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基地:乘改革東風 邁向產業鏈中高端

中國航空看陝西,陝西航空看西安。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地處西安東北部的西安航空基地(陝西航空經開區)應運而生。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全國唯一以航空為特色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航空基地以航空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為主線,“硬科技”作為創新驅動源,努力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並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逐漸形成了具有陝西特色和優勢的創新驅動體系,成為西安萬億級工業大走廊的新動能引擎。

聚焦五個核心 構建特色創新驅動體系

三角防務成功建設起世界上最大的單缸4萬噸大型模鍛液壓機,解決了我國飛機框梁、發動機盤件、起落架等大中型航空結構件的“軟骨病”問題;博賽科技研製的亞洲最大數控全自動立式旋壓機正式投入使用,最大加工直徑3.6米,最大旋壓力量600噸,極大提高了我國金屬旋壓制品成型能力;萬方鉑通熱等靜壓處理中心,引進國內最大熱等靜壓設備,是高性能新型材料生產研發不可或缺的關鍵裝備……上述眾多一流製造裝備的落地,使西安航空基地形成了“三壓並舉”的核心裝備群,為我國航空及高端裝備製造領域解決了瓶頸難題,形成了不可替代、不可複製的深厚創新積澱。

構建特色創新驅動體系,是西安航空基地實現區域健康持續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西安航空基地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認真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聚焦技術、平臺、裝備、產品、人才五個創新核心,突出“新、專、稀、精、優”的創新導向,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航空產業創新基地。在西安航空基地,難變形金屬部件鑄造、發動機精密零件製造、3D打印技術、納米立方碳化硅、超輕鎂鋰合金、陶瓷基複合材料等一批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我國新型自研飛機上得以應用。

與此同時,結合航空產業發展需求,西安航空基地精心佈局“眾創空間平臺+實驗研發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科技園區平臺”四位一體的創新載體矩陣,已建成各類眾創空間18個,投入使用面積37.02萬平方米。建設了省級技術創新平臺10個、高性能鎂鋰基複合材料工程中心等市級工程實驗室23個,獲得“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等一批創新名片。各類平臺載體註冊企業超過350家,先後培育13家規模以上企業,其中昱琛航空、恆鏘航空等3家優秀畢業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發展勢頭良好。

加速軍民融合 推進航空全產業鏈發展

立足區域航空資源稟賦條件,西安航空基地加速推進軍民深度融合,做足“強鏈、構鏈、擴鏈、延鏈”文章,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航空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向航空產業中高端邁進步伐不斷加快。

西安航空基地到底如何用全產業鏈發展體系的模式攪動西安優勢航空資源的“一池春水””?強化龍頭產業鏈方面,主要是全力保障重點型號生產。以三角防務為例,為某型飛機配套生產起落架支柱、機身主承力框等重要結構承力件,公司年產值平均增長55%以上。構建民機產業鏈方面,則是大力實施項目精準培育,以新舟系列飛機研發製造為主線,打造世界知名渦槳支線飛機制造基地。全力推進西飛民機混合所有制改革,帶動軍工企業轉型等。

擴張配套產業鏈方面,主要精力放在營造協作配套良性生態上。西安航空基地鼓勵民營企業為航空央企提供支撐,引進軍品取證服務機構等服務機構40餘家,幫助50餘家企業辦理軍品認證業務,平均取證時間縮短7個月以上。目前,西安航空基地從事軍民融合產業的航空相關企業超過300家,軍民融合企業數量佔比位居全省各開發區前列。民營企業以“自主研發、配套生產、轉包合作”三種方式涉足航空產業,為完成國家軍工任務提供了配套保障。

為延伸服務產業鏈,西安航空基地深度挖掘航空市場需求,大力培育部附件維修、空地勤人才、專用設備、無人機等航空服務關聯企業。從事飛機部附件維修業務的恆鏘航空,已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金宇航空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航空維修人才培訓機構,中匯航空是西北唯一無人機駕照考試中心、西北唯一無人機教員考試中心。

目前,西安航空基地已集聚了西安航空產業資源的核心——西飛公司、一飛院、試飛院、飛機強度所等全國最大或唯一的航空科研製造機構,鑄就了全國獨有的集飛機設計、整機制造、試飛鑑定、強度檢測、專用裝備製造、航空材料製備、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務、人才培訓等為一體的自主完善的航空全產業鏈條,成為我國現役民用客機和運輸機的唯一設計生產地和大中型飛機研製生產的重要基地。

依託這一航空主幹鏈條,有超過1000餘家企業落地生根,西安航空基地也形成了極為適宜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的生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