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劉華檢察長向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作工作報告

刚刚|刘华检察长向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

刚刚|刘华检察长向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

1月16日,在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作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2019年1月16日在江蘇省第十三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劉 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向大會報告檢察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18年全省檢察工作

2018年,全省檢察機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省委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中心工作,貫徹最高檢推進新時代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要求,全面履行檢察職能,努力以檢察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司法公平正義的新期待。

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訴訟監督、司法救助等各類案件248981件。其中,受理刑事案件134942件,審查逮捕31147件,審查起訴80221件,辦理刑事案件數量位居全國第三;辦理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案件23389件,其中提起公益訴訟320件,位居全國第一。

一、積極投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依法精準打擊黑惡勢力犯罪。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在省委政法委直接指導下,全力投入這一專項鬥爭。針對當前黑惡勢力犯罪特點,出臺審查軟暴力、套路貸等新形式黑惡勢力犯罪的證據指引。會同公安機關依法辦理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黑惡勢力犯罪案件,依法批准逮捕2507人,提起公訴2549人。無錫錫山區檢察院辦理了通過成立7家套路貸公司詐騙700餘萬元的黑社會組織犯罪案件,對方悅等38人提起公訴。根據最高檢張軍檢察長的要求,準確把握法律界限,構成黑惡勢力犯罪的,一個也不放過;不構成的,一個也不湊數。對構成黑惡勢力犯罪的,監督立案71人,追加逮捕106人,追加起訴37人。鹽城亭湖區檢察院在辦理董明明等14人涉黑案中,依法增加認定3項罪名,追加起訴2名被告人。對不符合逮捕起訴條件的,依法不認定735件。南通海安市檢察院在辦理沈書美等人涉嫌敲詐勒索案件中,經嚴格審查後認為不構成犯罪,依法監督對12人作出撤案決定。

——嚴格把關審查保護傘。建立發現、甄別、移送、監督一體化“打傘”機制,深挖細查黑惡勢力犯罪背後的保護傘。查辦黑惡勢力保護傘案件18件24人,目前已起訴13人;向監委、公安機關移送涉嫌保護傘線索31件。徐州市檢察院在審查孟慶地等人非法採礦、妨害公務案時,依法串並審查19起關聯案件,挖出了長期充當保護傘的8名執法司法人員。淮安漣水縣檢察院在提前介入聶元元涉黑案時,發現辦案人員幫助犯罪嫌疑人通風報信,依法將5名司法人員線索移送監委調查後提起公訴。

二、主動聚力打好三大攻堅戰,保障江蘇高質量發展

——依法查辦妨害金融秩序犯罪。省檢察院加強對全省涉眾型高風險金融犯罪案件的指導和督辦。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865件,同比上升34.3%。南京市檢察院依法審查非法集資規模達1554億元的“錢寶網”案件,對張小雷以集資詐騙罪提起公訴。鹽城開發區檢察院辦理了以軍民融合為名,非法發行虛擬貨幣7億餘元的時長祥等8人非法傳銷案。加強與金融主管部門的協作配合,化解金融犯罪積案418件。依託辦案參與金融風險防範,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送研判報告、檢察建議114份。蘇州工業園區檢察院針對犯罪嫌疑人利用基金會非法集資問題,發出風險提示並推動省民政部門對省屬基金會開展風險隱患專項排查。

——積極助力全省脫貧工作。響應省委扶貧工作部署,立足司法辦案開展扶貧工作。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1393件,發放救助金1063.9萬元,救助因案致貧受害人1658人。依法懲治扶貧領域犯罪行為,提起公訴29人。徐州沛縣檢察院辦理了李建華等人套取農村低保、大病救助補貼款134.5萬元貪汙案,保住了農民的養老救命錢。向省政府提交了扶貧開發、災害救濟等財政補貼專項資金受到違法犯罪侵害的分析報告,受到省政府重視。針對辦案中發現的農村存在無人照料的“事實孤兒”現象,省檢察院配合省財政廳、民政廳等八部門出臺困境兒童生活保障意見。積極落實省委定點扶貧工作安排,共幫扶貧困村261個,派駐下訪幹部60名。鹽城檢察機關下訪幹部陳扣連、楊洪雨因扶貧業績突出被中宣部、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

——持續強化生態環境檢察保護。依法辦理各類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提起公訴3634人,同比

