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元宵燈會

我的家鄉秣陵鎮,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都要舉辦燈會。俗話說,吃罷破五飯,要把正事辦。每年過了正月初五,秣陵鎮東關、南關、西關、北關及相鄰的趙莊等都自動召集人馬,籌辦一年一度的元宵燈會。

而今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外出經商或打工的人無論掙錢多少,都要回家過春節團聚,一般人不過罷元宵節是不外出的。因此,人們鬧元宵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勁頭。經過七八天的排練,不到元宵節,各路燈會紛紛登臺競演。

家鄉的元宵燈會

隨著一陣鑼鼓聲,鄉下趙莊的高蹺、“犟驢”搶先而來,要與鎮上的燈會一比高下。看,十多名青年小夥組成的高蹺隊,一個個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彷彿在人們的肩膀上行走,有的還直翻跟頭,那跟頭翻得真是驚心動魄。好玩的是那牽犟驢的,頭上扎著白毛巾,腰中繫著藍色腰帶,一手使勁拽著憤怒不已,欲掙斷韁繩的犟驢(實際是人扮演的),一手不住地揮動鞭子,且滿臉怒氣,又是咬牙又是瞪眼,彷彿不馴服犟驢,他誓不為人。觀看的人們正為之喝彩,又一陣鑼鼓震耳而來。哦,西關的龍一路舞來。看,二十多名青壯年男子,身穿金黃色褲褂,腰繫火紅的綢帶,舞起五六十米的赤龍。巨龍奔騰,喚起春風撲面,人們的心隨著奔騰的巨龍在翻騰------

家鄉的元宵燈會

“咚咚咚--------”又一陣鑼鼓聲從不遠處傳來。呵,南關的獅子也跳出來了,每到一處就是一陣爆竹聲。最惹人的要數東關的走個。瞧,一個個彪形大漢,馱著一個或兩三個金童玉女,彷彿上演的是一場空中舞臺戲。這邊鐵扇公主手持利劍怒目而視,那邊孫悟空不停地翻著筋頭;這裡秦香蓮手拉兒女悲悲悽悽,那裡包青天手執驚堂木怒髮衝冠;關雲長操刀在手正氣凜然,白娘子舞劍而來為情而戰-----北關的旱船也不示弱,這班“楊門女將”演技不讓鬚眉。划船的媳婦年輕而貌美,耍賴的傻公子油嘴滑舌,動手動腳,年邁的老婆婆手拿破扇,百般呵護。他們說笑著,挑逗著,打鬧著,讓觀眾笑個不停-------觀看的有秣陵鎮人,也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鄉下人,一個個昂首舉踵,目不轉睛,咂嘴稱讚。

家鄉的元宵燈會

這就是家鄉的元宵燈會,它給人以歡樂,給人以力量,也給人以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