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怕是還有更糟糕的情況-信用緊縮Ing

​利率和利率曲線扁平化對於權益資產的影響這一點我想我們就不用過多分析了,無論是美聯儲的論文還是這些年無數金融機構都已經講了很清楚了。

這也是今年我們一直關注著一個對波動率影響巨大的邏輯:美聯儲的加息帶著十年期的基準利率到達3%和長短端進入到30bp以下的時候,會導致波動率的上升。

現在我們正在關注著一個另一個微觀的重要變量-信用利差


美股怕是還有更糟糕的情況-信用緊縮Ing



其實上面圖上你不難看到,要麼關注整體水位--基準利率+期限結構

要麼關注局域水位-信用利差

2014年這種是典型的通縮下導致信用風險,引發了波動率,這對於週期類的權益是巨大的影響;

現在到目前為止都還只是基準利率+期限結構引發的波動率的激增,這對於科技類,高估值類的權益衝擊很大;

問題是,這裡面的反饋機制,資產價格的下跌在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中怕是有傳染性;

最終會反饋到信用緊縮上;

現在要密切留意這個紅色的美國高收益債券的信用利差,這個目前還保持在3.7一下

這是一個平穩的信用水平

一旦快速上行,那麼會造成高收益債券收益率的動力從基準和期限轉化為信用緊縮導致

如果美聯儲沒有很快的對此作出反應,仍然繼續保持步伐和預期的話

那麼這樣上行的高收益債券(債務成本的上升)對很多風險性偏好較高的權益類投資將會有較大的衝擊影響

密切留意這樣的轉換:從基準水漲船高轉向信用緊縮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