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危機談央行最後貸款人之必要性

上篇文章提到了銀行也會缺錢,當個別銀行資金短缺的時候可以向市場上資金富餘的同業臨時拆借,但是當整個金融市場都發生嚴重資金短缺的情況時,大家就只能向央媽尋求救助了。本文通過還原1929年經濟危機、2007年次貸危機、2008年英國北巖銀行擠兌危機、2015年中國股災等事件中各國央行的應對情況,闡明央行最後貸款人的必要性。

從經濟危機談央行最後貸款人之必要性

"銀行的銀行"與白芝浩原則

中央銀行的三大職能: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

"銀行的銀行"指的就是"最後貸款人"功能,即在危急時刻中央銀行應盡的融通責任。當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有清償能力,但暫時發生流動資金困難,又無法從其他銀行或金融市場融資時,可通過再貼現或再貸款的方式向中央銀行尋求資金融通。

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你是一家金融機構,當你缺現金,你朋友也沒法借現金給你的時候,只要你還有償債能力,央媽都會出手救你,不會讓你餓死的。

但是,央媽出手是有條件的,並且比起同業朋友要苛刻,你要有良好的抵押品,並繳納懲罰性利率。

這也就是《經濟學人》傳奇總編白芝浩在名著《倫巴第街》中提出的重要原則:在金融危機時,央行應當慷慨放貸,但只放給經營穩健、擁有優質抵押品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並且要對這種臨時應急性的放款徵收足夠高的懲罰性利率,以證明其真實的現金需求,防止那些沒有借款需求的機構趁機搭便車。

從經濟危機談央行最後貸款人之必要性

像英格蘭銀行一樣可靠

英格蘭銀行是現代中央銀行的鼻祖,是全球央行的典範,它的地位是在一次次金融危機中逐漸確立的。

英格蘭銀行最初是一傢俬人機構起步,並且起源於戰爭,創立的目的是為政府承銷國債,分擔政府因戰爭而欠下的鉅額債務。當時同樣為政府承銷國債的還有南海公司東印度公司,並且南海公司持有的國債比例佔據了大頭。南海公司作風激進,與政府狼狽為奸,最終引發了一場空前的金融投機災難——南海泡沫,南海公司自作自受的出局,反倒成全了英格蘭銀行,使其與政府關係更緊密,獲得了穩定的地位,具備了中央銀行的雛形。

從經濟危機談央行最後貸款人之必要性

南海泡沫

而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英國還陸續出現了多次大大小小的銀行危機,彼時英格蘭銀行雖在某些方面代表著政府意願,但其還是把自身當作一個商業機構,並不情願去救助其他銀行。但是隨著危機的頻繁爆發,英格蘭銀行的觀念開始轉變,因為它意識到危機引起的銀行擠兌具有傳染性,自己有能力救助而不作為的最終後果很可能是被放大的網絡效應反噬,於是它開始對出現危機的銀行提供救助,把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

就這樣,英格蘭銀行在十八至十九世紀的探索中,最終承擔了最後貸款人的職責,同時也奠定了央行的地位,世界各國也都效仿英格蘭銀行,建立了中央銀行制度。而英國得益於英格蘭銀行對流動性危機的控制,使得英國在往後的150年內即使經歷了世界大戰和大蕭條,也未發生過擠兌現象。大家都信任英格蘭銀行,給出了"像英格蘭銀行一樣可靠(as safe as the Bank of England)"的高度評價。

1929年經濟危機

1929年的經濟危機就完全是一個反面案例,可謂是最慘烈的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美國股市發生崩盤,市場恐慌情緒蔓延,銀行出現擠兌,金融機構相繼倒閉。企業破產,工人失業,全球經濟大地震,進入了大蕭條模式

從經濟危機談央行最後貸款人之必要性

為什麼當時的美聯儲(美國央行)不效仿英格蘭銀行一樣救市?

