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李河君:因為看見 所以相信

(新聞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幾年前,漢能高管到美國"灣流"去買飛機,因為對方沒有聽說過"Hanergy"而遭到了嘲笑。這位高管介紹說,漢能在中國地勢最險要的地方蓋了一座比胡佛大壩還要大三分之一的水電站。對方肅然起敬。

這座水電站叫金安橋,整整花了漢能創始人李河君八年時間。建設高峰期,每天砸下1000萬元人民幣,換來2000米高原上的"一鍬土又一鍬土";併網發電後,經濟效益堪比"印鈔機"。這些故事李河君講了很多次,釋放出來的信號高度一致:相信漢能,相信李河君。因為他建成了一個"不可能"的大壩,迄今為止,依然是全球規模領先的民營水電站。

這種和大部分企業家迥異的領導者腔調難免惹人唏噓,如同15世紀的航海家麥哲倫,似乎只有海洋能夠理解他的情懷,離開了這篇廣袤的疆域,他面對的是來自陸地上的種種質疑和誹謗。與其說李河君是在對聽眾講話,不如說是在對著自己。在漢能這艘大船上,把話講給自己聽,也就是在講給歷史聽。

堅韌和冒險 成就企業家精神

李河君把漢能的發展總結為兩個八年:第一個八年是奮戰金安橋水電,他說這是被很多國人嘲笑的八年。第二個八年是重裝挺進太陽能,他說這是被世界嘲笑的八年。十六年之後,李河君斬釘截鐵:"笑完了。到此為止!"

李河君的自信源於堅韌的信念,他是一個以"信念"為原力的人,一旦動了"念",就是"行動"的開始,而行又必有果。他的信念牢固,從一開始就認定勝果。而他性格的堅韌,則讓過程成為了一次決不退縮的冒險。這套邏輯就是李河君長久以來被外界誤解的根源:無論是建電站還是做薄膜,他在開始階段就坐定了成功者的姿態,視未知為坦途,目光牢牢鎖定在遙遠的終點,將外界的不快和質疑化為動力。

在李河君這裡,"信念感"是一把雙刃劍,對外劃出認知鴻溝,對內卻是公司緊鑼密鼓、有條不紊的推動器,據我所知,漢能這幾年在人才市場的動作很大,不惜重金聘請高人。漢能在北京奧森的總部,每天都有大批面試者守候。在人才的來來往往之後,用漢能內部一位員工說法就是,"留下的都是相信他的人"。

"信念"是珍珠,而高超的技術手段卻是容納珍寶的盒子,兩者兼具才是完整的企業家精神。如果沒有高超的技巧和執行力,寶貴的信念遲早會磨損毀壞,半途夭折。和馬雲同時代的人裡,比他天馬行空的人不在少數,但最後只有馬雲實現了其電子商務的宏偉構想。兩者的區別在於,大多數人只憑著理想去與現實碰撞,而真正的企業家則是"因為看見 所以相信",對未來早已瞭然於胸,對征途上的障礙也有應對之法。這就是擁有企業家精神的人和僅僅擁有信念感的人的區別。

企業家精神落到李河君身上,可以歸結為八個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沿著信念前行,卻不是純理想主義者,他在運營層面的精妙保證了漢能即使在過去的三年困難期,也能平穩度過。如同一個冒險家並非孤身闖蕩密林深谷,給養、知識、機變缺一不可,更遑論在九死一生的商業冒險中。

衝破時代藩籬

2019年新年,一部關於創業的紀錄片在影院上映,名字叫《燃點》,錘子羅永浩和ofo戴威都是主角,據說,一大票互聯網新生代創業者被感動得淚流滿面,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說這拍出了創業者的心聲:孤獨、焦慮、自信、彷徨……燃燒自己……

然而很快有人出來抱打不平:如果拿著投資人的錢以億計燒也要哭著喊著說艱難、情懷,那前輩企業家,從小推車開始白手起家,要面對體制和技術等重重桎梏,甚至在一線冒著生命危險的時候,他們的咬牙堅持算什麼呢?

李河君也曾"咬牙堅持",既在突破舊藩籬時,也在黎明破曉前。

以李河君為代表的企業家在創業時遭遇到的兇險,是今天含著互聯網金鑰匙出生的創業者完全無法想象的,回頭看漢能在金安橋項目上的那八年,不禁讓人想起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航海家,他把自己裝在一個不見天日的集裝箱裡,跟著船漂流過海。

李河君在1994年收購了家鄉廣東的一座裝機容量1500千瓦的小水電站,正式進入了水電行業,此後的八年內陸續通過併購、自建擁有了木京、東江等中小水電站,雖說清潔能源是國家大勢,跟著走總是沒錯的,但具體怎麼做,極其考驗企業家的格局魄力。

其時,民營企業做中小水電站的風頭很盛,如果企業家想跟著國家政策的東風,就踏踏實實地攢點錢,是會很舒服,至於葛洲壩這樣年均發電量140億千瓦時的大型水電站,一般被認為讓"國家隊"做就好了。

但李河君有自己的判斷,他在2002年開始,投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修建金安橋水電站,而金安橋水電站總裝機規模達到300萬千瓦,比葛洲壩還大10%,直到現在,都是唯一的一個由民營企業建設的百萬千瓦級特大型水電項目。