上升23.9%。建立由省內沿江8個市檢察院組成的長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檢察協作平臺,依法合力查辦長江非法採砂、汙染長江水源犯罪案件90起。鎮江金山地區檢察院以非法採礦罪對齊偉等26人盜採長江江砂60餘萬噸案件提起公訴。南京鼓樓區檢察院以汙染環境罪對項家雲、何廣林等人偷排危化品船舶洗艙水500多噸汙染長江案提起公訴。依託公益訴訟助力美麗江蘇建設,省委專門出臺文件支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專題報告並開展了專題詢問。加大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工作力度,通過訴前檢察建議推動行政機關履職和有關單位整改1656件,提起環境公益訴訟122件。同時採用聘請公益損害觀察員、上線隨手拍APP舉報軟件、利用無人機取證、建立鑑定專家庫等做法,著力解決案件發現難鑑定難等難題。連雲港灌南縣檢察院對山東榮成偉伯漁業公司禁漁期內使用禁用漁具捕撈9100餘噸水產品案件提起刑事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法院判處被告賠償1.3億環境修復費用或者以增殖放流等方式恢復受損海洋漁業資源,此為近10年來全省最大的海洋偷捕案件。淮安清江浦區檢察院對沈振興等14人非法拆解煉製廢舊鉛蓄電池嚴重汙染環境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三、加大案件辦理力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依法辦理危害國家安全和職務犯罪案件。起訴危害國家安全犯罪5人,邪教組織犯罪304人。耿堂群等3人以邪教全能神南京區頭目的身份在江蘇發展成員傳播邪教,揚州開發區檢察院依法起訴了這起公安部督辦的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案。省監委和省檢察院共同出臺了辦案銜接制度,保障職務犯罪從立案調查到審查起訴的順利對接。依法審查起訴職務犯罪,提起公訴761人,其中原廳級幹部17人、處級幹部67人。精心受理最高檢指定管轄的職務犯罪要案,對保監會原主席項俊波、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艾文禮、貴州省原副省長蒲波等受賄案依法提起公訴。

——依法辦理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起訴故意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7302人,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安全。省檢察院辦理了張建國當街行兇致2死3傷的重大刑案,南京市檢察院起訴了民警處警遭割喉的惡性刑案。

起訴危害食藥安全犯罪2765人,開展維護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行動,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無錫梁溪區檢察院起訴了被告人徐國敏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粉非法銷售牟利案。常州市檢察院辦理了東鼎公司老年人保健品特大詐騙案,對涉案被告人提起公訴。起訴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85人,保護公共場所安全。連雲港灌雲縣檢察院對李紅軍聚集80餘人以澆汽油、攜帶煤氣罐等危險方式在鎮衛生院進行醫鬧案提起公訴。

——審慎辦理涉企犯罪案件。司法辦案應當促進而不是阻礙經濟發展,我們深知檢察機關依法規範、理性平和辦案本身就是江蘇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組成部分。出臺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堅持對不同企業的平等司法保護,指導各地檢察機關在辦理涉企犯罪案件時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追求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依法懲處破壞經濟秩序犯罪,揚州市檢察院對王玉明等走私9000餘噸洋垃圾大案,以走私廢物罪起訴,法院依法予以重判。依法保障企業合法利益,南通崇川區檢察院以詐騙罪對陸地、邱清等人採用虛假網絡交易騙取天貓積分套現近700萬元案提起公訴,法院依法定罪判決。秉持司法謙抑善意理念,保障企業創新發展。南京雨花臺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企業員工非法竊取競爭對手數據信息案件中,沒有就案辦案輕率起訴,在深入瞭解兩個競爭對手已經有戰略合併意向與安排,犯罪所侵害的社會關係得以修復的情況下,依法對12名涉案企業管理人員作出不起訴決定。鎮江市檢察院在辦理三家民營企業走私普通貨物案中,本著對企業和對法律負責的態度嚴格審查,依法將偵查機關認定的偷稅額從2800萬核減為797萬,法院採納了起訴意見和量刑建議。堅決糾正辦案差錯,對蘇州張家港市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涉企案件中審查不嚴、指控證據不足問題,省檢察院依法指令該院撤訴。

——妥善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對犯罪情節較輕的,不起訴1663人。淮安市檢察院通過附條件不起訴和幫扶教育,促使一名未成年人從昔日“黑客”變身為協助警方破案的網絡安全守護者。對犯罪情節惡劣的,依法懲處。無錫惠山區檢察院起訴了孫某某帶領4名未成年人以殘暴手段搶劫致人死亡案,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4年、8年等較重刑罰。依法保護未成年被害人。淮安清江浦區檢察院在辦理於某虐待案時,鑑於受害兒童長期被繼母毆打,支持生母提起變更撫養權訴訟。宿遷沭陽縣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個別未成年人有多年工作經歷的不正常情況,順藤摸瓜查出當地多家娛樂場所非法僱傭童工,及時督促執法部門查處4家娛樂場所。開展校園法治建設活動,省檢察院與教育廳簽訂新時代校園法治共建意見。

