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最近两个洋学生一直在按照制定的短期职业规划,参加一些时间管理、沟通技能的基础培训,这些培训中会有很多口头和现场汇报练习,如何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说明问题成为这些工程师学生的一大困扰。自己过去也是工科男,不善表达,常常为准备一场演讲而内心波澜很久。最近听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内心更是焦虑不少,这是一个做与说同等重要的时代,会说的嘴巴就是生产力和效益,看看这些近年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比一个善于表达。不管你愿不愿意,喜欢不喜欢,良好的表达能力已是影响职业生存的基本技能。

网上有很多介绍表达能力的书籍和秘诀,我觉得最好的一个培训是《THINKING ON YOUR FEET》,这项训练方法由加拿大KEITH SPICER博士开发,中文翻译为驻足思考。这是一种清晰、系统化、结构化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训练方法,特别有助于在有压力情况下的思考和表达。下面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大家。

第一步:要有备而来

首先要放松心情,不要让自己陷入紧张的漩涡。平时参加一些基本的沟通培训,学会一些倾听的技巧,在会议和活动之前要对场内发生的事情和可能的提问做一些事前准备,入场之前要进行深呼吸,或者准备一些合适的段子和笑话来放松自己。

第二步:要善用技巧

这方面的培训非常多,譬如让表达清晰、简炼、有力的表达三原则:

A.分析:解剖思想直达核心,选择合适的表达逻辑手法,论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B.分离:区分思想,确保听众在消化了第一个思想后,再分享第二个思想,中间要有停顿;C.推进:让你的论证流畅,按逻辑顺序展示思想。

要根据场景不同,可灵活选择十种不同的标准表达结构格式: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A.六种基本逻辑:时间逻辑、环球逻辑、三角逻辑、变焦镜手法、钟摆手法、收益手法等;B.四种二级计划:图景、正反、骨牌、5W等。这些表达逻辑和计划要根据场合灵活组合使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应用方法:

第一、时间逻辑,以时间顺序安排话题,如“以前、现在、将来”,“昨天、今天、明天”等等;

第二、环球逻辑,以地理位置或视觉区域作为其结构标桩,如“北京、上海、广州”或“耳、眼、手”等等;

第三、三角逻辑,通过方面、层面或视角的方式组织信息,其包括两种变化方式-1.透过方面或立场看待问题,2.利用当事人。比如,凡是谈到孩子教育话题,我们便可以从教师、家长、孩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讲到房屋建设,我们可以就设计规划、实施建造、装潢布置,三个方面深入分析。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第四、变焦镜手法,通过视野变化而产生强烈的视觉运动,它通过同心圆带动听众。如,从小、中到大或相反方向,如“单词、句子、段落”或“公司、部门、个人”等等;

第五,钟摆手法,依据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推理:正、反、合,如“太热、太冷、刚好”或“低音、高音、中音”等等;

第六,收益手法,阐述事物如何让听众收益,如“试试这些新型网球袜:它们结实耐穿,缓解疲劳,并且提高成绩!”,把最好的留到最后―此计划销售人员尤其适用。也可以把最差的留在最后,如在责备对方时,阐述事物给对方带来的坏处,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反向收益计划”。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第七,图景二级计划-引导我们将生动的图景放入听众的头脑,用类比或实例来阐明;

第八,正反二级计划-较为犀利,适用于通过两部分比较来构建解释的业务情形(如即刻/永不,短期/长期,最高/最低等);

第九,骨牌二级计划-从一个事件导致或引发另一事件的角度研究话题(如人们为何追求晋升?-更高的收入、更多的责任、更大的挑战);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第十,5W二级计划-运用标准的新闻报道技巧来叙述事件:Who/What/Where/When/Why/How。

第三步:巧用3A衔接技术

面对棘手的提问,要巧妙应用3A衔接技术在提问和回答之间形成自然过渡,提升说服力。三A原则:Acknowledge(认可事实感受)、Ask(询问澄清事例)、Adjust(调整说法措辞):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A.首先认可(Acknowledge)个人,称赞并感谢提问者。“这是一个好问题”,这种技巧是培训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方法,非常有效。认可事实,重述事实或信息,并添加评论:“您说得很有道理,因为…”。表达同理心的语句会让心烦意乱的提问者有机会释放出部分紧张情绪,同时让培训师赢得思考的时间。

B.其次是询问(Ask),通过询问澄清问题,探问提问者的真正意图,帮助对方正确构造问题。了解问题本质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提问者给出例子。同时通过封闭式问题询问事实也会有助于缓解提问者情绪,同时将问题范围缩小,降低回答难度。

C.最后是调整(Adjust),可通过6种方式实现尖锐问题的调整:1.重新定义;2.拆分;3.变消极为中型;4.升级/降级;5.转移焦点;6.有条件的认同。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下面是网上的一些实例,值得我们去研读一下:

关键词:回答复杂的问题,可以使用关键词让自己的回答变得清晰有力。例如“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其次,……,如果资源允许,我们也会……”

改变层次:

A.小问题无法说,就说大原则:有员工问起自己的加薪幅度为何低于同事,你可以说“你知道,我不能跟你谈论另一名员工的工资,但是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用来评审加薪幅度的流程和标准。”

B.大事说不了,就说具体事:有人问起互联网行业很虚幻的问题,你可以说“我无法替别家公司代言,但我可以告诉你本公司都在做些什么。”

C.分两头讲,重点偏一边:

领导问如何减少需求变更现象,你可以说“需求变更的原因分两类,一类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一类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来说说可以控制的那部分……”

D.负面问题,正面回答:有人问项目为何总是延期?你可以说“现在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打算采取如下几种措施,来改进……”

言归正传:发问者常常跑题,较好的做法是认可他们的观点,但把讨论拉回原先的话题。例如“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但今天会议的讨论重点是项目质量,我们能否在会后讨论你的预算问题?”

上面介绍的只是一些方法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修炼,我们平时可以有选择性地看一些电视节目,通过分析和学习别人的沟通表达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就会有提升。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卓越!白天谋生、夜晚发展!

相关文章链接:【自修】-知识管理十大工具之三-演讲能力

《我给洋人当导师》往期文章链接:

我给洋人当导师(10) –驻足思考提升表达能力


我给洋人当导师(1)-什么是导师?

我给洋人当导师(2)-怎样选择一位好导师?

我给洋人当导师(3)-怎样做一名聪明的徒弟?

我给洋人当导师(4)-打死也不说的职业真相

我给洋人当导师(5) –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我给洋人当导师(6) –不可忽视的导师培训

我给洋人当导师(7) –导师也需要好演技

我给洋人当导师(8) –合伙人

我给洋人当导师(9) –生活无处不谈判

0

感谢网友提供的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