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所谓成功,不过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过一生

1499年, 明朝弘治十二年,京师科举舞弊案发,名动天下的江南才子唐伯虎被牵连其中,惨遭削除仕籍。

而这次舞弊的案的“罪魁祸首”,正是唐伯虎的好友,同样赴京赶考的江阴富商徐经。

事实的真相我们已不得而知,总而言之徐经科举梦碎,彻底断了仕途,心灰意冷的回到家乡。寒窗苦读数十载,到头来却是一场空,这一次打击让徐经彻底丧失了对科举的热情,转化成了怨恨,一怒之下给老徐家的子孙们留下了一条家训,大意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科举,你们爱考不考。

这一句话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惊世骇俗的,通过科举入仕,似乎是普通人成功的唯一途径。多少学子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只为了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就是现如今,你要突然跟家里人说不想高考了,估计也会换来父母一顿混合双打。

徐经此番言论,虽然有气话的成分,但徐家这个大家族的子孙们还真就谨遵祖上教诲,成为了当地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另类。全家老少没有一个走仕途的,甚至都不愿与达官贵人打交道,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到了徐经的曾孙子徐宏祖出世,更是成为了集徐家百来年离经叛道之大成者。

徐宏祖天资聪颖,自幼便博览群书。但他看书的类型很鲜明,钟情于介绍祖国的山川河流,风俗民情之类的“奇书”。徐宏祖嗜奇书如命,一有钱就走遍城镇的大街小巷淘书,没钱了甚至拿随身衣服换书。所以镇上经常会有这种奇观,一个少年郎光着膀子怀抱着一大捧书,脸上带着笑意,雀跃地奔跑在街上。

周围的人都苦口婆心地劝谏徐家,觉得徐宏祖有天份,是个读书考功名的好苗子,老老实实去读四书五经八股文,别让他再这样不务正业下去。不过徐宏祖的父亲徐有勉对于这些流言蜚语却不以为然,儿子徐宏祖热爱山川大河这一特点,其实正是遗传了自己从小就爱游山玩水的性子。因此徐有勉全力支持儿子道:“不屑于功名之教,不拘于圣人之言。”

有了父亲的支持,徐宏祖更加肆无忌惮,私塾课也不听了,把一本地图册都快翻烂了。先生责骂他没出息,胸无大志。徐宏祖却豪情万丈道:“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句话说通俗点,

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徐宏祖的志向,其实早已藏在心中。

当地有一个名儒陈眉公,倒是不迂腐,挺喜欢徐宏祖这个不拘于世俗的束缚,有自己想法的孩子,认为他是命中注定的烟霞之客。从此之后,霞客二字就成为了徐宏祖的号,他以徐霞客之名,在中华史上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霞客一直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因为父亲过世得早,家中尚有老母亲需要照顾,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陷入两难境地。没曾想,当年父亲带头打破传统思维,支持徐霞客走自己的路,母亲也巾帼不让须眉,告诉徐霞客好男儿志在四方,并且亲手为他缝制了“远游冠”,让他不要顾虑,带着梦想启航。

二十二岁那年,徐霞客泪别母亲,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征程。


徐霞客游记:所谓成功,不过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过一生


徐霞客的旅程是艰苦的,主要问题就是没什么钱,基本上是穷游。不过话说回来,徐霞客这种旅行方式倒真不用花什么钱,那时候风景名胜区也不收门票,又因为他总爱往深山老林江河大海里钻,一路上渺无人烟,更别提有店家了。风餐露宿不说,交通基本靠走,造型大概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以徐霞客身上带的那点应急用的财务,除了关键时刻换两个馒头,其他的基本上是用来应付打劫的。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能活下来也可谓是个奇迹。很多人劝说他不要再继续冒险了,甚至慷慨解囊资助他回家,徐霞客却拿出随身带着一把铁锹说道:“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埋葬我呢?”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前后历经三十余年,徐霞客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市、自治区,

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留下了百万字珍贵的考察游记,经后人整理成为那本流芳百世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的一生,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不为名不为利,用尽一生,走遍天下,就连去世,也是在旅途中染病,耗尽了生命最后的灯火,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在那个浮躁喧嚣的社会,人们在忙着争名夺利之时,徐霞客坐在高山之巅,听雪落下的声音,他比所有人都快乐。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中,压轴登场的人物正是徐霞客,书中花费了许多笔墨去介绍徐霞客的一生。

究其缘由,当年明月回答说:“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