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其實商場就像戰場,無論你是士兵還是將軍,總是會有人受傷,要不然就是直接被淘汰,曾經是中國首富的李河君,而他只在首富的位子上坐了幾十天。這個時間真的是夠短了,然後他的鉅額財富一夜之間就損失了數千億元,一個從巨大的喜悅到巨大的悲傷的過程。現在卻是又有一個相同的事情出現了,浙江女首富現在正面臨著被淘汰出局的局面。

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以前的風光現在已然不在,新光集團創始人周曉光曾是中國十大女富豪之一。她也是浙江省最富有的女性,被譽為激勵女性企業家的代表。但是呢只是以前的風光無限,她創立了星光集團,而她的創業故事也被改編成電視劇。該公司總資產接近800億元人民幣,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它就從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掉了下來。如今,新光集團負債累累,而且生活也是舉步艱難。

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其實說起周曉光,她也算是一位傳奇女性,她1962年出生於浙江,小時候其實也是生活很困難,生活很艱苦。而且家裡有許多兄弟姐妹。作為一個姐姐,她只能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而放棄學習。因此,她在16歲時輟學回家務農。但是當她看到她周圍的人都出去工作時,她的內心並不像一直生活早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她不想一直待在農村務農,於是她向她的媽媽要了20元錢來開始她的旅程。從那時起,她獨自一人扛著沉重的貨物走遍了中國近一半的地方,也在這段艱辛的旅途中瞭解了中國珠寶市場。

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後來,嫁給丈夫後,她在義烏第一代商品市場買了一個攤位,開始銷售珠寶。她發現珠寶市場是如此有利可圖,她可以開始珠寶生意。因此,1995年,她開始投資建立一家珠寶廠。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公司擁有近800名員工,被稱為“新光珠寶公司”。就這樣到了1998年,她的公司成為珠寶行業的老大企業,投放市場的產品將被其他企業模仿和生產。此時,周曉光卻想把新光打造成施華洛世奇那樣的品牌。

後來發現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因此,她向多元化發展,收購了浙江萬廈,而且還開始了房地產業的跨界。2016年,萬廈房產和新光建材城借殼方圓支承,旗下房地產業務開始掛牌上市。然而雖然多元化的發展使她達到了頂峰,但同時卻也帶來了危機。

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而現在,網上報道的不再是周曉光是浙江女首富,而是關於30億元債務違約的一系列事件的報道,就這樣到9月25日,周曉光的傳奇事業被毀於一旦。她的成功破滅了,這一天在中國債券市場也被稱為“黑色星期二”。以新光控股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和“17新光CP001”債券到期後未能將債券回收資金轉入指定銀行賬戶,導致本息違約約30億元。周曉光遇到了另一個麻煩,同時也被最高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直到2018年的時候,該公司就負債累累了,但面對這種情況,新光發行了7.1億元短期融資債券,償還了“17新光控CP001”的本金和利息。據債券受託人統計,截至今年3月22日,新光集團及其子公司在併購範圍內未能償還的金融機構債券餘額已超過122億元。未然而還沒有償還的到期債券餘額達到了103.1億元。面對公司的債務無法償還,周曉光也無力應對。許多訴訟和仲裁案件都沒有得到新光集團的解決。真的是難上加難。

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周曉光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和遠大的抱負,但他在跨行業的步伐太大,不專注於主營業務。當市場狀況良好時,一旦出現低迷,問題就會立即暴露出來,”當地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高管當時是這麼說的。談到新光其實剛開始也找到過我們,他是想企業之前來籌措資金,因為它也是一個上市公司,它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而且不看好新光的發展前途,而且不做好自己的主業卻總是經營不擅長的東西,這肯定是不行的,其實,主業經營不專注也並不是只有新光集團,在義烏並不鮮見。

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原因不難看出,企業的問題都是由於對金錢的誘惑缺乏抵抗力,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直不斷的擴張盲目領域,過於草率,總是有問題。據公開資料顯示,她的集團下設製造業、房地產、金融、互聯網等六個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板塊非常大。然而,她沒有意識到企業的多元化發展,在瘋狂擴張之後會帶來債務的急劇膨脹。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裡,政府已經多次拯救了包括新光在內的一些企業。然而,自己做的越大,而且攤子越大,對外部融資的依賴就越大。一旦資金放鬆的形勢發生變化,資本鏈收緊,流動性就容易出現問題。但對於那些得到政府幫助的公司來說,變得依賴是很容易的。

又一女首富沒落:白手起家成浙江最有錢的女人,今卻負債200多億

而能夠生存下來的,必須是那些具有戰略意識、從不盲目擴張區域、生活在安全之中、考慮危險的企業。為了保持可持續發展,企業不能施加過多的槓桿,否則財務會崩的很緊,必須得穩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