四、強化法律監督職能,提升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

——依法對偵查活動開展監督。對符合立案條件而偵查機關未立案的,監督立案961人。

南通市檢察院在審查陳衛航等人販毒案中,依法追加起訴販賣運輸毒品1900餘克犯罪事實,法院判處2名被告人死刑。對不符合立案條件而偵查機關立案的,監督撤案2584人。宿遷沭陽縣檢察院對一起多名全國人大代表關注的高利轉貸案,調閱審查時跨8年涉及6萬多條銀行交易記錄的證據材料,認定不構成犯罪,依法監督撤案。監督立案和監督撤案的案件數量均有大幅上升。對提請逮捕進行嚴格審查,對13499名犯罪證據欠缺或者沒有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不批准逮捕。開展不捕案件專項跟蹤監督活動,推動公安機關主動撤銷案件1806人。對應當提請逮捕未提請的,監督糾正漏捕1104人。依法監督糾正偵查活動違法3054件次。省檢察院在審查劉同林等人搶劫案件中,發現偵查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存在違法行為,依法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並組織對全省1769人適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糾正違法85件。揚州廣陵區檢察院通過自行補充偵查,將被告人史術輝詐騙數額由偵查機關認定的3萬元追加至167萬元,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12年6個月。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包括公安機關在內的偵查機關對於檢察監督給予了理解和支持。

——依法對審判活動開展監督。依法履行對刑事審判活動的監督職責,提出刑事抗訴295件,法院採納率52.4%;提出刑事再審檢察建議129件,法院立案複查率69.8%。常州市檢察院在辦理孫壽文申訴案中,查明審判人員錯誤認定其已撤回上訴,使其上訴權益受到影響,遂監督對該案進行再審。泰州興化市檢察院在審查程齊正申訴案中,認為申訴人雖構成搶劫罪但並非入戶搶劫,原審判決確有錯誤,依法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推動法院將刑期由11年改判為5年。依法加強對生效民事裁判的法律監督,提出民事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731件,同比上升49.2%。鎮江市檢察院在辦理錢壽榮申訴案中,查明審判人員誤將當事人合法土地使用權確定為他人所有,歷時6年持續監督,督促法院撤銷了原破產裁定。開展民事執行活動專項監督,依法監督糾正執行不當和違法行為。淮安金湖縣檢察院在審查蘇陽公司民事合同糾紛申訴案中,發現法院誤將同名案外人作為執行對象,依法發出檢察建議督促法院糾正錯誤執行。檢察機關對審判活動的監督,也得到了法院的配合。同時,我們堅決支持法院打好“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對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追究刑事責任257人。

——依法對刑事執行活動開展監督。依法監督刑罰執行活動,對判處實刑但未交付執行的依法監督糾正,督促收監罪犯311人,同比上升38.8%。連雲港東海縣檢察院審查發現涉黑罪犯呂亞洲判刑後四年未交付執行,依法提出監督糾正意見,督促將其收監。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對4198名沒有繼續羈押必要的犯罪嫌疑人提出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同比上升55.9%。審查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26353件,書面糾正不當情形1339人。開展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專項監督活動,監督糾正不當情形913件,依法保障在押人員人身權財產權。南通、泰州兩市檢察機關協作配合,督促偵查機關發還扣押的非涉案25枚古錢幣,幫助服刑人員追回價值近千萬元合法財產。

五、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建設高素質檢察隊伍

——持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是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務。按照中央和省委政法委的統一部署和具體指導,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完成包括司法責任制在內的67項改革項目。開展了全省基層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試點,精簡了557個內設機構,淡化了行政色彩,提升了辦案質效。進行了員額檢察官、檢輔人員、司法行政人員三類檢察人員分類管理,出臺了全省三類檢察人員不同崗位工作績效考核評價制度。制定了檢察辦案職權清單和職責分工,指導各地成立金融證券、知識產權、公益訴訟、職務犯罪、刑事重罪、簡易程序等專業化辦案組。建立了檢察辦案內部監督制約機制,開展案件質量評查。首次從律師和法學專家中選拔3名檢察官,充實檢察官隊伍。與省法院、公安廳、司法廳互派12名掛職幹部,促進相互交流學習成長。

