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沉浮錄:錯過併購機會 股東分歧不斷


ofo沉浮錄:錯過併購機會 股東分歧不斷


做生意難免有好有壞,科技行業也不例外,甚至也會出現糟糕透頂的公司。ofo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在2017年末的增長巔峰,這家共享單車創業公司通過卡車在中國各地投放全新的小黃車,方便用戶使用。每一輛單車大約花費ofo近100美元。這些單車的設計壽命是兩年,但實際上,很多都只能堅持一兩個月,要麼損壞,要麼丟失。因此,ofo前管理者估計,流通中的單車大約只有一半可以使用。

ofo的營收有多少?用戶最低只需要支付0.15美元即可享受不限次數的月卡。這也就難怪該公司很快燒光了2016年和2017年獲得的15億美元融資,其投資者包括很多大牌機構,例如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旗下的DST Global、滴滴出行、阿里巴巴和Coatue Management。ofo現在欠自行車生產商的貨款多達幾億元。該公司的員工也從3600人縮減到目前的幾百人。曾經高達30億美元的估值如今也已經大幅縮水。

ofo的大起大落給創業者和投資人敲響了警鐘,不光是在中國,還包括硅谷——那裡如今興起的電動滑板車熱潮具備中國共享單車狂潮的所有特徵。

短短兩年內完成5輪融資後,ofo創始人戴威開始認真嘗試扭虧為盈——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都萌生了同樣的想法。

投資人希望ofo不惜一切代價搶奪市場份額,因為他們認為這家創業公司最終會跟其主要競爭對手、騰訊支持的摩拜單車合併,或者被更大的公司收購。同樣的戲碼已經多次在中國科技行業上演。但在ofo的案例中,戴威這個不到30歲的理想主義創業者,卻與他的投資人發生了種種矛盾。不僅導致交易無法達成,還令ofo陷入生存困境。

很難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一些投資人認為,由於揹負了沉重的債務,加上業務幾乎停滯,出售ofo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

大學創業

ofo的故事始於2014年,戴威當時還是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的一名研究生。他當時跟朋友們開始探索各種商業模式。經過了觀光自行車、二手自行車交易網站等失敗的項目後,該團隊於2015年在大學校園裡推出了一項自行車租賃服務,結果大受歡迎。很快,戴威就把這項業務擴張到大學校園之外。

“短途出行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所以ofo的潛在需求巨大。”真格基金風險投資人Arthur Zhang說,該公司在2016年的A輪融資中投資了ofo。

2016年10月,ofo在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領投的一輪融資中獲得1.3億美元投資,滴滴也因此成為ofo最大的外部股東。DST和Coatue也都參與了那一輪投資。共享單車是中國增速最快的創業領域,投資者已經開始在這一領域爭搶地盤,以免錯過下一個滴滴或下一個Uber。

到2017年上半年,ofo已經花費5億美元購買了500萬輛單車。每一輛ofo單車的成本接近100美元,大約是摩拜的一半。儘管ofo的單車比摩拜更容易損壞,但卻可以憑藉較低的生產成本用同樣的預算提供更多單車。與此同時,ofo也將此視作一項優勢。

戴威在2017年5月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ofo即將在2018年盈利。他的邏輯是,每一輛ofo單車在兩年的生命週期內所提供的服務足以覆蓋初始成本。為了讓每一輛單車的服務次數最大化,ofo會衡量每個地點的需求,然後把閒置的單車送到潛在用戶更多的地方。

大舉購車

但一位ofo的前管理者卻透露,他們的實際做法恰恰相反。

投資者也願意為此買單。2017年3月,ofo從滴滴、DST和其他投資者那裡融資4.5億美元。短短4個月後,他們又從阿里巴巴等投資者那裡獲得7億美元投資。

身為中國估值最高的科技創業公司之一,滴滴希望其提供的服務不僅限於汽車領域。為了給予ofo更多的直接支持,滴滴還向ofo派駐了一些管理者。這些管理者在ofo與摩拜的競爭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幫助其設計了打折策略來吸引用戶。滴滴的管理者在這方面有很多經驗,畢竟他們前不久才剛剛贏得了與Uber中國的大戰。

阿里巴巴投資ofo以應對騰訊與摩拜的結盟。騰訊使用共享單車來拓展其微信支付,這也是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的最大競爭對手。

