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銀行永續債明日發行 創新資本工具加速落地

央廣網北京1月24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永續債、優先股、可轉債……2019年開年,商業銀行“花式”資本補充行動已經轟轟烈烈展開。

中債信息網22日的公告顯示,中國銀行將於1月25日發行2019年第一期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意味著我國首單商業銀行永續債將落地。

此外,1月18日,九江銀行稱擬非公開發行境外優先股總數不超過1億股,發行總金額不超過等值人民幣100億元,用於補充該行其他一級資本。1月21日,平安銀行公開發行的260億元可轉債完成申購。

專家指出,隨著金融去槓桿的繼續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強,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銀行資本補充的壓力仍將存在。市場分析人士預計,首單永續債發行之後,有望向其他高信用等級銀行推開;在政策支持下,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等更多創新型資本補充工具有望陸續發行。

 首單商業銀行永續債將落地

千呼萬喚之中,首單商業銀行永續債即將落地。1月17日,中國銀行獲銀保監會批准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永續債)。1月22日,中債信息網掛欄公告顯示,中國銀行2019年第一期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將於1月25日發行。

中國銀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募集說明書顯示,本期債券的發行首日和簿記建檔日為1月25日,發行期限為1月25日至1月29日。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充實中國銀行其他一級資本。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指出,在同業資產、理財產品非標投資面臨補提資本的環境下,國內商業銀行在面臨資本補充壓力的同時,存在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缺失的困擾。

正因為此,2018年12月25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儘快啟動永續債發行。會議三週之後,中國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獲批,獲批後一週內即將發行,可謂“火速”落地。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中國銀行此次發行永續債預示著商業銀行資本工具補充將進入新的階段。央行副行長朱鶴新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也表示將“以永續債為突破口推進銀行補充資本”。中信證券首席銀行分析師肖斐斐判斷,中行永續債發行具有試點性質,後續將很快向股份行、城農商行推開。徐承遠則認為,考慮到永續債對發行人主體信用等級要求較高,未來永續債發行主體或更多集中於主體AA+級(含)以上商業銀行。

據長城證券初步測算,中國銀行發行400億元永續債可提升其他一級資本佔資本淨額至約8%。按照此比例,28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22家需要補充其他一級資本,可通過發行永續債增加資本金5010億元。2018年3季度,上市銀行平均槓桿率為6.6。因此,長城證券認為,這些資本可新支持約3.3萬億的信貸投放。

 上市銀行開年多渠道“補血”

2018年如火如荼進行的銀行“補血潮”在2019年開年得到延續。永續債、優先股、可轉債……銀行各類“補血”方式輪番上場。

不僅中國銀行永續債落地引發市場關注,近期上市銀行可轉債關注熱度也持續上升。除平安銀行完成申購的260億元可轉債以外,尚有1200億可轉債已獲批待發行。其中,交通銀行待發行可轉債規模600億元、中信銀行待發行可轉債規模400億元、江蘇銀行待發行可轉債規模200億元。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向記者表示,從宏觀上來看,在“六穩”要求下,要實現經濟穩增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就需要銀行加大信貸投放,但資本約束制約著銀行信貸投放的能力的增強,銀行資本補充刻不容緩。而從微觀上來說,多渠道“補血”有助於夯實銀行自身資本,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

除此之外,徐承遠指出,我國商業銀行監管體系繼續向國際靠攏,宏觀審慎評估(MPA)、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等監管政策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資本補充是一個長期的問題。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中,銀行資本補充的壓力仍會存在。”曾剛向記者表示。他認為,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向下,銀行資本補充的需求仍然迫切,資本補充工具的創新是必然選擇。

事實上,早在2018年3月,央行等五部委就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修改有關法律法規,為商業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等資本工具創造有利條件。

多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發行,預計《意見》中提及的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和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務工具等創新資本工具有望加速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