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在東京大學演講時,為何說“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張鐔月


此話一出,關於辜鴻銘漢奸,斯文敗類的話就不絕於口,好好的一箇中國人跑到日本去誇讚日本人,腦袋不是有病是什麼!

實際上辜鴻銘絕對不是有病之人,辜鴻銘出生於南洋,除了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的瞭解外,還精通九國語言,一共獲得過13個博士學位,是晚清及民國時期學貫中西式的重量級人物,號稱“清末怪傑”。

自鴉片戰爭以來,世界的中心從東方徹底轉變到了東方,固步自封的清朝中有一些開明人士開始積極翻譯西方文字,以圖達到“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很多人正因此而成為當時的大家。

然而,辜鴻銘怪就怪在,精通多國語言,卻不是致力於將西方的作品翻譯成中文,而是將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典籍翻譯成外語,儒家經典一共四部,辜鴻銘翻譯了三部,包括《論語》《中庸》《大學》三部,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

其創作的《中國的牛津運動》《中國人的精神》等書都是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西方人最開始瞭解的中國,就是從辜鴻銘的筆下。當時西方流行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可見,相比於中國的建築他們更認為辜鴻銘是活著的中國標籤。

我以前讀過《中國人的精神》,感覺作者說的有些彆扭,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本書是辜鴻銘用英文寫的,又被人翻譯成中文,說到底壓根就不是打算給中國人看的。當然,我們看看也是無妨的,辜鴻銘在這本書裡面大力宣揚中國文化,認為西方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向中國古典文化來取經。

在書中辜鴻銘把中國人同西方各國做對比,指出中國人是完美型的人,主張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解決西方社會存在的問題,由此可見,辜鴻銘是一個為中國文化向世界背書的人!

這就引申到辜鴻銘說到關於題目中的那句話了,這句話是辜鴻銘在日本的一次演講中說的,辜鴻銘說“日本人不是真正的日本人,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國人,是唐代的中國人。”也就是說,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國人,前面有一句“日本人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後面還有一句“是唐代的中國人”。

三句話放在一起,辜鴻銘的意思就是說,日本能夠有今天的發展就是因為從中國學到了優秀的傳統文化。

這和辜鴻銘一貫的思路是一樣的,說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改變世界,宇宙無敵。

跟所謂的文化正統性沒有關係,也沒有說日本是華夏正統的意思。

實際上辜鴻銘對日本人並無太多好感,辜鴻銘在《中國人的精神中》寫道:“我曾聽一位外國朋友這樣說過∶作為外國人,在日本居住的時間越長,就越發討厭日本人。相反,在中國居住的時間越長,就越發喜歡中國人。這位外國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國。”

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層次的自信,辜鴻銘的看法是: “與其說中國人的發展受到了阻礙,不如說它是一個永不衰老的民族”。

想要永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需要的是我們傳統文化中與時俱進的文化內核。

從傳統文化中發現優秀的東西,也是我們每一個搞歷史的人應該做的事情。


史論縱橫


我想很多人看到這句話首先肯定會產生兩種觀點,一種是“辜鴻銘是漢奸”,另一種就是“辜鴻銘肯定沒說過這句話,這是別人栽贓嫁禍的”。

事實上,辜鴻銘不是漢奸而這句話也確實出自他口,但大家不能僅憑這句話就斷章取義的認定辜鴻銘是漢奸,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這句話的來源。

1923年,辜鴻銘從北大辭職,1924年他遠赴日本講學,一天他去了東京大學做了一次演講,辜鴻銘的演講是世界出名的,他的演講門票真真的是一票難求,這次在東京大學他演講的主題是《中國文明的復興與日本》。

演講中他說道:“其實連日本人自己都不是真正的日本人,應當說現在的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相當於唐代的中國人,那個時代的中國精神,在今天的日本保持著,但在中國卻已經失傳大部分了。中國的文明在唐代就如同是盛開的鮮花繁盛到了極點。後來到了元朝,因為蒙古人的侵入,大約有一半的中國人被蒙古同化了,他們接受了蒙古人那些粗野齷齪的東西……”

辜鴻銘的這段演講也很好理解,我們都知道,唐朝時期日本大規模的東渡來學習中原文化,所以在日本的很多地方都保留了當時唐文化的特色,尤其是京都,保留了眾多具有唐代色彩的古蹟文物,毫不客氣的說在民國時期甚至是現在,日本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推崇的程度都非常的高,辜鴻銘遊學日本三年之久,遍訪日本各地,也一定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化在日本的絢爛發展。他說“日本人也都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其實也有嘲笑日本人沒有自己文化的意思,日本人永遠在效仿我們,但也永遠成為不了我們,不知辜鴻銘先生內心隱隱表現出的民族自豪感大家感受到了沒有。

