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砸了乾隆的退位好戏,和珅立下军功,大清从此一蹶不振

乾隆一朝,缔结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记录,一个是最巅峰的盛世,“乾隆盛世”相比于历史上的其他盛世来说,它绝对是金字塔塔尖上的存在.财富上,清朝乾隆时期,可以说占据了整个世界的一半白银储备,人口上,乾隆一朝,中国人口翻了三番,首次达到了亿计人口。

这群人砸了乾隆的退位好戏,和珅立下军功,大清从此一蹶不振

另一个记录,就是它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乾隆是一个相当自负的皇帝,但是他的自负,在某种层面上,还是有支撑点的.

但是十全十美的乾隆皇帝,却在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被现实给无情打脸——你的子民,对乾隆朝并不满意。

这群人砸了乾隆的退位好戏,和珅立下军功,大清从此一蹶不振

这个打脸乾隆的事件,就是白莲教叛乱!乾隆做皇帝做到第六十年,这是他在位的最后一年,他要退位做太上皇,因此这一年,无比的重要,乾隆在他的幻想中,天下的子民,该对他多么的恋恋不舍。

但首先从湖北传来了消息,白莲教起兵造反,乾隆听闻后,雷霆大怒,痛骂湖北的官员,说他们行政苛刻,激起民变,乾隆是想造反事件给说成局部的小问题,但是,起义之火,已经扑之不及了。

这群人砸了乾隆的退位好戏,和珅立下军功,大清从此一蹶不振

湖北的白莲教还没有剿灭,很快川,豫,陕三省相继传来消息:白莲教反!!!乾隆的退位大戏,就这样被白莲教给搅成了一锅粥,乾隆终于明白恨之入骨的滋味是什么了,他召见和珅,要他全力以赴,动用一切的手段和资源,不惜一切的代价:让白莲教感受到天子之怒!

和珅没有白白受宠,他把白莲教当作是一个机遇,一个承前启后的机遇,如果白莲教能在他的手中被解决,老皇帝对自己的恩宠,会更加的牢靠,新皇帝也会明白,朝廷少了和珅不行。

这群人砸了乾隆的退位好戏,和珅立下军功,大清从此一蹶不振

一个白莲教,就这样成了清王朝最紧迫要处理的问题。 最后在乾隆皇帝死的前一年,和珅终于把白莲教的首领王三槐给抓到,处死了王三槐后,乾隆让嘉庆皇帝下旨,封和珅为公爵!

随后,乾隆皇帝雪了自己的恨,也很快撒手人寰,但是残存的白莲教势力,又耗费了清朝五六年时间,才彻底平息了白莲教,可是,清朝的国力,也受损严重。

这群人砸了乾隆的退位好戏,和珅立下军功,大清从此一蹶不振

小编认为,一个区区的白莲教,能让乾隆皇帝差点晚节不保,这并不是历史的一个玩笑,而是从中可以折射出,虽然清朝在乾隆时期,的确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盛世,但是这样的盛世,究竟是皇帝的盛世还是百姓的盛世呢?

这群人砸了乾隆的退位好戏,和珅立下军功,大清从此一蹶不振

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一个从宋朝就有的白莲教,为何到了乾隆这里,成了一个反贼的代名词,这后面映射着许多的历史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盛世往往和太平连在一起,倘若一个盛世都不太平了,那这样的盛世,还能有什么意义。就好像和珅的眼光一样,拼尽全力为乾隆立了最后的功劳,以为白莲教是自己的机遇,却没有想到,在白莲教彻底覆灭之前,他就先别了人世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