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明代時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 武當山 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規制極高。 武當山現存古建築53處,建築遺址9處,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築群。

身處武當山中,道教氛圍很濃厚,如紫霄宮和金頂。視覺衝擊最深刻的莫過於金頂和南巖宮,自然景觀最出色的就是南巖宮及飛昇崖。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武當山古建築群敕建於唐貞觀年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北建故宮,南修武當”。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明成祖朱棣大建武當山,耗資數以百萬計,日役使軍民工匠30萬人,歷時12年,建成9宮、8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等33座建築群,嘉靖年間又增修擴建。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整個建築群嚴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統一佈局,並採用皇家建築規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仙山瓊閣”的意境,綿延140裡,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築群。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大有玄妙超然、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充分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稱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觀,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博物館”和掛在懸崖峭壁上的故宮。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武當仙境,神秘空靈。武當山風光旖旎,山川秀美。眾峰嵯岈,高險幽深,氣勢磅礴。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巖、激湍飛流的24澗、雲煙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臺等。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武當山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南巖宮,始建於元代,明永樂十一年重建,嘉靖三十一年擴建,清同治元年大修殿宇,宮貌一新。整個建築充分利用山頭、峭壁、巖洞等險境,建造了一座座宮殿、亭臺、山門等,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相映成趣。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進入景區走過一段平緩的石階路首先來到這裡,南天門。在中國的傳說中,南天門是進入天宮的第一重大門,也是帝王宮殿大門,莊嚴而神聖。這整個石梯比較陡,臺階也較多,需花點力氣才能上去。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竄過南天門,走過一段石階路首先到達的是這裡,大碑亭。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在武當山有好幾處這樣的大碑亭,決對的皇家風範,可見當時武當山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沿路到處可見這種紅色的祈福絲帶,價格也不貴。綁上一根為家人親朋祈福保平安。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玄帝殿,民國十五年(1926年)南巖宮玄帝殿被大火焚燬,殘存遺址。如今看到的是後期修復的。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武當山古建築群敕建於唐貞觀年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壽福康寧”摩崖。沿著大殿後神道前行,左行50米處是一座小山門,山門內巖壁上刻有“壽福康寧”四個大字。簡單的四個字,卻說出了人間一切美好的願望。道教的真諦不僅在於修行,而且在於普度眾生、教化育人,給人間以美好的祝願。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在南巖,古代建築設計者巧妙結構,側築山門,建了這座父母殿,體現出建設者的高超構思。在這裡,“兩儀”的主要意思是指“父母”,也可延伸為“天地”、“陰陽”等。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武當道教一個鮮明的特徵是要求出家人忠孝信誠。在武當各宮觀主殿的後面都建有父母殿,雖說裡面供奉的是真武的生身父母,但也是在教誡每位信徒香客,孝敬父母是修行人生的一大要義,也是武當道教最基本的信仰和行為準則之一。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兩儀殿內還供奉眾多的道教神仙像,其造型之美,工藝之精,可謂神工鬼斧,精美絕倫。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天下第一香:龍頭香。穿過兩儀殿,就可以看到著名的龍頭香了。用青石雕鑿而成,通體長2.9米,寬0.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壑,龍頭朝向金頂,龍頭上放一小香爐,探身俯瞰毛骨悚然。龍身浮雕祥雲,造型美觀,線條流暢,是古代石雕藝術中極為珍貴的佳作。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古時道教信徒為表達對神的虔誠,冒險步入龍背祈福上香,墮崖喪命,不計其數。清康熙十二年(1673)湖廣總督蔡毓榮下令“禁燒龍頭香”,並立碑以示。因此現在遊客能燒的龍頭香是放在相對安全的地方。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武當武術,玄妙飄靈。武當武術又名內家拳,以太極、形意、八卦見長,與武當道教淵源甚深。武當道士在修練學道時,常常伴以習練武功,武當道士中高手如雲。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創立太極拳,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其理論核心是陰陽消長、八卦演變、五行生剋。以養生為宗旨,視技擊為末學,具有尚意不尚力、牽動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後發制人、延年益壽、祛病御疾等特點和功能,以其松沉自然、行動走架如浮雲流水連綿不絕的獨特風格在武林中獨樹一幟,成為中華武術的一大名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謂。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從南巖宮下山的路上碰上一個道士,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道士,沒有特別之處。打的拳看上去還比較專業。在邊上細看了一會,道人主動說他腳有傷,走路都不是太方便。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不過在我們的照像機的咔擦聲中,他好像越來越盡興,慢慢的亮出了自己的一些絕活,難度也一個比一個大。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道人做出了一個高難度的動作。果然是高人啊,看他年紀應該有40多接近50了,但做出這種高難度的動作,因該是有真的武當功夫在裡面。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高難度動作一個接一個,展示著厲害的武當功夫。我們看著都捏把汗,生怕他掉下來。不過他下來後第一句還是說腳有傷,不然能做的更好。在真功夫面前除了驚訝只有佩服了。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五龍宮

上香完成以後,他們還在大殿前練了一段,厲害了,我依然還是看看,看看。光顧著看,忘記拍照了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然後就穿過大殿前的空地,沿小路,去到了道院對面的山後,這裡有一些廢棄的屋子,其中一個小木屋,雖然殘破,但是視野位置還不錯。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劃五龍宮為景區,把原來這個五龍村裡的人都拆去山外了。這小木屋在沒拆之前,應該是個很美的地方。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上面的視野更好,就是木樓有些腐朽,感覺不怎麼安全,我在梯子最上方坐了一會兒,自拍、發呆、看風景。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小木屋邊上有一棵很大的核桃樹,我那個時候不知道是什麼樹,小朋友指給我看,樹上青色的果子,以及樹下爛掉的核桃,我才勉強把它們理解到一塊兒。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兩個人發呆不像一個人可以呆很久,玩了一會兒,就開始返回宮裡。

百無聊賴的和當家的,還有新認識的 河北 小弟,在剝花生??也不記得究竟是在幫忙剝花生,還是在吃花生?應該兩者都有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太子坡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位於 武當山 獅子 峰。始建於明永樂,清初重修,清中擴建。建築佈局精奇,匠心獨具。為 武當山 不容錯過的重要景點。現為全山最大。最完整的道觀。

據傳,因太子修煉意志不堅,欲下山還俗,遇姥姆以鐵杵磨針點化後,復回山中刻苦修煉,故名復真觀。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太子坡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太子坡

日出下的大殿倒是美美的,這張照片還被當家的師兄拷去過,說明是真的美。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大殿前的人自然是當家的。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五龍宮

日光 下的碑亭~~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藍天白雲月亮龍虎殿,簡直不要太美好~~

走進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山,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