"金安橋之戰"讓李河君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是逢講必提的,這是他企業家精神的第一次完美釋放。戰天、鬥地、服人,在這個過程中,包含了一個英雄塑造史詩的全部要素,這八年更像是李河君的"本我"階段:憑著企業家與生俱來的闖勁衝破舊藩籬,殺入一片新天地。

太陽能行業最亮的星

如果說此前的八年是英雄創造史詩的話,接下來進入薄膜太陽能行業的八年有戰略轉型、技術佈局、組織再造、行業前瞻等一系列經典商學院案例的必備要素。他開始褪去那個大筆一揮、千軍萬馬的勇敢者外衣,逐漸以果斷、迂迴、創新的智者姿態面對全新產業。這八年更像是李河君的"自我"階段。

2009年,漢能投資一百億美元,幾乎帶著全部身家進入太陽能光伏行業。李河君前八年堅持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等待現金流做福祉更大的事業。這需要企業家的遠見:如果把水電站作為一門生意,守成可以,但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李河君看到的突破是一場新的產業革命,即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礎——從清潔能源到移動能源,也就是能源互聯網。

移動能源帶來的是能源的去中心化,所謂的能源去中心化可以簡單解釋為:每個個體都有發電的權利。當你走進一個城市,看到的都是可移動、可發電的綠色能源,街區鋪設的是可以無線充電的道路,路上行駛的是全太陽能動力汽車,路邊聳立的是具有發電功能的綠色建築,人們穿戴和隨身攜帶的都是清潔、智能、無線的移動能源產品,能源可以自給自足,整個城市處在一個萬物發電的生態環境之中。而太陽能是"萬物發電"唯一的解決方案!這一次,李河君和漢能被全世界嘲笑了。

原因是太陽能發電的技術路線之爭。在業界,太陽能發電有兩種技術路線:晶硅電池和薄膜電池。前者在當時是相對成熟的產業,從2004年開始,德國、西班牙等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國內的第一批光伏產業就是瞄準這一市場機會開始擴張的,創立尚德的施正榮在2005年也成了首富,其後趁著補貼東風瘋狂上馬的光伏企業太多了,甚至圈內有句話說:"連做羽絨服的都跑來幹太陽能了。"

在2009年,對那些只能看到一年、兩年的人來說,漢能確實應該被嘲笑。當然,現在看,兩種技術路線之爭早已經塵埃落定了:晶硅的效率已經到了理論上的最高值,而投資晶硅的企業紛紛虧損,光伏業估值最高的公司幾乎都是薄膜廠家,根據第三方研究諮詢機構埃森哲測算,2020年全球薄膜太陽能累計裝機將達到206GW,預計2020年這個市場全球可開發規模可達114萬億元,中國市場將超過20萬億元。而漢能成了中國太陽能行業裡最亮的星。

萬物發電的爆發點

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就像文藝復興時全新航線的開闢,它所尋找的是關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新元素,更重要的是"萬物發電"早已超越了商業理念的範疇,人與萬物平等且彼此賦能,此等生態圖景很可能有要成為李河君被嘲笑的一次把柄,但我估計他早已習慣了。更重要的是,李河君此前已經幹掉了一次次的嘲笑。

2008年,喬布斯從一個牛皮袋裡抽出了第一款MacBook Air,震驚了全世界,而在那以前,當他在公司內部要求工程師把一款筆記本做到能裝進牛皮紙袋那麼纖薄的時候,所有人都像看瘋子一樣看著他——就如李河君當年以民營企業的一己之力挑戰巨型水電站一樣,勇敢決絕地挑戰不可能,這是企業家精神。

2018年,任正非領導的華為多年在通信領域的積累,終於在5G時代讓老牌外企恐懼了——就如漢能彎道超車,從光伏的門外漢一躍成為全球薄膜太陽能解決方案的領導者,遭到美國在2018年年初的301調查,在技術上後發制人,為國家在國際上的技術競爭中出一份力,這是企業家精神。

從淘寶賣家到小微企業,馬雲領導阿里巴巴從誕生到今天,做的就是一件事兒,幫助那些曾經被主流忽視的小微商家,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正如漢能如今投身移動能源,讓每個個體有機會成為"能源"的中心,打破既有的桎梏,做普惠與共贏的生意,這是企業家精神。

中國一代代的企業家精神積累著勢能,企業家精神面臨爆發點。而同樣,薄膜太陽能行業也到了爆發之時。"勢在天地同力",2019年是漢能創業30週年,李河君認為"勢"到了。這是一個極其大膽的判斷,尤其是來自於中國的民營企業。漢能最新的品牌口號是"讓萬物發電",在我看來,更像是戰略願景。此前的心智積累和企業自身的商業素養的不斷提升,理論上也的確到了一個可以尋找爆發點的時候。

但漢能的問題也很可能會在此時埋下:戰略願景具備了,但戰略本身的實現路徑和目前相對複雜的商業模式之間是否存在悖論?戰略資源是集中還是分散?足夠高的行業壁壘是否可以為漢能目前相對漫長的戰略週期贏得足夠的時間?

如果回答這幾個問題,可能需要李河君在漢能的下一個戰略階段裡展現出"超我"的一面,因為這需要克服足夠的行業領導者自尊,以一個認知謙卑的心態去面對錯綜複雜的未來。八年前,人們看見了橫空出世的金安橋,開始慢慢相信李河君;而如今到底有什麼存在於李河君的視野裡,賦予他如此堅定的信念,我們都拭目以待,期待他"因為看見 所以相信"的終極答案。文/郝亞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