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作者:李康研報(likangyanbao)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現在國內一些投資者總是羨慕美股那麼完善,多麼多麼好,都是機構投資者。其實這也需要一個過程,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90%以上的美國股票由散戶投資者持有。現在可大不一樣了。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年中,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佔比為93.2%,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佔比不足6%。從90%到6%。中間發生了什麼?美國的散戶投資者是如何被"淘汰"的?我們A股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

常用社交平臺,分析了醫藥類公司,李康研報,提問交流。一、三、五公司,二、四、六讀書學習,七行業策略。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美股散戶比例一度高達90%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1792年,美國股票市場誕生。早期的美國股票是少數人的"遊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迅速發展,企業利潤大幅增長,導致了股票市場的繁榮。從1927年到1929年,道瓊斯工業指數翻了一番。在盈利效應的驅動下,大量閒錢湧入股市,甚至不惜以高利貸炒股為代價。當時,散戶投資者持有流通股票市值的90%以上,歷史上被稱為"咆哮的20世紀20年代"。直到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突然崩盤,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結束了這場狂歡。接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股市低迷,散戶投資者對股票投機失去了興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經濟再次繁榮,美國人民對股票的熱情被點燃。二戰結束10年後,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了一倍多,吸引了大量散戶投資者,儘管此後散戶持有者有所下降,但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保持在70%以上。

養老金入市,開啟"去散戶化"進程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是美國投資者結構變化的分水嶺。後來,美國股市散戶投資者的投資渠道變得更加狹窄機構越來越強。發生了什麼事?養老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進入這一市場。下面是1974年後,美國養老金規模圖。可以看出,1974年後,養老金規模大幅度的增長。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簡要介紹一下美國養老金體系。美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由三大支柱組成:社會保障、企業養老金計劃和個人養老金(IRAs)。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到2017年底,bb的規模是美國2017年GDP的1.45倍。其中,dc型養老金計劃(不確定收入、僱主-僱員共同支付,包括401K計劃)和個人養老金(ira)佔養老金總資產的60%,約17萬億美元,是美國養老金的主流。申萬宏源研報顯示,2017年,dc型計劃中,2萬億美元投在股票型基金裡;個人養老金(IRAs)中,54%的資產投入了股市或股票基金裡。

為何養老金入市後 散戶不願直接炒股了?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因為大量養老等機構投資者入市,擴大了機構投資者的比例,降低了週轉率,增強了市場的穩定性,與市場形成了良性循環。這其中的原理是,養老金計劃可以間接參與股市,延遲納稅,節約資源。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進入股市後,為股市提供了一個穩定器。投資的確定性增加,波動性降低。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自美國機構投資者增長以來,股市自1980年以來的波幅較1980年以前下降了約6個百分點。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從換手率看,2017年全美股換手率為116%,其中,權益類公募基金的換手率為26%,遠遠低於A股的換手率,分別為428%和297%。這些是因為,1.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具有團隊優勢和專業優勢,資金數額大,個人很難與之競爭。單打獨鬥很容易成為被屠殺的羔羊。2.註冊制的實施和大量退市股票的出現,以及個股踩雷的高頻率,都抑制了散戶炒股的積極性。僅2013年至2015年,就有1438只股票退市,遠高於27只的A股。3.近年來,交易機制日趨複雜,高頻交易、量化套期保值等工具的使用,使得機構投資者在技術支持、信息獲取、專業性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散戶投資者更不願意直接進入股市。

A股:散戶數量多、小市值貢獻了80%的交易量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A股擁有大量散戶投資者,但發言權很小。我們以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例。上海證券交易所出版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年鑑(2018卷)》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共有投資者1.95億人,其中自然投資者1.94億人,佔比超過99%。但從股票市值來看,自然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市值為5.94萬億元,僅佔總市值的21.17%。看到這兒,或許會有疑問——不是都說A股是散戶主導的市場嗎?怎麼持有市值佔比這麼點啊?事實上,A股的散戶主導,主要是指散戶主導著A股的交易量。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根據年鑑顯示,2017年,個人投資者佔交易量的82.01%,而機構投資者僅佔14.76%。不幸的是,散戶投資者的頻繁交易並沒有帶來更好的回報。散戶投資者的交易量是機構投資者的5倍,但他們只獲得了不到機構利潤的30%。此外,機構的"本金"還更少。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根據年鑑顯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2017年自然投資者的總利潤為3108億元,專業機構的利潤為11156億元。機構投資者的利潤是散戶的3.6倍。機構投資者持股價值4.53萬億元,自然投資者持股價值5.94萬億元,這就是機構投資者本金少的地方。換句話說,機構投資者比散戶投資者賺的錢多(3.6倍)。兩者收益的差異可能是由於他們的交易方式。散戶資金規模小,投機心理強,週轉率高,容易趕上漲跌,難以把握中長期市場機會。

"去散戶化"進程正在進行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散戶投資者非理性、短視的行為不利於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A股退市制度的加大也是大勢所趨。2006年至2017年,滬深股市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持續下降,從2006年的68%降至近年的25%。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已經成為衡量一個股票市場成熟度的一個指標。"去散戶化"並不意味著驅逐散戶投資者,而是要實現散戶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雙贏。是散戶在機構投資不斷增長、盈利效果明顯後,自願投資機構產品、信任"專家理財"的過程。只有這樣,股市才能更理性,更冷靜,更有長期投資價值。

為什麼美股散戶比例從90%降到了6%?A股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

我們從美股成熟化的路程不難看出,風險是去散戶化的最好利器,只有讓市場上的風險足夠暴露,足夠猛烈才能有很大效果。不是一味的保護,保護只會讓投資者永遠長不大。還有就是制度的完善,退市制度,懲罰制度。這樣才能夠提高資本市場的公平度。從而提高公民的參與度,間接或直接的參與。還有就是,需要時間,時間長了人們的理財意識逐漸提高,市場也會變得逐漸理性。隨著金融的不斷開放,養老金入市規模不斷加大,相信我們也會走上成熟的道路。到那時機構投資者就不會賺的那麼多,大家都是賺企業成長的錢。也更能讓人們享受到經濟增長的福利。

我是李康,感謝您的瀏覽轉發。李康研報,既要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還將尋風口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