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最近兩個洋學生一直在按照制定的短期職業規劃,參加一些時間管理、溝通技能的基礎培訓,這些培訓中會有很多口頭和現場彙報練習,如何準確、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說明問題成為這些工程師學生的一大困擾。自己過去也是工科男,不善表達,常常為準備一場演講而內心波瀾很久。最近聽了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內心更是焦慮不少,這是一個做與說同等重要的時代,會說的嘴巴就是生產力和效益,看看這些近年成功的企業家,一個比一個善於表達。不管你願不願意,喜歡不喜歡,良好的表達能力已是影響職業生存的基本技能。

網上有很多介紹表達能力的書籍和秘訣,我覺得最好的一個培訓是《THINKING ON YOUR FEET》,這項訓練方法由加拿大KEITH SPICER博士開發,中文翻譯為駐足思考。這是一種清晰、系統化、結構化地表達自己想法的訓練方法,特別有助於在有壓力情況下的思考和表達。下面我把這個方法介紹給大家。

第一步:要有備而來

首先要放鬆心情,不要讓自己陷入緊張的漩渦。平時參加一些基本的溝通培訓,學會一些傾聽的技巧,在會議和活動之前要對場內發生的事情和可能的提問做一些事前準備,入場之前要進行深呼吸,或者準備一些合適的段子和笑話來放鬆自己。

第二步:要善用技巧

這方面的培訓非常多,譬如讓表達清晰、簡煉、有力的表達三原則:

A.分析:解剖思想直達核心,選擇合適的表達邏輯手法,論點簡明扼要,突出重點;B.分離:區分思想,確保聽眾在消化了第一個思想後,再分享第二個思想,中間要有停頓;C.推進:讓你的論證流暢,按邏輯順序展示思想。

要根據場景不同,可靈活選擇十種不同的標準表達結構格式: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A.六種基本邏輯:時間邏輯、環球邏輯、三角邏輯、變焦鏡手法、鐘擺手法、收益手法等;B.四種二級計劃:圖景、正反、骨牌、5W等。這些表達邏輯和計劃要根據場合靈活組合使用。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應用方法:

第一、時間邏輯,以時間順序安排話題,如“以前、現在、將來”,“昨天、今天、明天”等等;

第二、環球邏輯,以地理位置或視覺區域作為其結構標樁,如“北京、上海、廣州”或“耳、眼、手”等等;

第三、三角邏輯,通過方面、層面或視角的方式組織信息,其包括兩種變化方式-1.透過方面或立場看待問題,2.利用當事人。比如,凡是談到孩子教育話題,我們便可以從教師、家長、孩子,三個方面展開論述。講到房屋建設,我們可以就設計規劃、實施建造、裝潢佈置,三個方面深入分析。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第四、變焦鏡手法,通過視野變化而產生強烈的視覺運動,它通過同心圓帶動聽眾。如,從小、中到大或相反方向,如“單詞、句子、段落”或“公司、部門、個人”等等;

第五,鐘擺手法,依據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辯證推理:正、反、合,如“太熱、太冷、剛好”或“低音、高音、中音”等等;

第六,收益手法,闡述事物如何讓聽眾收益,如“試試這些新型網球襪:它們結實耐穿,緩解疲勞,並且提高成績!”,把最好的留到最後―此計劃銷售人員尤其適用。也可以把最差的留在最後,如在責備對方時,闡述事物給對方帶來的壞處,我們將這種方式稱為“反向收益計劃”。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第七,圖景二級計劃-引導我們將生動的圖景放入聽眾的頭腦,用類比或實例來闡明;

第八,正反二級計劃-較為犀利,適用於通過兩部分比較來構建解釋的業務情形(如即刻/永不,短期/長期,最高/最低等);

第九,骨牌二級計劃-從一個事件導致或引發另一事件的角度研究話題(如人們為何追求晉升?-更高的收入、更多的責任、更大的挑戰);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第十,5W二級計劃-運用標準的新聞報道技巧來敘述事件:Who/What/Where/When/Why/How。

第三步:巧用3A銜接技術

面對棘手的提問,要巧妙應用3A銜接技術在提問和回答之間形成自然過渡,提升說服力。三A原則:Acknowledge(認可事實感受)、Ask(詢問澄清事例)、Adjust(調整說法措辭):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A.首先認可(Acknowledge)個人,稱讚並感謝提問者。“這是一個好問題”,這種技巧是培訓師在課堂中最常用的方法,非常有效。認可事實,重述事實或信息,並添加評論:“您說得很有道理,因為…”。表達同理心的語句會讓心煩意亂的提問者有機會釋放出部分緊張情緒,同時讓培訓師贏得思考的時間。

B.其次是詢問(Ask),通過詢問澄清問題,探問提問者的真正意圖,幫助對方正確構造問題。瞭解問題本質最好的辦法就是請提問者給出例子。同時通過封閉式問題詢問事實也會有助於緩解提問者情緒,同時將問題範圍縮小,降低迴答難度。

C.最後是調整(Adjust),可通過6種方式實現尖銳問題的調整:1.重新定義;2.拆分;3.變消極為中型;4.升級/降級;5.轉移焦點;6.有條件的認同。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下面是網上的一些實例,值得我們去研讀一下:

關鍵詞:回答複雜的問題,可以使用關鍵詞讓自己的回答變得清晰有力。例如“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其次,……,如果資源允許,我們也會……”

改變層次:

A.小問題無法說,就說大原則:有員工問起自己的加薪幅度為何低於同事,你可以說“你知道,我不能跟你談論另一名員工的工資,但是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用來評審加薪幅度的流程和標準。”

B.大事說不了,就說具體事:有人問起互聯網行業很虛幻的問題,你可以說“我無法替別家公司代言,但我可以告訴你本公司都在做些什麼。”

C.分兩頭講,重點偏一邊:

領導問如何減少需求變更現象,你可以說“需求變更的原因分兩類,一類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一類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我來說說可以控制的那部分……”

D.負面問題,正面回答:有人問項目為何總是延期?你可以說“現在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們打算採取如下幾種措施,來改進……”

言歸正傳:發問者常常跑題,較好的做法是認可他們的觀點,但把討論拉回原先的話題。例如“你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很重要,但今天會議的討論重點是項目質量,我們能否在會後討論你的預算問題?”

上面介紹的只是一些方法論,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修煉,我們平時可以有選擇性地看一些電視節目,通過分析和學習別人的溝通表達方式,在不知不覺中自己就會有提升。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每天進步一點點,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從優秀走向卓越!白天謀生、夜晚發展!

相關文章鏈接:【自修】-知識管理十大工具之三-演講能力

《我給洋人當導師》往期文章鏈接:

我給洋人當導師(10) –駐足思考提升表達能力


我給洋人當導師(1)-什麼是導師?

我給洋人當導師(2)-怎樣選擇一位好導師?

我給洋人當導師(3)-怎樣做一名聰明的徒弟?

我給洋人當導師(4)-打死也不說的職業真相

我給洋人當導師(5) –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我給洋人當導師(6) –不可忽視的導師培訓

我給洋人當導師(7) –導師也需要好演技

我給洋人當導師(8) –合夥人

我給洋人當導師(9) –生活無處不談判

0

感謝網友提供的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