因為當時美國信奉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即絕對市場自由理論,認為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支配著經濟活動,政府無需干預,市場會自己痊癒。結果危機愈演愈烈,三年間,美國股票跌幅達90%,1/3的銀行全部破產,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1/4的老百姓失業。

美國的危機擴散到了歐洲,情況最慘的要屬德國。德國當時揹負的一戰的鉅額賠款,經濟一惡化,國內的民粹主義就開始崛起,希特勒納粹政府上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可見,二戰的根源就是因為美聯儲的不作為,這無疑是一個過分慘痛的教訓。直到1932年羅斯福上臺,美國政府才開始重新積極干預經濟。

2007年次貸危機

危機總是無法避免的,金融創新與監管的博弈,迭代出一次次的經濟危機。

有了1929年大蕭條的慘痛教訓,80年後的2007年,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同樣引發了金融機構破產,股市重挫,企業倒閉,失業率飆升,

次貸危機席捲全球

但這一次,美聯儲積極應對,G7國家共同發表聲明,一起採取措施,防止重要金融機構破產。最關鍵的是,美聯儲加大了對有償付能力的金融機構的貼現,同時也給貨幣基金注入流動性,防止發生擠兌現象,平息投資者的恐慌和出逃。但是,達不到條件的金融機構沒有得到美聯儲的救助,資不抵債的雷曼兄弟最終只能走向破產

從經濟危機談央行最後貸款人之必要性

由於各國政府的及時干預,這一次危機的時間短得多,影響也小得多,沒有引起經濟的大蕭條大倒退,各國央行都很好的履行了最後貸款人職責,提供流動性支持,維護貨幣市場穩定,重振市場信心,守住金融市場的安全壁壘,沒有讓恐慌蔓延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

2008英國北巖銀行擠兌事件

已經150年沒有發生過擠兌危機的英國,卻在2008年金融危機蔓延後掉了鏈子。次貸危機爆發後,英國五大抵押貸款之一的北巖銀行遭遇客戶擠兌,處於破產邊緣。英格蘭銀行為何沒能及時對其提供流動性支持?因為1997年,英國政府把英格蘭銀行對銀行的監管權力拿走,單獨成立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由於監管功能被分離,使得英格蘭銀行對流動性管理存在信息缺失,擔心過度使用最後貸款人職能。結果,恰恰是對"過度"的擔憂導致了未能及時履行救市的局面

從經濟危機談央行最後貸款人之必要性

北巖銀行發生擠兌

到2013年,英國政府才將拆出去的監管功能重新並回英格蘭銀行。英國走過的這一條彎路,也給各國的金融體系建設提供了經驗教訓。

2015年中國股災

2015年的股災大家都還記憶猶新。這是一場被違規配資和高槓杆翹起的巨大泡沫。大批量的違規配資,基本都是經由影子銀行流入股市。2015年6月,證監會突然大力清查場外配資,一棒子把槓桿打斷的後果是股價的崩盤,然而底層還隱藏著流動性枯竭

清查引發的股價下挫造成了市場恐慌,投資者信心不足又進一步加劇股市崩盤,還記得證監會出臺的新政策都是那麼的可笑又可怕,比如熔斷機制。最終眼看市場愈發不受控的要崩潰,一行三會聯手出擊打出中國特色的救市組合拳

從經濟危機談央行最後貸款人之必要性

央行降息、定向降準,拓寬券商融資渠道,證監會授權證金公司直接入市,組合拳的本質都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一行三會聯合充當了最後貸款人,給市場重拾信心,有效遏制了危機的擴散,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金融市場需要最後貸款人的根本原因

上述的全球性或區域性經濟危機的起因,都繞不開流動性信心兩點。流動性問題是由金融機構短借長貸的特徵決定的。金融機構將儲戶的短期存款轉化為企業的長期貸款,由於期限不匹配,只要市場一有負面信息蔓延,大量儲戶對付存款,而長期貸款又暫時收不回,就會發生流動性風險,進而造成恐慌心理,令市場喪失信心。

所以金融市場需要央行擔當最後貸款人,在危機萌芽時期及時注入流動性,讓市場重拾信心,不讓金融危機的傳染性和破壞性蔓延開,起到結束恐慌、避免危機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