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大谈学习日本,但都学了些什么?

昨天和同事说笑:中国球迷看亚洲杯要经受两次精神刺激,第一次是中国队出局,通常来说这场球输得会憋气窝火,让人长吁短叹;第二次刺激是日本队夺冠。日本队一定夺冠?当然不是,但夺冠几率真不是一般的高。日本队从1988年开始参加亚洲杯,不算这届,8届亚洲杯,拿了4个冠军(92年,00年,04年和11年)!对于日本队夺冠这件事情,我很复杂的情感,混合着敬佩、赞许,还带点嫉妒。这届亚洲杯俨然又朝着这个方向去了。

伊朗队冲击型打法让人窒息

中国足球大谈学习日本,但都学了些什么?

0-3落后,阿兹蒙踢得心浮气躁,和日本球员起了冲突

而且这刺激来得还更早一些。半决赛上,日本队和伊朗队踢了一场很有技战术含量的比赛。最后的结果也有点出人意料,日本队3-0完胜伊朗队。之前还没有丢过球的伊朗队在这一战当中连丢3球。再对比一下之前一轮中国队0-3输给伊朗队的比赛,很难让人不心生感慨。

伊朗队在中国队身上行之有效的战术和比赛风格,在日本队的面前失效了。伊朗队的冲击型打法在亚洲层面上独树一帜,很少有球队能够抵挡。从小组赛开始,伊朗无论是面对也门、越南、阿曼包括中国队,都是身体开道。在压倒性的身体条件、超强的对抗面前,不少球队连基本的传接球都很困难,更别提组织进攻来威胁伊朗队的后防线了。中国队在伊朗队的压迫面前,后卫连续犯错,拱手送出比赛。真的能够在身体和伊朗队拼一下的也就是伊拉克,该队在上一届亚洲杯的1/8决赛中,点球大战淘汰了伊朗队。本届小组赛当中,伊拉克和伊朗也是互交白卷。

伊朗队球员身体条件一流,但不是没有技术。伊朗球员在强对抗下完成战术的能力很出众。对中国队这场比赛,三传两倒之间,伊朗队就能形成进攻威胁。有些球迷可能还对中国队后卫三个失误耿耿于怀——如果没有三个大乌龙,或许能支撑到点球大战——这就有点把比赛想简单了。

日本足球以柔克刚

中国足球大谈学习日本,但都学了些什么?

大迫勇也(右)在比赛中梅开二度

日本队能三球大胜伊朗是因为身体条件比伊朗还更加优秀吗?当然不是,日本队以柔克刚,不和对手硬碰硬,用技术和整体战胜了强敌。

观察一下日本队的球员,你会发现不少球员的身体条件很一般,看着都不像是运动员的身材——头大、肩窄、腿短,和印象中修长的运动员身材截然相反。比如说长友佑都,安堂律。

但日本队有自己的绝活,基本功绝对一流。即使是面对伊朗队强对抗、强压迫的踢法,日本队球员也有自己的办法。我在比赛中间的时候发了条微博:为什么伊朗队不采用对阵中国队时候那种让人感觉窒息的逼抢踢法?有人回答我说,伊朗真要这么踢,不仅抢不到球,而且队型会给日本队调动散了。

观察比赛会发现,日本队球员往往在伊朗队形成围抢或者身体压迫的时候,已经找好自己传球的对象,并且把球送了出去。这要求传球的球员有够好的脚法可以准确找到自己队友,另外就是要求接球的队员要擅长跑位接应。这种和中国队球员基本功上的差距,使得日本队在伊朗用上身体压迫时,依旧能够显得游刃有余。

中国足球大谈学习日本,但都学了些什么?

长友佑都

另外,日本队球员身体条件一般,但绝非扛不住。现代足球没有身体作为基础,再好的技术也是镜花水月。日本队中轴线上前后两个位置的球员尤擅对抗——两个中卫吉田麻也、富安健洋,中锋大迫勇也都能拿住球。但就中场球员的身体条件来说,日本队在亚洲绝对算不上一流,但他们擅长使用身体,知道如何卡位,使得对手在不犯规的情况下很难把球抢下来。

这点和西班牙队很像。两队在各自大洲都不能算身体条件优秀的球队,但是控球能力一流,擅长传导。回想一下世界杯上,日本队已经能和像比利时这样的强队打得五五开了,扛下伊朗的对抗也在情理之中。

还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事,日本队球员对比赛高度的专注也是本场比赛重大的胜负手。在第一个丢球之前,双方场面上平分秋色,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特点。伊朗队简单直接,后场长传找阿兹蒙,用他的身体速度来冲击日本队大门,而且几乎成功。而日本队层层推进,寻求禁区前沿配合,也有机会。但第55分钟,大迫勇也的进球改变了场上局势。当时南野拓实和伊朗后卫在禁区前沿有个接触倒地,伊朗队5名球员都不想防守了围着裁判讨说法,结果南野拓实爬起来,追上球,一脚准确传中找到大迫勇也,打破僵局。这一球当中,南野拓实对比赛的专注、纪律性、传中技术能力体现得很充分。

之后的比赛伊朗队再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甚至有点气急败坏。伊朗队这届亚洲杯一路上太顺了;包括在之前的俄罗斯世界杯12强赛上,也就最后一轮打叙利亚丢了两个球,还保不齐是为了让叙利亚可以拿一个小组第三,让的。所以,伊朗队缺乏打逆风球的心理和经验,0-1落后,阵脚大乱。其实两队之间的实力差距绝对不会是三个球那么大。但在日本面前,伊朗队的缺点被放大了,过度依赖身体、战术的粗放、缺少B计划、心理调整能力弱。

说日本队,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中国队的身上。中日两国的足球经常被国内球迷拿来比较,日本足球是中国足球的一面镜子。双方球员人种差异小,而从身体条件来说,中国队球员可能更好一些,早期中国足球水平远在日本之上。而现在双方已经是调了个个了。日本足球做了什么?说了很多次了,听众可能都要老茧了。

其实无非按照足球规律办事,扩大足球人口,把基本功练到最好。但这些最基本的事情,中国足球一直没有做好。喊出学日本足球那么多年,也没见什么实际操作,或者转变为踏踏实实的行事作风,反倒是实验了不少让人感觉啼笑皆非的“创新”举措。让人看着都替中国足球感到悲哀。

中国足球大谈学习日本,但都学了些什么?

佳男

五星体育广播主持人、评论员

《辣椒Sports》 11:30 -12:00

《体坛怡佳壹》 17:00 - 18:30

阿根廷队的忠实球迷,93年开始支持阿根廷之后,该队再也没有收获洲际大赛冠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