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推舉新太子,面對皇帝的暗示,他竟然拂袖而去

康熙四十七年的冬天,北京格外寒冷。

太子胤礽被廢,雖然早有苗頭,但還是引發了政局的激烈動盪。

儲位已經虛懸,皇子們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天盼星星盼月亮,真的成為現實,一個個躍躍欲試,激動萬分。

大臣們也在觀望,太子之位不會久空,究竟是誰那麼幸運,成為新的儲君,每個人都從心底關心卻不敢表現出熱衷的態度。

康熙四十七年推舉新太子,面對皇帝的暗示,他竟然拂袖而去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對於新太子的人選,也沒有把握,他考慮過,卻沒能考慮成熟,於是搞了個群臣推薦,並鄭重許諾:“眾意誰屬,朕即從之”。那就是哪個皇子得票多,哪個就是新皇帝。

康熙皇帝實際上是明裡放出魚餌,暗裡觀察誰會咬鉤。

果然,太子被廢不久,大阿哥就在康熙面前積極表現,可惜用力過度,沒有揣摩做父親的心理,結果很快就被康熙發現其狼子野心,加之兄弟在關鍵時刻落井下石,導致大阿哥率先出局。

八阿哥胤禩,很早之前就已經和九阿哥聯手,目的就在於傾覆胤礽,自己上位。他到處邀買人心,小動作被康熙看得死死的,特別是胤禩呼聲很高,名聲在外,得到了一班重臣的推戴。

康熙四十七年推舉新太子,面對皇帝的暗示,他竟然拂袖而去

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辦法是,不動聲色,轉變輿論風向,多次向滿漢大臣透露自己想要復立胤礽的想法。結果是康熙的心思被舅舅佟國維看出來之後,一封奏摺把路堵死,皇帝非常鬱悶。

十一月十四日,全體朝臣應召赴暢春園,因為害怕滿洲大學士馬齊與佟國維聯手,康熙下旨,馬齊不得參預。馬齊在未離場之前,大學士張玉書曾問其會議何事,馬齊說是推舉皇太子,張玉書又問,被推舉的是誰,馬齊答,“尚未定,聞人中有欲舉八阿哥者。”說完,馬齊就離開了。雖然馬齊沒有參會,但他離開前拋出的話,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四十八年正月,康熙追究群臣保舉胤禩一事,大罵馬齊,馬齊硬頂著說,“臣實庸劣無知,但素無朋比懷私之事”第二天,康熙傳諭,稱馬齊“身作威勢,拂袖而出,眾人見之。皆為寒心”“著將伊族屬一併拘拿”

馬齊在離開時的表情很有可能被誇張了,他被革去大學士,並被交給胤禩嚴行拘禁。這個決定大有深意,但卻也確實讓馬齊感到害怕,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從此以後,馬齊戰戰兢兢,只敢隨聲附和,不敢再耍個性。

康熙四十七年推舉新太子,面對皇帝的暗示,他竟然拂袖而去

雍正朝服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