計其數。

總之,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讓消息多飛一會。

環京樓市的供給驅動、需求驅動和政策驅動

環京樓市的供給驅動、需求驅動和政策驅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