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成名时正逢劳资谈判,天使人和都占据的他怎能不成功

之所以说林书豪的故事是上帝写下的最完美的剧本,是因为这实在是太凑巧了,巧到令人不敢相信,仿佛一切都是为了配合林书豪的成名成功发生的。首先从当时的大环境说起。平时经常关注NBA比赛的人可能会发现。

林书豪成名时正逢劳资谈判,天使人和都占据的他怎能不成功

NBA新赛季开赛很晚,本来早就该开始的季前赛乃至常规赛都迟迟不见动静。这是因为NBA劳方和资方展开了漫长的劳资谈判,而且谈判几度陷入僵局,甚至一度有消息传出新赛季可能停摆。很多球员都开始考虑到其他国家的职业篮球联赛打球,当时林书豪还受到过CBA球队的邀请。

林书豪成名时正逢劳资谈判,天使人和都占据的他怎能不成功

谈判双方的主要矛盾点在于,球队认为当今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球票收入减少,想要降低各队的薪资上限,并且要调整各队的分红比例。这种做法就相当于给球员减薪,肯定会引起球员的不满和强烈反对,双方在这一点上僵持不下,多次谈判都以破裂告吹。最后,球员工会从7月1日开始罢工一直到12月中旬,劳资双方才达成新一轮的劳资协议,这时已经相当于错过了正常赛季的近四分之一比赛。

林书豪成名时正逢劳资谈判,天使人和都占据的他怎能不成功

尽管这是NBA的例行薪资谈判,但是伤害已经造成。球星的社会形象,原本属于职业篮球运动收入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资方在谈判陷入僵局时,为了降低劳方调薪诉求的合理性,采取的做法是让球员看起来是一群贪得无厌的逐利之徒,这种玉石俱焚的做法已经伤到了自己的“金鸡母”。而且,职业运动员的薪资动辄成百上千万美元,收入水平一般被归类为高薪行业,为了薪资而罢赛,将观众晾在一边,再怎么自圆其说,形象上也已受损。这其中受到牵连的还包括赛事转播、营造场边花絮的媒体,以及广告商、广告客户。总之,一个行业的小事,都会变成所有老板的大事。

林书豪成名时正逢劳资谈判,天使人和都占据的他怎能不成功

劳资双方大战后,资方、劳方、媒体、广告商都需要重新塑造球员的形象,只有清新的球员形象、新的话题才能让观众重新回到球场看球。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才有可能将一个传奇捧上云霄。林书豪对于此时的NBA和大卫·斯特恩来说无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树立一个崭新的球员形象能让人忘掉之前恶言相向时的丑恶,是重新营造运动产业形象的良好契机。现在看来,这场“造星”运动对于林书豪和NBA来说是大大的双赢,林书豪成为全球偶像,NBA也成为过去几周内全球关注度最高的体育联盟。

林书豪成名时正逢劳资谈判,天使人和都占据的他怎能不成功

再来说说尼克斯队。林书豪来到纽约尼克斯后,只是球队的第12或第15人,是替补的替补,一度还被“下放”到发展联盟。如果没有在尼克斯与篮网的比赛中有惊艳表现,很可能现在林书豪已经被尼克斯裁员,当时尼克斯的想法是裁掉林书豪然后签下麦克·詹姆斯。尼克斯在控卫位置上的首选是“大胡子”拜伦·戴维斯,然后是迈克·毕比、伊曼·山姆珀特、托尼·道格拉斯和林书豪。但是拜伦·戴维斯在赛季开始后一直受伤病困扰,无法上场,舒伯特还很不成熟,毕比太老,道格拉斯根本不会打挡拆。再加上“甜瓜”安东尼的推荐,林书豪获得了这个机会。其实林书豪并不比这些人强很多,只是他更勇敢,打球更有胆量。

林书豪成名时正逢劳资谈判,天使人和都占据的他怎能不成功

林书豪在这样的天使人和情形下,抓住机遇一战成名,吸引全世界成为“林来疯”,他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