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


曹操

贾诩建议曹操“坐观江东”,这其实是当年曹操“坐观辽东”的再版,只是袁谭、袁熙换成刘备、刘琮,公孙度换成孙权,但“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图”并无差别。曹操完全可以一方面在坐镇荆州保境安民,另一方面训练水师坐观江东,不急于出兵江东。孙权收留刘备,既担心刘备“图之”又担心曹操借故来伐,采取公孙度的“杀人保和平”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只要剪除了刘备,天下英雄谁能对抗曹操?

曹操本是爱才心切之人,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次曹操竟然新得荆州狂妄自大,对长得寒酸的张松极为傲慢,导致张松大伤自尊,转而说服刘璋拒绝曹操转而接纳曹操的“老对手”刘备。

司马懿的才学,曹操当然知道不在郭嘉之下。手下有人献计,曹操最好的办法就应该是放手司马懿去讨伐西川,如同后来钟会向司马昭献计取西川。曹操以司马懿为军师,以猛将张郃、徐晃为先锋,以亲信夏侯惇为主帅,以夏侯渊为后援,趁刘备诈力取西川立足未稳乱而取之,西川可得。曹操完全可以班师回许都,夏侯渊坐镇汉中为大军后拒,这才是“老板”之才,可惜。

曹操临终前“嫁祸江东”引起刘备大将关羽被杀。曹操死后,刘备先称帝再倾国之兵讨伐孙权,孙权不得不派出主力部队迎战,两军长期相持。此时曹丕若有曹操一半的智谋或刘邦十分之一的胸襟,必然是听取刘晔之言趁机以倾国之兵进攻孙权——刘备复仇之师攻于外,曹丕起倾国之兵攻于内,江东精锐被刘备吸引,孙权败亡指时可待。可惜曹丕不听刘晔之言,悲夫。后来刘备大军被陆逊消灭与夷陵,曹丕应该“趁火打劫”进攻刘备,却糊里糊涂进攻孙权,焉不知陆逊胜利之师可以随时回援?曹操父子浪费了多次统一全国的机会,机会只能留给有准备的司马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