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繁华的大名府哪里去了?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北宋除了东京开封外,还有一个大名府(的繁华去处。明朝初年发大洪水淤没了大名府,运河也从山东改道,后来铁路也不从大名过,今天大名府变成了一个小县城。

《水浒传》里繁华的大名府哪里去了?

大名府东门

1,今天的大名城墙是明朝修建的,不是北宋的。

明朝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漳河和卫河一起发洪水,水位漫过城墙,淤泥填满了北宋的大名府。

同年,大名府都指挥在今大名镇(河北大名县城))筑新城。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名城墙是明朝的。

明朝重修的大名城墙也是非常雄伟,呈正方形。

城墙全长12里,城高连垛口13米,下宽8.33米,上宽4.12米,护城河深15米,宽30米。

北宋的大名府城墙更为宏大,外城周长有48里。

《水浒传》里繁华的大名府哪里去了?

北宋大名府遗址

北宋大名府在今天大名县城东边,以大街村为中心,周围东门口、铁川口、南门口、北门口四村是原来的四个城门。

从地图可以看出两个城的面积对比,一个小弟,一个大哥。

《水浒传》里繁华的大名府哪里去了?

大名府

2,北宋时期的大名府

唐朝时期大名府叫魏州,是魏博节度使的驻地。魏博牙军是晚唐最为强悍的藩镇军队,借用春秋末年,晋国毕万封在魏是大名的典故,把魏州改名为大名府。

1004年,北宋和辽国澶渊之盟后,维持和平很长时间。

朝天萧太后和辽圣宗相继去世后,辽圣宗的儿子辽兴宗上台。这时北宋的皇帝是宋仁宗,北宋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辽兴宗趁机想敲诈勒索北宋。

重熙十一年(宋庆历二年,1042年)正月,辽兴宗大兵压境,要求北宋归还周世宗占领的瓦桥关南十县,否则要兵临汴京。

《水浒传》里繁华的大名府哪里去了?

宋仁宗

宋仁宗惊慌失措,一度想迁都到洛阳。

宰相吕夷简说:

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大名原来是魏博节度使的驻地,城墙已经非常坚固,是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的军事要镇。宋仁宗同意吕夷简的正确建议,正式把大名府建为陪都,定名“北京”,并扩建外墙。

辽兴宗看到宋仁宗态度如此强硬,只好软了下来,双方谈和。最后以北宋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了事。

北宋末期黄河多次改道,最后大名府变成了黄河之南,丧失了黄河之北军事要镇的地位。

也是北宋在靖康之耻中迅速落败的一个原因。

金国在南下掠夺汴京时,也还没有攻克大名府,当时赵构正在大名府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如果黄河还在大名府之南,北宋在黄河的几个渡口设防,大名府就如同太原一样,是金兵无法绕过的要镇。而大名府的城墙比太原更坚固,会让金兵东西两路军都会受挫。

当时大名府还是永济渠运河的一个交通枢纽,非常繁华,号称有百万人口。

3,大名府的衰落

明朝初年的大洪水已经让大名府衰落一次了。

《水浒传》里繁华的大名府哪里去了?

京汉运河

元朝、明朝时期,大运河从山东改道,让大名府丧失了水利交通枢纽地位。明朝时期解决了运河山东段制高点的难题,运河改道从山东济宁到临清北上,绕过了大名府。

大名府就没落了。

清朝末年,津浦铁路、京汉铁路都没有从大名过。近代以来,谁拥有铁路枢纽谁的经济就发展起来。

大名也丧失了铁路机会。

现在的大名只是一个小县城了。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