但是推崇傳統文化的辜鴻銘也有困惑和憤怒的時候,那就是民國時期掀起的一場場推崇新文化的運動。

辜鴻銘註定不是一個崇洋媚外的人更不是一個趨炎諂媚的人,他是一個純粹的文人,一個致力於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學貫東西的名家,是一個堅定的傳統保皇派。雖然是保皇派但不是一個人冥頑不靈的固守之人,否則當年他留學歐洲也不會剪掉辮子,西裝革履,然而當國內開始掀起反清浪潮時,他又將辮子留了起來,直到民國時期也一直留著,別人嘲笑他,他卻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

其實辜鴻銘的話很中肯,當時全國都在搞西學運動,尤其是以胡適等人為首的文人都在推崇新文化,但他們推崇新文化無不以捨棄舊文化為前提,這一點是辜鴻銘極力反對的,一個拋棄自身文化的民族有何前途可言?而且西學與東學不是水火不容的,是可以共存的,就像自己雖然辮子在頭,但他留學西洋,精通9種外語,甚至還曾與泰戈爾一起提名過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托爾斯泰,伊藤博文,毛姆,芥川龍之介等當時國外名人無不對他的博學多才,詼諧幽默的談吐大加讚賞。



辜鴻銘用自己的行為表達方式告訴了國人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新文化,正是傳統文化在我國的逐漸缺失才導致辜鴻銘倍感淒涼的說出了這一番話。

如今我們可以驚奇的發現,當年辜鴻銘說的那些話正在時刻刺激著國人,所以我們現在又開始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了,世間輪迴,處處透露著悔意與反思……


鹹魚閒聊


辜鴻銘先生說的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僅從學術或者學習程度上,非常贊同。若從精神風貌和氣度風骨上,絕對不同意。日本人只是中國隋唐、五代宋的漢人的高仿。高仿就永遠不是真的。打個比方,富貴人家的出生者,在衣食上,那個做派、氣度,令人羨慕。讓一個暴發戶去模仿,可以模仿得出那種吃、穿、享受;但永遠模仿不出對國家、家族、親人的責任心、純樸的民風。尤其模仿不出那種雍容華貴的氣派。拿茶道來看,日本茶道透露著極端的小家子氣。是暴發戶的心態。整一個茶,都要限量版。如果日本人做工廠的主子、家庭的大家長,會餓死一批人。這就是古代中國人與現代中國人的不同。高仿,仿不出那種大國氣度。現代中國人,只要恢復祖先對農耕文化、對職業、對外來文明的敬畏、尊重,保留漢魂胡技,就已經可以把日、韓比下去了。


行者檟肅霜


辜鴻銘,晚清民國初,第一大怪才,他說這話,也就見怪不怪了。<strong>

辜鴻銘是民國時期,難得堅守中國儒家文化的人,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文化,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棒的民族,中國人實際上是最為溫良的人。辜鴻銘是當之無愧的歐美中國名人,是改變中國人崇洋媚外的第一人。

說起他的才華,可能許多人不太清楚。但當時許多留學海外的中國人,都知道辜鴻銘是中國文化第一人,許多歐美人士都知道他,說到中國文化,就知道辜鴻銘。

最後辜鴻銘和泰戈爾並列,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辜鴻銘和泰戈爾照片)

辜鴻銘,在與他學貫中西,嚴格來說,應該算半個中國人。他父親是福建人,母親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從小又生長在南洋、歐美地區,因而精通英語、德語、法語等九國語言,而且還獲得了海外名校13個博士學位。

辜鴻銘以西學入圍,而且還獲得這麼多博士學位,足以見得他的西學功底。

後來,辜鴻銘回到中國,全盤接受中國文化,尊崇儒家,一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堅持保皇主義。

在中國的時間,辜鴻銘學習了大量中國儒家文化,掌握了儒家真意。於是,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要想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必須大力弘揚儒家文化,才能改變現狀。顯然,在當時的實際情況下,這個想法太過天真。

(辜鴻銘劇照)

為此,辜鴻銘開始了弘揚中國文化的重任,系統地向西方、外國宣傳了最為完整的中國傳統文化、孔子文化。他將四書中的《論語》《中庸》《大學》,採用地道、經典的英文翻譯,最終這些中國經典名著,流入西方世界。

(辜鴻銘英文版論語,西方人瞭解中國文化必讀書籍)

