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焉、非焉

人生总有一些困惑,解不开。我们总在扑朔迷离中度过了这一生。有些前人总结出的经验,在现实中往往得到相反的验证。即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人们口口相传这样说,而古往今来的书上也这样说。然而,反观现实,往往是巧取豪夺者,奸滑阿谀者顺水顺风,正道直行身陷困境者比比皆是。怨不得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发出了这样的概叹:"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连一代领袖毛泽东也说道:"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但是,古人未尝没有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司马迁在《伯夷叔齐列传》里追问道: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这样的问题一直到现在似乎都没有答案,仲尼最欣赏的弟子颜回可是真的营养不良而早死了。孔子给他的弟子们的目标是“仁”,而颜回只做到了“其心三月不违仁”。便活不下去了,何况做到"纯仁"的状态呢?

有一天,天气很好,孔老夫子很不甘心地问那个"赐不受命,忆则屡中"而发了大财的端木赐子贡:

“汝与回也孰愈”你和颜回哥俩谁更强一些,对曰:"赐也何敢望回,赐也闻一而知二,回也闻一而知十"。孔子终于放心地长舒了一口气,"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同意你的看法"。孔子对子贡说。但是就这么一个绝顶聪明的“闻一而知十”的颜回最后却落了“屡空”“发尽白,早夭”的下场。

仲尼还有一个弟子“原宪”。《论语》里面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那么原宪最后怎样呢,司马迁在《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道: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

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只为遵行了一句话,便贫困在草泽中。但同学俩的对话还是值得我们反复玩味的。

智商极高,一心只追求“仁”的颜回死了。遵行"邦无道,谷,耻也"的原宪活着,但却蓬头垢面,困于草泽中。次一等的利口辩辞的子贡可是活的滋润,配相印,驾豪车,老同学面前炫富。然而,他最终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因为真正的病人正是你子贡啊!这一段往古的场景似乎为我们揭示了什么,太史公是在自己为他那段又愤懑又纠结的话找答案吗?

同样的问题西方的作家也未尝不困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也说道:

"我总觉得很奇怪,我们所景仰人性中的善良,慷慨,开放,诚实,理解与感情,在社会体系中与失败共存,而那些我们厌恶者,如精明,贪婪,多管闲事,卑鄙自我主义与自私,却反而是成功的特质。"

是啊!我们也觉得奇怪啊?那么到底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还是回到论语吧。有一段子贡问孔子的话:

“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好一个“求仁而得仁。”答案似乎有了,但于仁人们,善人们,好人们似乎总有那么一点不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