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花开不败》,可最后有多少人过了高考这独木桥?

很多人都经历过高三――那个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花开不败》这篇高考励志文章很多人都读过,然而,有多少人最后会像文章中的女孩一样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呢?

都说《花开不败》,可最后有多少人过了高考这独木桥?

《花开不败》的作者职晔,现在是上海申报任新闻部记者,生于上海,她2001年7月毕业于上海市市北中学,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花开不败》写得正是她自己凭努力考上复旦的故事。她的这篇文章被许多人熟知,也激励了不少差点就要放弃的学生坚持下去。

而除了职晔的《花开不败》,类似的并出名的高考文章有很多。例如:《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你凭什么上北大》、《一米远的天堂》、《奇迹就在你的不懈努力中产生》、《高四,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等等。我们都不难发现,这里写文章的作者都非常伟大,他们考上的学校不是北大就是清华,不是清华就是复旦。然而,我想说,中国的学生这么多,竞争这么激烈,就有几个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上这样的名校?

都说《花开不败》,可最后有多少人过了高考这独木桥?

所以,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名校,则是在针尖上有走过……我们不排除有些人天生就很聪明,但是,总有一些努力的人他坚持到最后赢得了属于他自己的胜利,而我们,为什么没有成功?

在《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里有这么一段话: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 ‘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 “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

都说《花开不败》,可最后有多少人过了高考这独木桥?

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作者是多么的努力,她是在用心学习,并且永远相信自己会实现梦想!真的,如果我们没有实现我们的梦想,最大的原因只能是自己,自己还不够拼命!

回想我自己的高三,虽然我不算不努力,但是比起那些学习到半夜一两点的同学还是差远了。我也很容易累,总是想睡觉。但是,如果我当时能够再坚定一点自己,再努力一点,结果会不会不一样?我不知道,因为我再也回不去了……我的高三已经过去了。

最后,我想说: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飞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去就是阳光!高考这座独木桥,不管我们能不能过去,请大家相信,只要我们曾经为梦想而奋斗过,青春的花就永远开不败!

都说《花开不败》,可最后有多少人过了高考这独木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