與ofo類似,摩拜也在不斷融資,他們在2017年6月宣佈6億美元融資。

“太空自拍”

ofo還在其他領域加大開支。2017年5月,ofo宣佈與一家航天創業公司合作發射一枚民用娛樂衛星。據國內媒體報道,ofo在該項目上投資約300萬美元。《中國日報》當時報道稱,這顆衛星讓ofo的用戶可以拍攝“太空自拍”。2017年,ofo還支付了大約150萬美元聘請鹿晗代言,充當品牌大使。

併購措施

當ofo和摩拜激戰正酣之際,他們的投資人卻決定合併兩家公司,以期創造一家估值更高的行業主導企業,這樣就不必再大幅打折了。2017年下半年,投資人開始認真討論合併計劃。對很多投資人來說,這一幕都似曾相識。滴滴就是通過兩筆重大交易成為行業巨擘的,其中也包括對Uber中國的收購。美團點評同樣也通過合併兩家競爭對手組建起來的。

但在所有戰略決策上都擁有否決權的戴威卻反對這項交易。包括ofo最大股東滴滴在內的很多投資人都希望合併後的公司在合併後能組建新的管理團隊,但戴威卻希望自己的團隊能夠掌權,並繼續運營公司。

雖然合併溝通仍在繼續,但戴威與滴滴之間的分歧卻升級了。這也對之前加入ofo的滴滴前高管產生了影響。據知情人士透露,ofo在11月禁止其中一些高管獲取該公司的財務數據、電子郵件和其他內部信息。此後不久,就職於ofo的數十名滴滴前高管離職,重返滴滴。

2017年底,ofo與摩拜的合併顯然已經無法實現。

“在這個市場上,只有壟斷才能賺錢。你必須壟斷市場,才能控制價格和單車產量。”真格基金的Arthur Zhang說,“合併沒有完成真的很可惜。”

\儘管合併談判失敗了,但很多ofo員工還是很樂觀。2018年1月,該公司在北京一家酒店舉行年會,超過3000名員工參加,其中一些員工甚至從中國其他地方或海外辦事處乘飛機前來參加。戴威和聯合創始人一起在臺上跳了一曲《Uptown Fun》,這是馬克·榮森(Mark Ronson)和布魯諾·馬爾斯(Bruno Mars)共同演唱的一首熱門歌曲。

戴威在演講中表示,ofo擁有全世界共享單車行業最多的單車、最多的用戶和最優秀的團隊。臺上播放的一段短視頻還打出了電影《壯志凌雲》的英文臺詞:“You are the top one percent of all naval aviators.”(你們是所有海軍飛行員裡最頂尖的1%。)

ofo的一名投資人表示,該公司的兩大股東意見相反,令事態變得更加複雜。作為ofo最大的外部投資人,滴滴對ofo的融資決策擁有否決權。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雖然沒有這樣的權利,但卻與另外一個擁有該權利的ofo投資人關係密切。“如果滴滴提出計劃,阿里巴巴就會否決。如果阿里巴巴提出計劃,滴滴就會否決。”這位ofo投資人說。

3月,ofo表示已經通過阿里巴巴領投的新一輪融資獲得8.66億美元,但一位ofo前高管表示,ofo的實際融資額遠低於8.66億美元,因為原本考慮跟投的投資人並沒有真正參與其中。

與此同時,摩拜卻找到了避難所。4月,該公司的支持者達成協議,將其作價27億美元出售給美團點評,4月,作為ofo早期投資人的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對中國媒體表示,他們已經出售了所有的ofo股份。朱嘯虎並未回覆The Information的短信。

ofo難以找到新的投資人。它還拖延了供應商的貨款,而供應商也已經不再接受該公司的訂單。與此同時,ofo還面臨市場新秀哈羅單車的挑戰,後者於2018年初從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和其他投資人那裡融資7億美元。哈羅單車在中國的小城市快速擴張。為了集中精力應對本土市場的競爭,ofo開始收縮海外擴張計劃。

2018年下半年,大批ofo員工離職。有的人是被解僱的,但其他人卻是主動“棄船逃命”。11月,ofo關閉了北京的兩個辦公室中的一個。該公司還撤出了所有的海外市場,包括新加坡、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

12月,由於ofo難以歸還供應商和客戶的賬款,戴威也被中國政府列入黑名單。戴威在發給員工的信中表示,在2018年初融資未果後,ofo的確陷入困境。他甚至表示考慮關閉公司,申請破產。

數以百萬向ofo支付押金的用戶申請退款。在該公司北京辦公樓的大廳裡,憤怒的用戶排成長隊。剩餘的ofo員工最近表示,他們的工資也被拖欠。

ofo的小黃車曾經在中國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但如今卻幾乎絕跡。這款應用仍然存在的,但已經沒有員工維護車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