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的力量——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

每一位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以及孩子的老師,都對孩子抱有期望。

只是,孩子好像更喜歡“我行我素”,甚至還喜歡跟我們大人“反著來”,我們大人的這些“期望”,好像顯得不怎麼有用。

但事實證明,不論我們是否能意識到,我們的“期望”,都是孩子行為的強大動力。

到底有多強大呢?

先介紹心理學的一項經驗實驗。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叫羅森塔爾,他邀請了一群本科生,請他們幫著訓練大鼠走迷宮。

“期望”的力量——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

羅森塔爾

有一半的學生被告知:

分給你們的大鼠,都有優良的遺傳基因,非常聰明,它們應該能很快學會走迷宮。

另一半的學生則被告知:

分給你們的大鼠,相比之下有點愚笨,這些大鼠走迷宮的表現應該不會太好。

實驗結束的時候,“聰明”組的大鼠明顯比“愚笨”組的大鼠表現得好,能很熟練地走迷宮。

聽上去,好像很正常,“聰明”組就應該表現良好嘛!

可真實的情況是,研究開始時,老鼠之間並沒有所謂的“聰明”、“愚笨”的實際差異,都是羅森塔爾隨機分配的。

幾年之後,羅森塔爾在小學生中間發現了類似的效果。

“期望”的力量——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

1968年的一天,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名叫橡樹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

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孩子們的改變是怎麼產生的呢?

羅森塔爾並沒當著孩子們的面說這些話,孩子們並不知道自己是“最有前途的人”。

知道這事兒的只有老師,於是老師平時的情緒、態度,

不自覺的發生了變化。即便要“保密”,可對這些“最有前途學生”的欣賞之情還是不自覺地流露出來。

孩子們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權威的期待”,行為也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變化。“期望效應”就發生了。

“期望”的力量——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心目中最信任、最有權威感的人,無疑是自己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給予孩子的暗示,無疑是最有影響力的。

我們當然都希望孩子朝著我們期望的積極地方向發展。

那麼,我們可以在以下這四個方面多努努力。

1、氣氛

因為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高度期望,孩子感受到了溫暖、關心、情感上有充分支持的良好氣氛(而不是壓力)。

2、回饋

因為對孩子給予期望,於是會對孩子的表現給予及時反饋。及時的反饋也讓孩子覺得自己在這個方面很受重視。

3、輸入

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給予啟發性的回答,並提供極有幫助的知識、材料、建議。

4、鼓勵

對孩子做出積極的評價、肯定、表揚、不斷地朝著期待的方向發展。當然,這樣的鼓勵是具體的、基於現實的,詳細地說出“好在哪裡”,而不是盲目的誇獎。

“期望”的力量——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

要注意的是,“期望效應”並不只有積極的一面,負面信息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如果經常對孩子抱怨“你怎麼這麼笨”、“你總是愛欺負人”、“你不會有出息的”……這樣消極的期望也會發生作用哦,這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舉個例子,在我自己小時候,就很流行這樣的“傳言”:

男孩子學數學比女孩子學得好。

於是,即便小學時男孩女孩還看不出什麼區別,甚至女孩子的數學成績還更好一些,但到了初中、高中,女孩子的數學成績好像真的比不過男孩子了。

讓我一度懷疑女孩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是不是真的不如男孩子?

後來我終於知道,有大量的研究發現:大部分國家男女生在各方面的數學表現都一樣好。而相比性別來說,個人的思維模式,更可能是的導致數學好壞的原因。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覺得數學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這些人數學能力就比較強。

所以,無論男女,當你的大腦相信可以通過努力改變數學能力,那你就真的很有可能提升數學能力。

這算不算是父母、老師從小對女孩學數學的期望,產生了效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