——提升檢察隊伍政治素養。採用多種形式組織和開展了全省檢察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工作,努力入腦入心,成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開展了檢察工作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推動檢察機關切實轉變司法作風。開展了檢察機關重建40週年紀念宣傳系列活動,引導全省檢察人員不忘初心、砥礪奮進。一年來,受省級以上表彰先進集體26個、先進個人50名,蘇州市檢察院王勇同志獲評央視“年度法治人物”,常州市檢察院吳小紅同志入選“中國正義人物”。

——強化司法辦案專業素能。實施檢察領軍人才培育工程,已對首批56名業務骨幹進行重點培育。舉辦20期檢察素能培訓班,2672名檢察人員獲得精準化的專業培訓。一批檢察辦案業務人才正在快速成長。建立院外專家參與辦案制度,聘請106名專家學者參與疑難複雜案件辦理。推動檢察規範化專業化,辦案質量有了明顯提升。2018年,刑事無罪案件9件,同比下降30.8%。刑事案件審前羈押率34.9%,為全國最低,體現了司法文明進步。民事抗訴改變率為91.2%,上升2.5個百分點。“崑山反殺案”、全國首例英烈公益訴訟案、於某虐待案等3起案件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成為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同類案件的參照案例。江蘇公安機關在偵查環節以正當防衛撤銷了“崑山反殺案”,是2018年全國重大法治事件。檢察機關提前介入與公安機關共同研究案件定性,當公安機關發佈撤案通告後,檢察機關及時發聲認可支持,並且發佈四點分析意見,專業闡釋該案構成正當防衛的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展現了江蘇警檢兩家的辦案專業能力和精誠合作精神。

——深化從嚴治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展作風建設自查自糾活動。2018年,省檢察院會議數下降64.5%,發文數下降29.9%,三公經費下降42.4%。開展了對南通、揚州市院和省檢察院機關2個內設部門的系統內巡察,推動問題整改。認真落實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要求,督促包括被審計的檢察院在內的三級檢察機關自查自糾財務管理問題,並對有關幹部予以檢紀處分。2018年,18人因違反辦案紀律和廉潔紀律受到檢紀和黨紀處分。認真接受最高檢系統內巡視,積極整改落實所反饋的問題。

——主動接受監督。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溝通聯繫,邀請視察檢察工作、觀摩司法活動等5281人次。辦理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共82件。對李軍等11名代表關於精準維護老年人權益的建議,配合省民政廳等開展“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專項行動”,支持起訴涉老年人權益保障案件145件。對曹立志代表關於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議,與省司法廳會籤《關於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建立檢律良性互動機制的意見》,及時辦理援助律師提出的各類申請。

各位代表,全省檢察工作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離不開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離不開政協的民主監督,離不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一年來,省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主要領導對檢察工作批示91次。在此,我代表全省檢察機關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檢察工作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一是對江蘇高質量發展的貢獻率不夠高,履行檢察職能還不充分,服務保障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還不明顯。二是對新時代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認識不夠深,法律監督仍然存在短板,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不想監督、不敢監督、不會監督問題。三是檢察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步伐不夠快,存在檢察干部年齡相對老化,人才梯隊尚未形成等問題。四是一些檢察人員在辦案中綜合考量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能力不夠強,缺乏系統思維,存在就案辦案機械辦案現象。對此,我們將認真研究解決。

2019年工作打算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黨的奮鬥目標。做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法律守護者,是檢察機關的努力方向。全省檢察機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照憲法和法律,切實有效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期待。

一是致力於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發展的願景。高質量發展是全省最鮮明的主旋律。我們將立足檢察職能助力加持江蘇衝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依法查辦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各類犯罪,最大限度降低司法辦案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在營造江蘇法治化營商環境中體現檢察溫度。

二是致力於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公平正義的新期待。司法是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守護公平正義檢察機關責無旁貸。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司法公平正義有新期待,不僅要求辦案無冤,而且要求辦案無瑕。我們將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要求,全面提高檢察辦案水平,嚴格保障各類案件質量,在維護司法公平正義中作出檢察貢獻。

三是致力於滿足人民群眾對平安生活的需求。安全是人民群眾的第一需要。作為司法機關,檢察機關負有保障社會安全的重大法律責任。我們將保持對各類嚴重刑事犯罪嚴打高壓態勢,依法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有序,在維護社會平安中展現檢察作為。

四是致力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嚮往。順應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乾淨飲水、優美環境的強烈要求,依法查辦各類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深入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突出檢察擔當。

各位代表,我們將牢記黨和人民的期待,認真落實本次會議審議意見,不斷改進檢察工作,為新時代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檢察新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