辜鴻銘翻譯的這些中國經典書籍,一直被歐美等國當做教學書籍,當時在德國、日本等國專門在大學開始辜鴻銘講座,專門研究辜鴻銘的學說、翻譯作品。而他翻譯的這些經典著作,現在都被列入東方系列叢書,作為外國人瞭解中國人文化、思想的必讀書籍。

辜鴻銘對於中國人的許多行為、思想做了一番新的解釋,說實話,讓民國那些一味追求西學、以及今天的一些國人都感覺有些羞愧:

辜鴻銘認為

美國人博大、純樸,但不深沉;英國人深沉、純樸,卻不博大;德國人博大、深沉,而不純樸;法國人沒有德國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國人心胸博大和英國人心地純樸,

而只有中國人博大、淳樸、深沉,是一個溫良的民族,這樣的民族才能長存。這些言論一出,再加上往日一些批評西學的著作,讓西方文明都自愧不如,紛紛掀起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潮;

一次,一些外國專家聯合來到中國,請辜鴻銘吃飯,覺得他是中國文化名人,便讓他做首座。有不少外國人覺得,中國的孔子文化沒啥用,對此,辜鴻銘就指著桌子說,如果大家今天爭著做首座,那麼這飯也就沒得吃了,這就是中國的孔子文化。頓時,這些外國人有所領會。


歲七夸父


文化大革命後,把中國的文化之根也革沒了,才會出現辜鴻銘這種沒有信仰的所謂名人所謂知識分子。對中華文明沒有仔細深入的研究,半瓶水的容量賣弄整瓶水的知識。

中華哲學是中華文化之根,今國人自豪尊嚴所在,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不要因他國經濟發達、技術了得而妄自菲薄,認人為父。

古中國的哲學核心雖是唯心主義的,但其對人性、人心的認識是深刻的、客觀唯物的。《易經》告訴人們事物是活的、變動的、矛盾又統一、對立又互容。孔子看到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孟子言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兮。老子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哪一家不將人性血淋淋透明化展示於眾,因人的不靠譜性先賢們提出了君子精神,來昇華人的品行,影響社會走向秩序與包容。君子精神就是一種既矛盾又統一,既制約又促進的活的思想,君子精神從誕生至今有約3千多年,至今有用有為。君子精神告訴你人要愛惜自己、也要團結博愛他人眾人。要努力奮鬥建功立業也要堅守法律與道德底線。

晚明的王守仁,又名王陽明創立的知行合一理論,將古哲學的修心養性儒學思想,向科學實踐推進了一步。如何證明理論的正確性,要用行動去檢驗它。王守仁啟蒙了儒家向實幹與現實的貼近。

現今國人接受的西式教育與西式科學思維是進步,但也不能就此否定先祖。西式理性唯物客觀唯利是圖的思想能提高人的能動性,但也失去了自律性。西式的思維必須配套西式嚴密誠信系統與法律體系加以約束。國學的核心價值觀是自覺、自知與自律,做個言行一致的真君子。


滔天男裝


辜鴻銘片面且錯誤認識的原因

因為辜鴻銘沒有活到日本侵華和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所以他對日本人有些片面的好感不足為奇。

但如今的國人,作為多少有些有近代史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日本人才是最變態民族,是一個把變態深入到骨子裡的卑劣民族,道貌岸然,他們表面上的卑躬屈膝、點頭哈腰也並不是什麼“禮”,而是變態的謙卑,用此來隱藏自己不軌的想法,伺機而動欲行賊事。

論實事,得結論

那來看看日本的國家行為,在南京大屠殺,拿活人人體做細菌試驗,偷襲珍珠港,至今不知悔改,參拜靖國茅廁,他們的仁義禮智信又在哪?如果這些都不看到,只能看見他們點頭鞠躬打招呼,那確實用知識也難醫你的低級思維。

真正的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堅守著自己的仁義禮智信,深入骨髓。無論絲綢之路或是鄭和下西洋,在我們中國人擁有跨越時代的絕對實力時,我們帶來的是和平、友誼、貿易和文化交流。

如今,中國援助非洲、參與國際反恐維和、一帶一路共同發展、亞投行與歐洲共同致富、國際事務言出必行。

這些偉大曆程才是代表了我們民族和國家的行為。而代表我們民族和國家正統文化的,也永遠只有我們純正的中國人!


