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的四大效应

一、自己人效应。把我们跟学生交流时的“你们怎么这样……”改成“我们”不要把师生放在对立面上,如果实在需特指学生,尽量改成“大家”,这样更为委婉。

师道尊严和师生平等并不矛盾,其实很简单人与人相处,尊重是相互的。师生更是如此。有了尊重,为了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交流,和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动作,比如拍肩膀、摸头发等,可以很好地促进师生感情。而且作为教师要感学生兴趣之兴趣,老师要葆有一颗好奇之心,这样不仅仅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更可以让老师战胜职业倦怠!

师生沟通的四大效应

二、角色置换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成为角色互换。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要学会在课堂和课下,把换位思考的这种角色置换效应传递给学生,并亲身实践,让学生耳濡目染,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宽容。比如:换了是我我也可能会像你那样做;如果你是老师,你的想法是什么?你会怎么做?

师生沟通的四大效应

三、调味品效应。面对事情,不直奔主题,顾左右而言他之效应。

在谈某件事之前,不要开门见山,而最好先东拉西扯,特别可以说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打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这样后边的教育工作就会更容易。

师生沟通的四大效应

四、第三人效应。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

使用第三人效应要注意学生和第三人的关系,而且不要反复使用此效应,更不能无中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