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杜鲁门却说不是因那件事就不会使用,为什么?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杜鲁门却说不是因那件事就不会使用,为什么?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柏林波茨坦举行会议,并于7月26日发布《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时中国虽没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同意。

7月27日,日本内阁举行紧急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当时主战派和主降派吵得一塌糊涂,最后也没有讨论个最终结果。据当时日本外相东乡茂德外交手记里记载:我通读了美国送来的公告。发现公告里写道‘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因此十分显然,盟国并没有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杜鲁门却说不是因那件事就不会使用,为什么?

不仅如此,东乡茂德还记载了当天日本内阁会议讨论的大概结果:与会者达成了待苏联有了明确态度后再作处理的一致意见。政府对公告暂时不表明任何意见,由情报局(日本战时掌控媒体的机构)指导报纸等媒体尽量以不醒目的方式刊出,低调处理,并由事务当局对公告进行删节后发表。

这里要说明下,《波茨坦公告》发布时,苏联并没有立即宣布加入该公告,而是当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才宣布加入公告。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杜鲁门却说不是因那件事就不会使用,为什么?

7月28日,时任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记者会。他在记者会上表示:“我认为三国公告仅仅重申了开罗会议精神。但政府并不认为它有什么价值,因此我们予以‘黙殺’(日本语,意思是忽视、不理睬),并且为了成功地结束战争而坚定地战斗。

从上面这段译文来看,我们会发现日本当时是明确拒绝《波茨坦公告》的,决心抵抗到底。见日本‘无视’公告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决定使用原子弹,进而彻底摧毁日本政府的抵抗意志。并于8月6日向广岛投下原子弹,令10万人丧生。8月9日,美军再以原子弹轰击长崎市。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杜鲁门却说不是因那件事就不会使用,为什么?(图为美军进行原子弹投掷前准备工作,原子弹尾部为美军各种签名)

就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同时,8月8日上午,苏联紧急召见日本驻苏联大使,称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之前想通过苏联进行和平斡旋的基础已经丧失,苏联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次日,苏联发起代号“八月风暴”的军事行动,派遣远东红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攻击。

有人说,日本之所以遭受原子弹攻击是因为当时日本官方通讯社翻译‘失误’导致的,而据杜鲁门后来回忆此事时表示,如果当时日本不拒绝公告,美国也就不会向日本投掷原子弹。那么,为什么有人持这样的看法呢?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杜鲁门却说不是因那件事就不会使用,为什么?

十三姨翻阅了当年铃木贯太郎在记者会上对公告表态的日文原文,发现与日本同盟通讯社(日本官方通讯社)的英语译文有很大差别。铃木说“暂不回应”《波茨坦公告》,日本同盟通讯社将铃木的话说成“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不仅如此,当时路透社和美联社更是将铃木在记者会上的话说成“拒绝”《波茨坦公告》。

结果,日本就是在通讯社翻译的‘疏忽’和当时各地媒体’推波助澜‘之下,才遭遇原子弹的攻击,结果不得已才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子弹爆炸后,日本人铺天盖地的指责铃木首相没有清楚明确的回应《波茨坦公告》,而是用了意义含糊不清的日文“黙殺”(该词英文中没有对应的翻译)一词。结果,日本遭受沉重的打击。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杜鲁门却说不是因那件事就不会使用,为什么?

其实,在十三姨看来,在关乎日本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日本同盟通讯社犯这种低级的错误是不太可能!十三姨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当时日本政府还是希望能进行最后一搏,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不管真相如何,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大大加速了二战结束的进程,日本也为他的疯狂侵略付出了代价。但是,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