正心無忿懥


我就說一句,儒家文化以仁愛孝道為核心,日本我只能呵呵了[打臉只學到了中華文化的皮毛。怎麼能說自己是真正的中國人[打臉][打臉][打臉][打臉][打臉]

日本人懂孝道嗎?雖然中國人在近代孝道文化不是很深刻,但比日本不知強了多少。

高仿只能是高仿,要學就學精髓,學一些枝葉還來互相比較只能打臉無疑。

雖然在中醫藥方面韓國和日本比中國做的好一些,也只能說明他們發揚的好而已。中國的中醫從道醫[易醫]文化演變而來,其中陰陽五行經絡學說仍在為大眾服務。中國人應該保護和發揚文化精髓,不然中國人的名號別人都要來拼搶了。這也為國人敲響了警鐘,誰更好的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誰才會被承認是中國人。




妙語連珠匯


日本社會承繼了中華漢唐文化的一部分精髓,一旦注入就演化出了大和民族的精氣神。

加之漢唐以後的中國經歷了元蒙、滿清這些外族統治而致漢文化出現了一些斷層,還有一些學者認為中華的血統也遭到汙染……所以日本人尊重的中國人是秦漢唐時期的中國人。

但歷史發展到今天,我想說的是:當我們有人在聲色厲苒的說“宋亡之後無中華”的時候,當他們在謳歌漢唐之純粹的時候,殊不知他們自己可能祖上就有元蒙或滿族的血統。

真正佔主導意義的血統,是文化血統,而非生理血統!中華的文化血統就是易道文化體系。

一個粵菜廚師按回鍋肉的方法炒出來的,難道就不是回鍋肉?

一個從小在中國長大,說中國話,浸染於易道文化並立志傳播道學的日本人後裔,他的骨子裡和靈魂深處,就是純粹的中國人。

什麼是文化?文化一個是來自於所在地區的天氣地理風貌的環境設置所形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環境對人的生理、心理、情緒、思維方式的鍛造和進化,等等複合因素,在一代代傳承中多年沉澱而產生文化體系。中華文化,離不開中國,離不開中土。華人文化具有超強的斷點續接的能力。

不管經歷了什麼,易道文化根在中土。在這種土壤之上,只要條件稍微具備,甦醒的種子就會破土而出。



河洛三易堂


日本,朝鮮,中國同屬中華文明儒家文化圈,漢唐奠定了這個文明的基礎。只不過歷史地理原因,在近1000內出現了分野,因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遊牧民族和西洋文明的衝擊,那麼這三個子中華文明誰改變的最多呢?

我個人觀點,是中國大陸的文明改變的最多,因為大陸地域廣闊,易產生文化交流,反而是半島國家和島國因為交通限制,保留漢唐宋的文化多一些。

這裡暫不提朝鮮,單說中日兩國,其實是日本保留了更多的中華文化,這一點符合邏輯推理,日本在飲食,服裝,建築和生活方式上都留有唐宋的影子。反而是中國大陸地區由於不斷受到遊牧民族的入侵,文化進一步多元化,這一方面豐富了中華文明的內涵,另一方面也與唐宋時期甚至明代的中華文化發生了異化。

回到一個本源問題,什麼才是中華文明?它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是一個歷史概念的問題。定義不同代表的價值觀就不同,表達的政治訴求也不同。

如果說按照歷史概念,誰繼承的多誰就是中華文明的代表,誰就是中國人,那麼日本人比中國人更有這個資格。

如果說地理概念,那麼誰佔據中原地區,誰的文化就是中華文化,那麼辜鴻銘說的觀點就是錯的,退一萬步講就算民國時廢除了漢字,政治制度也跟著全盤西化了,因為中國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沒變,那麼這些不認識漢字的人仍然是中國人,漢字和古代的服飾飲食建築一樣不過就是歷史的一部分……

這個就不多說了,從民國到改革開放這100多年,中國經歷了急劇的動盪,拋棄了很多有用的沒用的,也借鑑了很多的,該來的不該來的也都來了,個人觀點我們已經偏離傳統太遠了,我們可以說自己是現代中國人,但我們沒有太多資格去說我們和漢唐的中國人一脈相承,很多東西我們都丟了……






Justin2010


老辜只是打個比方,在誇日本人學習唐宋之風、在繼承唐宋漢俗比中國人自己繼承得都好而已。不要過分斷章取義老辜打的這個比方。中國乃泱泱大國,每遇改朝換代,新生權貴都要砸碎舊有的一切,尤其蒙古人入侵,南宋滅亡,中華文化幾乎被斷送,給了高仿漢文化之日本人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皮毛而已。日本一個區區彈丸之地,山高水遠,一直未遭遇外族入侵,在保護傳統文化這一塊上,當然有其天然優勢,不足怪也。好在我中華文明並未滅絕。倒是可恨的日本人,曾不自量力地入侵中華,夢想著對我中華民族滅國滅種,實為南柯一夢,非常可笑可恨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